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亚龙:北方的秋

文化   2024-11-20 19:39   甘肃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北方的秋

作者|种亚龙


天色阴沉,冷风瑟瑟,熬完了酷暑,又迎来了寒冬,一年马上走向末尾。

燕子南来北去,往复着漫长的迁徙,树叶绿了又黄,墨守着自然的规则,街道上依旧车来人往,补鞋的老头拉着二胡吊着烟斗,夕阳缓缓地落下,一切一如既往的平静,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悄然地变化,岁月已不知不觉在每个人的脸上添了一道皱纹。

不知何时起,常有欢春悲秋之感,或许是对万物复苏的期盼,对生命凋零的惋惜,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常把浓浓的相思与哀愁寄托在这萧瑟的季节里,聊以慰藉。所以每当秋天临近,人们常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伤里,话虽如此,可秋依然有秋的可爱,正如刘禹锡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冬刚过,自然界的万物已陆续开始凋零,当风吹散了无边的思绪,当雨打落了最后一朵残留的花瓣,在大雪还未完全覆盖戈壁之前,秋天呀,我想记住你匆匆的模样。

漫步在街头,落叶迎风起舞,纷纷扬扬,不时拍打在脸颊上,可能仅仅一两天不出门,枝头就会变的稀疏零落,只有极少数的叶子,依旧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做着最后的挣扎。北方的秋是短暂的,还未来及细细品味就要做好入冬的准备。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迫不及待地背着相机跑去东湖,害怕与这满树的金黄擦肩而过,槐树,柳树,胡杨树,都收起了往日的娇嫩,变成一片片金灿灿的黄,黄的透彻,黄的迷人,叶子落满了一地,就像一条黄色的地毯,错落在草坪走廊之上,放眼望去,别有一番诗意。不远处的凉庭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霜叶”,夕阳的余晖透过叶的缝隙,呈现出一片火红。湖水没有了往日的汹涌,清澈的可以看到水底的海藻,在波光下一晃一晃,犹如美人鱼扭动着迷人的身姿,楚楚而动人。水面透着一丝丝寒意,欢腾的鱼儿也不见了踪迹。只听见岸旁的灌木丛中,一两只麻雀叽叽喳喳的欢叫,让冷清的公园多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来到草湖,清澈的湖水静谧地躺在芦苇中央,偶尔几只野鸭划过水面,激荡起一道道波浪,又缓缓涌向岸边;红柳已早早褪去了戎装,露出光秃秃的枝干;骆驼刺在微风中摇晃着蓬松的身躯,遍地的青草都已枯黄,与远处的沙滩融为一体,天地一色,可能这就是属于北方独有的荒凉与浪漫吧。

北方的秋,天空永远干净而澄澈,湛蓝的深不见底,放眼望去,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北方的秋,空气中带着一份清凉,无论是走在人流拥挤的街头,还是人迹罕至的荒野,无不感觉神清气爽。北方的秋,来的急促,来的热烈,不像南方,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北方的秋,就像遍地的胡杨,屹立在荒漠之上,曲曲绕绕的枝干仿佛诉说着世间百态,即使离去的片刻,仍要把最美的样子留在人间。

我用一张张镜头记录下这即将消逝的美,每张照片都让我欢喜也让我惊叹,在荒凉的戈壁之上,我看到人类的伟大,将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装扮的诗意盎然;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即便普普通通的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树,它们也在尽情地绽放,不畏惧风吹日晒,不在乎无人问津,也不以即将逝去而颓废,仿佛在告诉我们要坚韧的活着也要优雅地离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北方的秋,我在不舍中与你挥手作别,也在心中默默地期许,来年相约。



作家档案


种亚龙,男,汉族,八零后,陕西渭南人,现居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市作家协会会员,文艺爱好者,闲余时间喜欢读书,写作。渴望在文字中寻找自我,感知生活。


审核:胡美英

编审:郭忠山

校对:殷   雄


❖  版权归嘉峪关市作家协会所有,只能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营利性用途,使用平台作品须经同意,违者必究。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嘉峪关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嘉峪关作家
一个有温度的精神乐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