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每天叫孩子起床,嗓子都喊哑了,孩子还像没事人似的,拉都拉不动;
送娃去上学,说无数遍“来不及”,他还是慢悠悠吃饭,急得你干瞪眼;
辅导孩子作业,你都坐下十分钟了,孩子还四处溜达,怎么吼也没用……
如果做个调查,票选“逼疯家长”的几件事,“孩子磨蹭”,一定名列前茅。
对此,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儿子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我的每一天,都是从“咆哮”开始。
不是催他出门,就是嫌他太慢。
每次吼完,我都后悔不已,告诫自己下不为例。
可第二天一见儿子那个“慢样”,火还是蹭一下就来,恨不能拎着他耳朵把事做完。
起初,我以为孩子就是懒,故意气我。
当我看了不少教育资料后,才骤然明白:
孩子拖延,和父母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只是催促打骂,必然是鸡飞狗跳,家无宁日。
相反的,如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能显著改善孩子的拖延。
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长
因为顺路,咆哮帝每天送孩子上学,但因为女儿出门太慢,他十天里得有八天迟到。领导的批评,同事的议论,琐事的烦恼,令他十分窝火。经常是边催边吼边恐吓,结果孩子没管好,还引发家庭大战。这家人,因为一个孩子,每天大动肝火,日子过得鸡犬不宁。有句话说得好: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长,造就一个混乱的家。谁都想家庭和谐,关系融洽,可单是“孩子磨蹭”这件小事,就足以摧毁父母的耐心,打乱生活的节奏。这种从起床就开始的“时间大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你心里急死了,孩子却 “事不关己”,你只能无奈地继续等;把心一横撒手不管吧,又担心时间来不及,耽误了正事。然而,事实就像心理学“极限效应”揭露的那样,每个人都有忍耐的极限。你催多了,孩子会厌烦到叛逆;孩子无限拖延,你也会忍无可忍。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瞬间化身“咆哮帝”,把对孩子的关爱,掩盖在一句句命令下。这不是某个家长脾气不好,是谁都可能被娃逼出的内伤。有人说:我把早饭做好,衣服找好,书包收拾好,可女儿还是迟迟不出门;有人说:我够严厉了,就差拿鞭子打了,可儿子还是什么事也赶不到前面;还有人说:我凡事顺着他,可结果呢,穿衣服要20分钟,写作业要磨蹭半小时……乍一看,似乎无论怎么做,都管不好这些“拖延症”小孩。但评论区一位教育咨询师的话,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要么凡事代劳,侵占孩子的独立空间;要么太过苛刻,标准提得太高;要么过于纵容,让孩子随心所欲。是啊,你把事都做了,孩子当然可以不着急;你要求那么多,他就随便敷衍了事;你从不立规矩,孩子自然没有紧迫感。当父母事无巨细,孩子就缺少独立做事、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变得懒惰、依赖、被动。在他们的意识里,反正有爸妈兜底,做好与做不好,结果都一样。他们不怕耽误事,不怕来不及,反而看着父母急得跳脚,觉得好玩有意思。“在早期教育上,不仅不应争取时间,还必须把时间白白放过去。”他的意思并非浪费时间,而是提醒家长,把时间还给孩子。别越界到孩子的世界,替他办事,替他定要求,替他承担后果。曾经的我,像个复读机一样,在孩子耳边不断地催催催。后来,我从书上学到了几点方法,才明白,催促压根没用。美国一所中学规定:不允许家长帮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课本、作业、运动鞋等物品带到学校。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让他们学会为自己负责。饭来不及吃就饿一次肚子;迟到了就受一次批评,写不完作业就让他着急一次……放手让孩子支配时间,也让他们承担后果,孩子才能学会自我管理。但如果只是不停地说“你快点”,会让孩子紧张、厌烦、对抗。心理学家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第一组学生,不知道村庄在哪里,没走两公里,就开始叫苦,几乎所有人都半途而废;第二组学生,被告知目的地在10公里外。但他们没有路标指引,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第三组学生,不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一路还有路牌引导,结果顺利抵达目的地。做事前,告诉孩子明确的目标,为他们制定清晰的计划,孩子才能有精准的行动。心理咨询师钱志亮发现,很多孩子拖延的根本原因,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被父母指责。有些事父母要求过高,又不得不做,孩子们只能拖一分钟是一分钟。意思是: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任务,会比已处理完成的任务印象深刻得多。一旦积攒的事多了,他们便没了头绪,做什么也无法专注。而我们父母要做的,是把要求降下来,减轻孩子心理负担。比如我们帮孩子规划业余时间,就要把必须且重要的事放在最前面。明明第二天要考试,需要复习功课,就不能把打游戏、出去玩放在首位。相反的,休息日天气好,也可以先让孩子痛快地玩一场,再找时间学习。把时间切割成小块,把要事排在前面,用行动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当孩子有了“要事为先”的习惯,就不会任由自己拖延磨蹭。有个妈妈,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时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结果却经常被老师通知,孩子作业没做完,孩子又迟到了,考试成绩不理想……可她能做的都做了,每天催着孩子出门,盯着孩子写作业。几番交谈下来,尹老师告诉她:“孩子的问题,全在你催得太多太急。”起初孩子很开心,可后来,孩子却因经常迟到、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这下,孩子终于不敢拖延了,主动找妈妈重新规划了每天的作息时间。别急着安排好一切,有时候,吃一堑长一智也很有必要。总有一天,那个看起来慢吞吞的孩子,会变得懂事,会加速前进。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