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视频号,听实用干货
↓↓↓
在语文学习上,有三点习惯非常重要。
大量阅读
就像人们对做饭时的“少许”、“适量”常常把握不准一样,有的人对“大量阅读”,也是有误解的,不仅量不够多,质也不够好。
我看那些初中上了名校的孩子,学期内也是阅读的时间并不多,但区别在于他们能够抓住寒暑假去弥补。
还有的人在孩子读书一事上比较功利,觉得看一本书就要有立竿见影的收获,不然就是白读了。
然而,读书这件事,真的就像吃饭一样,不是说你吃的每一顿饭都会增加一两肉,但它们却不知不觉中转化为了长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孩子的成长。
大量阅读除了量的积累外,质上也应有所要求,一味地读一些口水书,或者同质化的书,并不能带来丰富的营养。
你看现在的作文题目,要多宽广有多宽广,前几天小升初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假设你到了火星、金星、木星上面,请发挥想象,将会发生什么?
如果孩子对此类知识一无所知,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些名词上面,他的想象力真的会很匮乏的。遇到这类作文,孩子会无话可说,别说立意新颖了。
所以,一定要大量阅读,并且注重质量和广度。
坚持诵读
《朗读手册》里面,曾经说道:
通过经常听到某种语言正确的表达,人们会模仿句子的结构,从而学会说和写正确的语句。你听的词越多,你可以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词也就越丰富。
所以要解决孩子的写作语言方面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多读一些童诗和散文。
不信你看看下面这些童诗里的句子,是不是很简炼很形象,又很优美。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 /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 / 蝴蝶是会飞的花。
夜晚的天空 /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 变成很多很多的小星星 /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 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再看散文:
动作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缩、倾”这几个动词的运用,准确地表达出上了年纪的老父亲的艰难,令人感动揪心。
扫码加初七获取海量资源
↓↓↓
(有一个就行,不用重复添加哈)
注重积累
孩子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多阅读勤练笔,还要多体验,多观察,多思考。
无论是写那个地方真美,还是写一个好玩的游戏,又或是难以忘怀的事儿……
你有没有发现作文其实是对孩子真实生活的重现,孩子对生活缺乏体验,他的作文就没有事儿可写,硬逼着写,那只能编。
比如你想让孩子写出秋天的美,就必须先带他仔细看看秋天,感受下秋天。
所以我就曾带着涵涵去专门感受了秋天。
虽然那次到达目的地之后,两分钟拔完了事,但我跟爸爸,以及孩子都觉着不虚此行。
因为涵涵终于明白了原来拔萝卜不像俄罗斯民歌里唱的那么艰难,后来爸爸给娃讲了萝卜的品种,哪些难拔,哪些好拔,什么时候好拔,什么时候难拔……
并不是说每写一篇作文,都需要带着孩子去真实体验一下,而是说在生命的最初,孩子需要通过这种真实的观察,去感知生活,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和思考,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内容。
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又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很难有话可写。
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感情的,华丽辞藻堆砌的作文,或者千篇一律的雷同作文。
当然体验后时多观察,体验后勤练笔,效果更加~
学霸之间较量的是语文,只要做好这三点,语文成绩轻松拿高分。趁着寒假,赶紧行动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