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真正的学霸

教育   2025-01-06 14:56   陕西  

预约直播,听经典好书分享



如何培养真正的学霸?


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读到的一本书里有答案,分享一些干货给大家。


01
专注力是关键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提到:从长远看,一个人的专注力的高低可能预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孩子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

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

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因为身体受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能有效提升孩子专注度。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

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人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模型(见图4-3):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02
学霸的秘密

学霸的秘密在于他们乐于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而不是仅仅待在舒适区。

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本能是趋易避难的,所以你看练琴时娃们总是一遍遍地弹自己熟练的曲子;做作业时,总是喜欢做对自己而言相对更容易的……

而学霸则不同,因为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缺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他们在面对试卷上的造题时。不会止步于写上正确的答案,还会对错题背后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并复盘,再把同类型的题目反复做几遍,直到彻底掌握,必要时还会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反思改进。

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地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结果模糊点越积越多,以致无力应付。

不难发现,“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哳。

消除模糊之于学习和认知的意义,不可不察。

03
制造反馈

无反馈,不学习。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但是学霸会主动制造反馈,而普通人习惯于低效勤奋。

书中写道:

据我所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很多同学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遍一遍不停地学,结果不仅成绩提高有限,还感觉学得很机械、没有动力。

很明显,这种单纯的输入式学习是低层次的勤奋,真正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会通过自我测试主动制造反馈。

他们背单词,不是一遍一遍地看,让所有单词都“看着眼熟”,而是合上书测试自己能否精确地说出含义、发音,并拼写出来;他们练听力,不指望每天重复听音频就能毫不费力地“熏耳朵”、而是回过头来对照原文,不断重听没听懂的地方。

对于背记理解类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

哪里会、哪里不会,通过测试便立即掌握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精准消灭盲点,让自己终处在学习舒适区边缘。

那种“翻开书全会,合上书全废”的无反馈式努力是你被动、落后的根源。《学习之道》一书的作者也芭拉·奥克利也曾明确指出: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另外,学霸们的错题本也是学习反馈的最好呈现。

他们通过测试把暴露的盲点集中在一起重点攻克,让自己始终游走在学习的拉伸区,自然进步最快。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不是因为天生如此,而是仰仗反馈,明晰了盲点,从而比其他人领先那么一小步,而每一小步的领先都会让他们收获更多的赞扬和肯定,同学们觉得他们厉害,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不知不觉间,“小的正向反馈”带来了“大的正向反馈”,他们的学习也进入了正向循环。

只是很多同学对错题本不以为意,要么不去写,要么写了不去看,要么去看时因为碰到痛苦而回避,转头回到舒适区里转悠。

以上分享内容,来自于一本特别好的书——《认知觉醒》。

这本书能在新的一年里,能带给你新的变化。能让你,你的家人和你的孩子,变得更好。

更多好书推荐,来直播间听分享哟~


涵涵妈聊绘本
阅读让孩子走的更远;懂点儿童心理,让养育更轻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