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儿童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一篇文章,讲得比较全面,也许可以给到你一些思路。陈 默 著名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少年大不同”家庭教育导师
试想,当一个男孩子长得跟爸爸一样高,他心里会怎么想:嘿嘿,你还敢打我吗?再比如,特别瘦的男孩和特别胖的女孩,他们平时的苦恼就可能就来自于体型。比如,一个男孩子学习很好,但是掰手腕掰不过别的男同学,他就可能心情不好,觉得女孩子会看不起他。家长如果知道孩子在苦恼什么,就可以和他说,现在这个时代,学习能力更重要,你的学习能力很强,完全值得骄傲。家长放心,在小学、初中,孩子是恋不起来的,高中生会,你别看就差这3年。但是,孩子会模仿。那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这么和孩子说——“孩子,你这个年龄就是要学习社会交往的。告诉妈妈,你有几个好哥们?”“怎么才一个?!不行,妈妈希望多几个,你现在就应该广交朋友。”
这样说的好处是,孩子把交朋友当成应该做的事。男孩子如果和多个异性朋友交往,啥事都不会有。 女孩子进入这个年龄,妈妈一定要做一件事,这件事非常重要——如何防止别人性骚扰。告诉女儿,当她和一个异性在一个房间里,无论他是谁,不能让他身体靠近你。你身体的一些部位,别人是不能碰的,穿内衣的部位。如果有人碰,一定要大叫把他推开。“你不要玩手机了,不要玩电脑了,多看看书好不好!”这不是鼓励,孩子会很反感,觉得你喜欢看书,我喜欢玩手机,这怎么了。家长应该说:孩子,人的记忆容量最高峰是在初中,看的东西一生不忘,像爸妈这个年龄,看的东西前看后忘,我们有时候记得的,就是初中时看的东西。所以爸妈希望你多多阅读,对你一生都有好处。父母一直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因为他们不允许孩子长大。理论上,0—6岁的孩子,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可是在中国可能吗,我看30岁的儿子都是60岁的老娘在控制。“长大”是必须,你让必须的事情完不成,一定有麻烦的。当一个人感觉不到环境是允许他长大的,他能做的是什么?那么麻烦来了。你说往东东,孩子就往西,你放心,你一定拗不过他的。聪明的家长,是既不说东也不说西,而是说: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决定吧。孩子一定会选东,因为他知道东是好地方,他之前不选东是因为你选了东。 孩子不跟你直接反抗,但是他就像熄了火一样,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还有不硬抗也不软抗的,就是转移,天天打游戏,睬都不睬你。如果父母是沉重的水泥板,压在孩子上面,孩子要长大,他穿不透水泥板,就一定会长歪。放手让孩子长大本来就是我们的目的,但很多家长道理都明白,做起来很难。我用的词是“致命”。他可以为这个东西去死,可以为这个东西不上学。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他是通过同伴他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谁。同伴对他的评价权重占70%,你对他的评价不再重要。“儿子,你俩是不是哥们啊!哥们就拉人家一把。你第二名,他倒数第二名,多帮帮他,都是前五名了,不是很好吗?”
孩子帮助朋友不等于自己也复习一遍吗。小孩子教小孩子效果很好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同伴关系,它非常重要。高兴不高兴是它,愿不愿意上学也是它。有的孩子到青春期变化会很大,爱说话突然变得话少了。和孩子沟通,一定要讲究方法。和青春期孩子沟通,话要少一点,因为他会屏蔽你,听不进去。孩子和你说话时,手上的工作要赶紧停下来,认真听他说,不要打断,听完之后小结一下,确认一下是不是有误解。这样的小结和确认,是能让孩子再次感到你在认真倾听,这对孩子很重要。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讲真话要倒霉谁还讲真话。所以家长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a.问的态度是要帮助他,而不是审问他。
b.解除他的心理防御。
c.为他保密,不管说什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情愿和别人说话,不愿和父母说话?一定是父母说话方式有问题。和任何人聊天,一开口,一定要表达对对方情绪的理解、共情,而不是分析对错。人人都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只要你共情他,给他力量。如果各位家长学不会,我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无论孩子说什么,你就回答“噢,是这样啊……”“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考分是我们家长的目标和策略,但很多家长总把这个挂在嘴边,欲速不达,得讲智慧。正确面对考分——考得好,嗯,可以,这是你最近努力应得的,再接再厉!在中国这种环境,你放心吧,考得不好孩子心里一定清楚的。如果孩子没考好回到家,你要安慰他:胜败是兵家常事,这一点小小的失败算什么,我们来找找原因看……很多家长不是在亲戚面前说:“我家孩子很聪明的,要是再努力点就好了。”真不可以这样的。因为小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天然紧密,小孩子天生就是要为妈妈战斗的。如果吵完架,妈妈情绪很差,还更孩子诉苦:都是为了你,不然早跟他离婚了。这样,孩子会把妈妈不幸福的原因归结于自己。一群妈妈在一起聊天,一定会扯到自己孩子,如果讲了不好的,孩子听到会很受伤。如果话题扯到自己孩子,妈妈可以夸夸孩子最近的进步,或者把话题转移开。要跟青春期孩子相处好,就记住一句:实实在在相信他。孩子的进步是有过程的,从25%到50%到75%到100%,只要你始终真的相信他,他终有一天会告诉你,他长大了。一个孩子,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要他,妈妈不能不要他。但很多妈妈就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怎样怎样,妈妈就不要你了。妈妈讲这种话,对孩子很伤很伤。孩子在用潜意识看着妈妈,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愿意为母亲牺牲的。我们很多家长只有本事培养竞争感很强的孩子,没有本事培养竞争力很强的孩子。你应该经常和孩子说,你要看看别人是不是需要帮助,要帮助别人。当孩子能学会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因为别人给他的反馈都是正面的。我们总给孩子说要多考分数,要超过某某某,恰恰这样培养不出孩子的竞争力,只有竞争感,等到哪天他遇到了无法超过的对手,他的精神就会瓦解。焦虑的妈,嘴里始终在说考试。人一旦焦虑,就很难投入。凡是爹妈说过“不许玩手机”的,孩子一定摸了手机就不肯放手,只要有个机会就赶快玩。只能跟孩子契约化: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