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上,彭德怀成为了仅次于朱德的第二号元帅人选,虽然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自愿放弃授衔资格未参与评选,但是这也足以证明彭老总在军队中的卓越贡献和独特地位。
不过每每谈起彭德怀的名字,总有一个人与他捆绑在一起难以分开,他就是曾经给彭老总做过政委的滕代远。
众所周知彭老总在军旅生涯中是很少有人和他搭档分管军政,往往都是彭老总一人独挑大梁,一方面是彭老总脾气确实火爆,另一方面也是和彭老总同等资历能力的人选不多,这也侧面印证了滕代远的能力突出。
而滕代远的能力还不止于此,平常温文尔雅的他在重大事件上却从不含糊,尤其是曾经和火爆脾气的彭老总曾发生过正面冲突,吵架过后滕代远竟开枪把自己打成重伤。
那么这场枪伤风波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滕代远又为何要打伤自己呢?
1925年10月滕代远正式加入共产党,两年前还不到20岁的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第二师范中学,对于一个有了稳定收入的人来说,甘愿放弃平静的生活加入共产党投身革命这是非常难得的。
作为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和追随者,滕代远跟随着我党从一穷二白走到了国家独立民族发展的新时代,是毫无悬念的领军人物之一,而他轰轰烈烈的革命故事也是从1928年平江起义开始的。
当年7月,平江起义的爆发让一场革命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浪潮,当时的彭德怀是部队指挥官,而滕代远则是党代表,比照后来部队建制和职务来看,滕代远相当于政委一职,而且在部队中的职级和彭德怀是完全相等的,除了分工略有不同外,两人在队伍中也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起义是相当成功的,不过在革命影响传播之余,起义部队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击围攻,彭德怀和滕代远二人商议:“部队要转移,不能白白等死,还是得上井冈山找毛主席去。”红五军团这才踏上了转移之路。
4个月之后,红五军兜兜转转历经浏阳、万载后这才到达井冈山,这是三个人的首次相见,但就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一般,三人紧握双手互相诉说着对新中国未来的展望和期待,尤其是滕代远和彭德怀二人对井冈山和毛主席早就闻名已久,此次相见不仅解决了部队安危,更是找到了革命的风向标。
红军队伍的胜利会师让蒋介石十分恼火,蒋介石召集了六个旅共三万人都兵力向井冈山发动了围剿,而彼时的红四军红五军满打满算才6000人左右。
但是井冈山根据地也不能白白让给蒋介石,毛泽东在和彭滕二人商议后,制定了红四军向赣南地区推进,红五军在井冈山周旋敌军的战略举措。
决定一出,有许多战士对决策十分不理解,尤其是红五军战士,谁都知道留在井冈山死守的风险性有多大,关键时刻滕代远站出来力排众议,给红五军的所有战士们做了思想工作,临走前毛主席更是盛赞滕代远:“鞠躬尽瘁,大将风范。”
当时红五军仅有1000多人和几百支枪,更别说还有红四军留下的不少伤员,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滕代远却说:“共产党人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挺上去。”也正是有了红五军的奉献,才有了毛主席战略目标的成功。
在井冈山战役打响前的最后一晚,彭德怀和滕代远二人召开了全军动员会议,滕代远作为政委上台做战前动员讲话,说到情绪激烈之处:“同志们,我们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井冈山,蒋介石却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四军的兄弟们迈出第一步为党组织找寻新的发展地,井冈山的存亡就在我们手里了,你们说咱们能打败仗吗?”
听着滕代远在台上慷慨激昂的陈词,底下的将士们高声喊道:“打倒蒋介石,绝不能投降。”
第二天一早,彭德怀和滕代远上山勘察地形,对井冈山上的大路小径进行了初步摸排,方便之后战术的制定。
可是眼前的困难远远不是多一个彭德怀或多一个滕代远就能解决的,敌人的机枪大炮等重武器火力设备暂且不提,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战士们单薄的军衣、供给不上的后勤和物资,这些都在一点点蚕食着红军的最后信心。
在弹尽粮绝、队伍损伤惨重的不利情况下,1929年2月彭滕二人商议,带领队伍要从井冈山迅速突围。
8天之后,在一场场激烈卓绝的战役后,红五军顺利到达了新城一带,那天正好是农历新年春节,可此时的红五军战士也已经锐减到几百人。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春节十分看重,这一天不但是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同样也是寓意着一年安稳平安的祈求,而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彭滕二人却发生了争执,一个主张在新城留宿一晚过个年正好歇歇脚,一个则主张势不容缓应该赶紧出发,两个人如同针尖对麦芒般各说各有理,谁也不愿意让步,就这样两人争吵了大半夜。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什么个人恩怨的积累,只是两人出于全面考虑后提出的有益尝试,而在此事过后不久,还发生了一件十分惊险的枪击案。
在那次争吵后,彭德怀和滕代远带领部队兵分两路,在攻克于都城后,滕代远一人去往邮局收集情报,令他没想到的是,国民党的刘士毅率领部下先行一步在周边巡逻。
滕代远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正想掏出纸笔传递信息,却不料只听见“砰”的一声,子弹从滕代远的前胸打穿了后背,滕代远也一头栽倒不省人事....
由于枪是在怀中响的,加上周围人比较嘈杂,所以枪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迷迷糊糊之间,滕代远瞥见了周围突然有几个人突然之间围拢上来,意识消散之余他认出这是红五军团的战士,可他们怎么会在这里,还没来得及想就已晕了过去。
滕代远再次醒来已经是在病床之上,看见旁边趴着的彭德怀,滕代远喊道:“老彭,我这是在哪?你怎么在这。”
彭德怀突然惊醒说:“你可吓死我了,部队联系不上你,我估摸你也是去邮局打探情报了,这才派了几个人去邮局接应你,正好看到你中枪,你说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滕代远慢慢回想起中枪前后的事情,心想这次要不是彭德怀妥善处理,自己这条命恐怕就要交代在国民党人手里了,此时再度回想起也是忍不住后怕。
这件事情在当时党内也引发了不小震动,因为在此之前彭德怀和滕代远刚刚就军事问题大吵了一架,滕代远中枪的消息紧接着发生,再加上谁也没想到战场经验丰富的滕代远竟会误伤自己,一开始很多人以为两人闹了什么别扭,滕代远气不过这才寻了短见。
因为我党交通通讯不方便,背地里还有国民党的宣传造势,最后滕代远和彭德怀二人也不得不出面澄清相关事情,也算得上战争期间的一场插曲闹剧吧。
1934年后滕代远接受中央指令前往苏联学习,再度回国已经是抗战全面爆发时期,回国后的他没有和彭老总重新搭档,而是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和毛主席一起在后方管理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也就造成了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战功偏少、存在感不强。
和其他将领不同,滕代远不光打仗厉害,军队管理、教书育人等都十分凸显,后来他还曾做过抗大的校长,新中国成立时担任铁道部部长,负责全国铁路运输各个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当党内讨论元帅和大将名单时,林彪就曾说:“滕代远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名单中,按照履历他可是和彭老总搭档过的老红军政委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滕代远的资历不给元帅也该给个大将,可当时因为毛主席等人提议,转入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建设工作的将领不参与本次授衔评比,而滕代远彼时正任铁道部部长,在主席等人的高风亮节下,滕代远也发挥了谦让的精神:“官大官小都是为人民服务,评不评衔我也是一名共产党战士。”
1974年12月,滕代远怀揣着未竟的事业抱憾离世。
和其他人的遗嘱不同,滕代远只留下了两个字“服务”,对于滕代远来说,从投身共产党参加革命之初,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理想,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也是他矢志不渝的前进方向和人生信条。
而这番精神和信念也从他的身上传递到了子孙后代身上,这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所留存下来不朽的精神文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