集成电路中刻蚀、薄膜沉积和离子注入工艺

学术   2024-12-30 15:11   广东  

在集成电路制造流程里,前道工序(FEOL)起着关键作用,其目的是将芯片电路设计图精准地从掩模转移至硅晶圆上,以达成预定芯片功能。这一工序涵盖十余项工艺,主要包括扩散、氧化、涂胶、光刻、显影、刻蚀、离子注入、去胶、退火、薄膜沉积和抛光等。

一、各工艺概述

  1. 扩散工艺:通过分子热运动来操控半导体特定区域内杂质的类型、浓度以及深度,从而精准调整半导体的电学性能,为后续芯片功能实现奠定基础。

  2. 氧化工艺:在硅晶圆表面生成保护性氧化层,这层氧化层不仅能保护晶圆免受外界杂质污染,还在后续的工艺步骤中,如光刻、刻蚀等,起到关键的隔离和辅助作用。

  3. 涂胶工艺:把光刻胶均匀地涂覆在硅晶圆表面,为光刻工艺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材料,确保光刻图案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4. 光刻工艺:借助曝光技术,将电路图精确地转移至硅晶圆表面,这是芯片制造中图案化的关键步骤,决定了芯片电路的基本布局和结构。

  5. 显影工艺:利用显影剂去除被曝光的光刻胶,使光刻后的图案清晰显现,为后续的刻蚀或薄膜沉积等工艺提供精确的模板。

  6. 刻蚀工艺:通过离子撞击等方式去除多余的膜层材料,在镀膜、涂胶、光刻、显影之后,将晶圆表面不必要的薄膜材质去除,保留所需部分,然后去除多余光刻胶,多次重复构建复杂集成电路结构,因材料去除特性被称为 “减法工艺”。

  7. 离子注入工艺:把掺杂离子注入硅晶圆表面,通过精确控制注入剂量、角度、深度和工艺温度等参数,配合掩膜材料,在晶圆特定位置注入离子,实现对硅晶体电学性能的精准调控,是半导体掺杂的关键环节。

  8. 去胶工艺:去除硅晶圆表面的光刻胶,为后续工艺步骤清理表面,确保工艺的纯净性和稳定性。

  9. 退火工艺: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激活掺杂离子使其具备电活性,同时消除离子注入造成的损伤,恢复硅晶体的晶格结构完整性,保障芯片电学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 薄膜沉积工艺:在硅晶圆表面添加导电层、绝缘介质层等,实现器件互连以及芯片的多层结构,随着集成电路发展,对薄膜品种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此工艺可看作前道工序中的 “加法工艺”。

  11. 抛光工艺:去除硅晶圆表面多余材料,实现表面平坦化,保证后续工艺步骤的精度和均匀性,对于提高芯片制造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二、刻蚀工艺详解

(一)刻蚀原理与步骤

刻蚀工艺是前道工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选择性地去除不必要材质。在镀膜、涂胶、光刻、显影之后,刻蚀将暴露在晶圆表面不必要的薄膜材质去除,留下所需部分,再去除多余光刻胶,多次重复得到复杂集成电路构造。

(二)刻蚀分类

  1. 干法刻蚀(等离子刻蚀):使用气态化学刻蚀剂去除部分材料并形成可挥发性生成物,然后抽离反应腔。根据等离子体产生和控制技术不同,分为电容耦合等离子体(CCP)刻蚀机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机。

  • CCP 刻蚀机:主要用于电介质材料刻蚀,如氧化硅、氮化硅、二氧化铪等介质材料。

  • ICP 刻蚀机:主要用于硅刻蚀和金属刻蚀(导体刻蚀),刻蚀对象包括硅材料(单晶硅、多晶硅和硅化物等)和金属材料(铝、钨等)。干法刻蚀市场占比超 95%。

  • 湿法刻蚀:将晶圆浸入化学溶液中腐蚀去除材料。优点是成本低、刻蚀速度快、生产率高;缺点是掩膜与刻蚀后的氧化膜难以完全对齐,难以保证制程线宽精细度,导致良率下降。

  • 原子层刻蚀(ALE):下一代主流刻蚀技术,能精密控制被去除材料量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用于定向刻蚀,目前广泛用于原子级目标材料精密去除,但尚未取代传统等离子刻蚀。


  • 刻蚀机精度与光刻机精度对集成电路制造同等重要,二者与制程和产品良率紧密相关,光刻机精度决定刻蚀尺寸,刻蚀机精度决定光刻尺寸能否实际加工。

    三、薄膜沉积工艺详解

    (一)集成电路结构与薄膜沉积需求

    集成电路由有源和无源电路元件堆叠成 3D 结构,包含金属互连层和绝缘层。薄膜沉积技术通过在晶圆上重复堆叠薄膜,实现各层结构的构建和功能实现,是前道工序中的 “加法工艺”。

    (二)薄膜沉积分类

    1. 物理气相沉积(PVD):主要应用于金属涂层制备,通过物理方法将材料从源转移到晶圆表面形成薄膜。

    2. 化学气相沉积(CV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将两种以上气态或液态反应剂蒸汽引入反应室,在晶圆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沉积材料。CVD 市场占比高且不断迭代,又可细分为:

    •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在大气压及 400 - 800℃下反应,用于制备单晶硅、多晶硅、二氧化硅、掺杂 SiO2 等薄膜。

    •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用于 90nm 以上工艺中 SiO2 和 PSG/BPSG、氮氧化硅、多晶硅、Si3N4 等薄膜制备。

    •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用于 28 - 90nm 工艺中沉积介质绝缘层和半导体材料,沉积温度低、薄膜纯度和密度高、沉积速率快,是芯片制造薄膜沉积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类型。

    • 沟槽填充类 CVD 设备:包括 SA(次常压)-CVD、HDP(高密度等离子)-CVD、F(流体)-CVD 等,专门用于沟槽、孔洞处薄膜填充。SA-CVD 填孔能力好;HDP-CVD 能自下而上填充沟槽和孔隙,薄膜致密性高、杂质含量低,广泛用于 45 - 130nm 工艺中 CMOS 集成电路的浅槽隔离(STI)填充;F-CVD 适用于 14nm 及以下工艺中细小沟槽无缝隙填充。

  • 原子层沉积(ALD):属于新兴领域,用于 45nm 以下工艺芯片制备,膜厚均匀性好,在高深宽比器件制备方面有优势,沉积低 k 材料等介质时无需加热、对器件损伤小,加热后沉积速率快、薄膜致密性好,但高温可能损伤薄膜,主要用于沉积金属栅极 / 高 k 金属化合物薄膜。

  • 外延(EPI)设备:分为气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设备,可在硅衬底上沉积纯度高、氧 / 碳缺陷密度低的外延层,或在高掺杂硅衬底上生长外延层,有助于减小接触电阻,提高芯片运行速度。

  •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主要用于光电子、微电子器件等 GaAs、GaN、ZnSe 单晶材料制备,适用范围广,可生长多种化合物及异质结构材料。

  • 四、离子注入工艺详解

    (一)离子注入的作用与重要性

    在集成电路制造中,通过向纯净硅中加入少量杂质改变其结构和电导率,即掺杂,这一过程由离子注入机完成。离子注入机对注入剂量、角度、深度、工艺温度等精确控制,配合掩膜在晶圆特定位置注入离子,是集成电路制造关键装备。

    (二)离子注入应用领域

    1. 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掺杂: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以及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实现对硅晶体电学性能的调控,形成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区域,如 N 型和 P 型半导体,构建 PN 结等基本结构,为芯片实现逻辑计算功能提供基础。

    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和制膜:不仅局限于半导体领域,还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发挥作用,通过离子注入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同时也可用于制膜工艺,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薄膜材料。

    • 从应用场景看: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大量应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和 CIS 芯片制造;高能离子注入机较多应用在功率器件、IGBT、5G 射频、CIS 等器件制备中。

    • 从产品类型看:超低温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和高能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产业链的关键设备。负 100℃超低温离子注入是 FinFET 及更先进逻辑芯片制造的标准工艺,可减少晶体缺陷、降低漏电流,提高晶体管性能;高能离子注入机是 IGBT 芯片制备关键,IGBT 从 8 寸到 12 寸的关键之一是背面高能离子注入(氢离子注入),设备单价较高。

    (三)离子注入基本原理与设备组成

    1. 基本原理:硅原子外层电子稳定性强,导电性差,为改善导电性,向硅晶体中注入高纯度的硼、磷、砷等离子等 “杂质”,取代原硅原子位置增加自由电子数量。

    2. 设备组成:离子注入机通常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加速管、扫描装置和工艺腔五部分组成。

    • 离子源:对 BF3、PH3、AsH3 等高纯度气体电离得到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注入的 “杂质” 来源。

    • 质量分析器:通过调节内部磁场强度,对等离子体电离出的离子束进行偏转,筛选出适合注入的离子通过分离孔,确保注入离子的纯度和质量。

    • 加速管:内部接近真空,内置多层电极产生高压静电场,对离子束加速,使离子具有足够动能穿透硅片表面到达特定深度,离子束通过多层电极时动能逐层累积,最终可达 50 - 200KeV。

    • 扫描装置:为避免离子束长时间轰击硅片一点造成局部过热和不可恢复损伤,采用机械式、电磁式或混合式扫描方式,使离子束与硅片在注入过程中形成相对运动,保证离子均匀注入。

    • 工艺腔:提供离子注入的封闭环境,确保整个注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四)离子注入后续处理 —— 退火

    离子注入后,硅晶体内部因杂质涌入而杂乱,存在 “注入损伤”,大量杂质未处于合适位置,破坏了晶体结构稳定性。为消除损伤,需在约 1000℃下对晶圆进行退火处理。高温使杂质原子获得动能,以较高迁移率在晶体中移动,回到正确位置,使硅晶体结构恢复整齐排列,至此离子注入工艺完成,形成具有特定电学性能的半导体区域,如 PN 结,为芯片实现复杂逻辑计算等功能奠定基础。

    集成电路前道工序中的刻蚀、薄膜沉积和离子注入等工艺,各自具有独特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特点,它们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共同推动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提高芯片性能、降低成本、提升良品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需要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请您把我们的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多点在看

    更多内容请点击:

    视频分享

    设备订制

    优秀PVD镀膜供应商推荐

    二手设备资源库

    加PVD镀膜群方法

    招聘求职

    工具类涂层发展趋势

    洁净室标准规格说明

    真空材料之锆

    阴极电弧放电稳定性研究

    真空技术与材料工程社群已经有2800多人了,赶快来加入吧!

    真空与真空镀膜技术简介

    氦质谱检漏仪的工作原理

    5G发展背后的新材料

    气体的放电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PVD镀膜
    深圳市龙华区表面处理技能大师工作室致力研究PVD技术,PVD设备设计,PVD涂层加工,真空镀膜,真空技术,真空设备等表面处理技术交流与合作。群主联系方式13751181341欢迎来电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