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月上东水关

文摘   2024-09-17 00:01   北京  

月上东水关

王国成||江苏


我与不如,拾台阶,上得东水关。眺望东方,一轮桔红色的明月,冉冉升起来。脚下,是厚重的历史,每一块城砖上,都印刻着姓名文字,与古城墙相连共存。月光洒在秦淮河上,像一首天然的朦胧诗,将桨声、灯影、画舫,收纳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东水关边,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人跳舞,有人弹唱,有人练太极拳,一派热闹。

记得三十几年前,我刚安家南京城东,来过此地,真乃天壤之别也。东水关城墙遗址,随处可见散落在城墙根的砖块与碎片。船闸遗址,闸门锈迹斑斑,几根烂毛竹开裂着,依在闸门破烂不堪的墙壁上。一顶废弃的渔网,一半扎进河里,一半裸露在竹竿上。现在公园的位置,到处搭建的是违建的平房、帐篷。他们从农村刚回城,也是没有办法。还散养着鸡、鸭、鹅,那刺鼻的味道,可想而知。

圆月,把似银的光辉洒在夜空中,东水关城头越发朦胧了。风悠悠,很凉爽,我和不如站在城墙上,享受着古河、古闸、古墙、古桥带来的古朴厚重的夜景。南京人简称:东水关四古。

古河,即秦淮河。据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巡路过金陵,几位陪同的术士说,这儿有王者之气。于是,就改道河流,且命名为秦淮河。秦,即秦始皇;淮,最清的水。以名吸纳王者之气。后来,内秦淮河逐渐繁华,演变成十里秦淮。朱自清和友人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写下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这段十里秦淮,可见其美丽繁华之景色。

古闸,即东水关古闸。它,始建于五代十国杨吴筑城。后经明朝改造,清朝建下首闸。为了便于运输,民国建上首闸,现分上首闸与下首闸。历史上,南京是一个水患城市,被淹近50次。闸修建后,能及时调节内外秦淮河水位,免受水患。引水入城,供民众饮用与洗涤,造福百姓。

古桥,指九龙桥。此桥建于明朝初年, 长84米,宽13米,是进出南京城的咽喉要道。龙生九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朱元璋为了巩固大明王朝,锁住王者之气,永保基业代代相传,用龙的神奇力量,威风振兴大明,因此,命名为九龙桥。

古墙,就是古城墙。南京古城墙,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都建过城墙。不过,现在留下来的,是始建于1366年(元朝至正廿六年),完工于1393年(明朝洪武廿六年),被称为明朝古城墙。依山脉、水系筑城墙。东关头分隔内秦淮河与外秦淮河,是典型的水系城墙。明时城墙现月光,怀古知今不能忘。更何况,四古之初,或王朝,或黎民百姓,各占有美好的想法,留存至今,便顺理成章了。

东水关赏月,并不是为了赏月而赏月。实际上,是对自己灵魂好一点,艺术地款待款待自己,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使自己的审美观,更具有文化与艺术的魅力。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东坡不就是在欣赏美好的月光中,感悟到写月的最高境界吗?只可惜,现在大部分人,为物所累,冷落了自己,精神快要枯萎了。我表达了这些观点,不如很认同,我很欣慰。随即赋小诗一首,与读者共享:

把黄昏偎依成风景,

把故事编织成诗行;

静待秋夜清露蘸月,

醉了你我最美时光。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王国成,宁波人,现居南京。1974年至1991年服役在海军东海舰队。

1977年在《前线报》发表散文处女作《橄榄岛上的金丝燕》。以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福建日报》《文学青年》《青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数百篇。长篇报告文学《海上猛虎》,1988年由上海百家文艺社出版,20年后,中国文化出版社再版。作品先后获得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清   泉

审校:严圣华

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

冬歌文苑
没有文学的人生是苍白的,带着您的梦想来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