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视频号,听经典好书分享
过年走亲戚时,听了很多“孩子被手机害得学习变差”的案例。
父母一边痛心疾首地说着孩子玩手机耽误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的历史,一边看着孩子继续玩手机到半夜,无可奈何。
聊几句之后,你会发现,他们会把原因归结在孩子和手机身上,他们只是为了诉说,而不是要改变。
因为改变现状挺难,很多人不愿意花那个时间和心思,最终只能一遍遍地如祥林嫂般唠叨曾经,以及痛斥手机。
突然就想起了之前一位老师说过的话,SJ是想要缩小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但城市孩子依然很努力,农村孩子因为没人管,只能继续原地踏步。(求生欲:没有看不起农村什么的,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只说现状。)
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帖子,很真实,分享给大家: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真的是思维和出生时拥有的资源。
为何要把思维排在前面,因为它能一定程度上助你突破出身带来的局限,至少能让你从祖祖辈辈生活在底层,为小事斤斤计较的怪圈中走出来。
我观察身边的一些出身好的朋友,他们的家族非常团结,大家抱团进步,聚会时同样推杯换盏,但从没有出现不喝酒就是看不起谁,之类的劝酒和拼酒,也不为了面子只顾着吹牛,而是更务实,懂得怎么资源整合,谋求进一步发展。
而不团结的家族,甚至兄弟姐妹都分崩离析的家族则是陷于各种无聊的内耗。
什么我上次提东西看了你,这次我有事你怎么不早早来,什么你来我家怎么提的东西不是五种礼品,乱七八糟的小事里,把情分越耗越少。
而且有的亲戚喜欢对别人的行为做预设,只要你做的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就是你不对,甚至在亲朋好友面前大肆宣扬你的“大逆不道”。
对别人各种要求,对自己宽容无比。
她自己的控制欲强,因为别人不符合预设而气愤不已,痛苦不堪,相处的人也会巨累无比。
这就是思维的局限,在社交中属于弱势思维。
比如你不主动关心我,我也不会理你。
你不在我家吃饭,是不是看不起我。
你这样做是不是会得罪人?
人生走过了三十多年,才发现农村出身的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社交弱势思维”,比如第三点“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人”,就一直困扰了我好多年,当我觉察并改变之后,自己心里舒服多了。
那些团结昌盛的家族,从来不会斤斤计较这些小事,他们的眼光格局更长远,因为他们觉得“施比受更有福”,也明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我其实挺烦毫无意义的聚会的。
不是我势利眼,真的,聚会不是非得说有用,能够资源交换,共同发展什么的,哪怕是因为感情深厚,跟你们在一起我开心,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聚会。
我最怕的是互相敬酒几轮,说着无聊空虚的话,然后散场。
所以,我很少参加各种聚会,除非不得已。
当然这种不得已的情况很少。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很多曾经很好的朋友,最终也不过沦为相识一场。
总会有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原因很多,但只要做到好聚好散也没什么遗憾。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农村孩子很难走出来的原因。
不肯改变现状,对太多的事情无能无力,比如管理不好孩子玩手机。
当然学霸也玩,不是丝毫不玩,是怎么玩,有无节制的问题。
还有思维局限,本来家族就没啥资源,跟出生在罗马的人有差距,还各种低级趣味的恨人好笑人穷,为一点点小事内耗不断,然后这个家族里的孩子,因为没有好的家族传承,就一代一代为小事斤斤计较下去,因为格局问题,阻碍发展。
曾国藩等家族为什么能够一代代厉害下去,家族传承,抱团取暖,真的太重要啦。
最后一点,满足于表面的繁华,无效社交往往是短暂热闹之后,一切又回归原点,为了聚会时的那点多巴胺,再次参加下一场聚会,从未把心思放在提升自我,过好自家生活上。
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浅见,勿喷。
关注视频号,听经典好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