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毛主席一手策划的。对于三线建设的细节,由于它的国防机密属性,见诸媒体的并不多。近几年来,甚至有一种论调说当时的三线建设,是人财物的大浪费,真的是这样吗?毛主席为什么要动员三线建设?三线建设都建了些啥?对我们现在还有借鉴意义吗?
这篇文章试着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看一看三线建设的真面目。
毛主席为什么说——三线建设不搞,我睡不着觉。
三线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周边恶劣的形势逼出来的。
一方面是美国的核威胁。
1955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搞原子弹。毛泽东说——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钱学森和毛泽东
进入60年代,美国注意到中国的原子弹计划,开始派U-2高空侦察机频繁侦察,并于1961年至1962年间,两次制定并演习对中国进行核攻击的“高跟I”“高跟II”计划。
1963年4月,美国制定出台了“使用战术核武器从空中打击中国地面核设施”的具体方案,虽然这个方案最后并未实行,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和核讹诈,使我国东部边境面临战争威胁。美国加强对蒋介石集团的军事援助,台湾当局叫嚣“反攻大陆”的声音日趋激烈。同时,美国也借助南朝鲜,在朝鲜半岛再次挑动紧张气氛。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苏联。
中苏分歧日益扩大,爆发公开的论战,关系走向破裂,九评赫鲁晓夫的社论文章,就是在这一时期出台的。
苏联方面在中苏边境不断挑起事端,策动伊犁、塔城等地中国居民外逃,与蒙古签订了一个防务协定,明摆着是对付中国,并且真的派重兵压到中苏边境。苏联还不放弃沙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苏边境谈判破裂。中国北部也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
西南方向,还有一个印度也不消停。
狂妄的尼赫鲁制定了一个“前进计划”,从西藏方向,一步步蚕食中国领土。中国屡屡忍让克制,被尼赫鲁解读为“中国不敢对抗印度印度”,变本加厉的压榨边境。终于导致1962年10月底到11月底,中国发动对印“闪击战”。击退印军,毙、俘印军8000余人,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的90余个据点。其后,虽然中方单方面主动停火、后撤,很给印度留面子,但印度和中国军事对峙没有根本缓解,西南方向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尼赫鲁(左)和圣雄甘地
南边还有一个越南。
自1961起,美国开始派兵支援南越政权。1964年8月,制造“北部湾”事件,派遣第七舰队对北越进行军事打击,战火延烧中国南部地区。
可以想见,从北到南一圈儿的火药桶,一点就炸。四面都有战争威胁,这样危机四伏的环境,如何能够安下心来发展经济呢?
毛泽东往外一看,国际形势虎狼环伺,爆发大战特别是核战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不得不防。回过头再一看,国内工业布局不合理,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大约80%的钢铁工业,60%的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沿海七省三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73%,而西部七省区工业总产值占比,甚至低于1949年。
不仅是工业分布结构不合理,更令毛泽东睡不着觉的是,那些个大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很容易遭受空袭。主要的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也都在大城市附近,一旦发生战争,交通极易陷入瘫痪。
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下定决心搞三线建设,他看完解放军参谋部战备报告后说——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准备游击战争要有根据地,有了这个东西就放心了。
三线建设仅仅是应对核战争吗?
如果仅仅把三线建设看成是应对核战的临时决策,那就太低估毛泽东的谋略了。
三线建设其实是毛泽东在特殊国际背景下,把原来的经济建设计划提前提速了。
打跑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后,共产党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百废待兴。特别是工业布局严重偏沿海,工业总产值也是沿海占了绝大比例。
这种情况,毛泽东看在眼里,早就谋划改变。1956年,毛泽东撰写《论十大关系》,明确指出——沿海的工业鸡翅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有利于战备。
这充分说明,毛泽东早早就把二、三线建设纳入规划,和战备一起考虑了。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逐步调整工业布局,把投资向内地二三线倾斜。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有三分之一建在三线地区。三线建设全面开战的时候,那里交通闭塞的状况已经得到初步改善,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三线建设是毛泽东早就布置的一盘大棋,原本是按部就班地,按照一个个五年计划稳步推进着,但是,国际形势的骤然紧张,让毛泽东觉得,三线建设的步伐必须要加快,要调整,要把建设和战备统筹考虑了。
三线是哪里?建设什么?
1964年5月27日,一个特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菊香书屋召开,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商议第三个五年计划问题。
第三个五年计划,本来是把重心放在搞好农业和轻工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所以又被大家叫做“吃穿用”计划。国际形势的恶化,让毛泽东不得不重新审视“三五计划”。
毛泽东说——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前一个时期,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后来经过提醒,注意力。最近这几年又忽视“屁股”和后方了。
毛泽东和邓小平
好在我们还有大西北、大西南作为战略纵深,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这就是所谓三线地区,就是毛泽东说的“屁股”和大后方。一线地区则是指东部沿海和边疆省区。一线三线之间,自然就是二线地区了。
三线建设就此提上日程。
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把总参的备战报告退给总参谋长罗瑞卿,并急切地询问——国务院组织专案小组,已经成立,开始工作没有?
8月20日,邓小平主持的专案小组递交了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一线城市,特别是1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不再新建任何项目。
2、一线现有续建项目,如果两年内不能投产见效,一律缩小规模,尽早收尾。
3、一线能搬的企业或车间,特别是军工和机械工业,迁移一部分到三线。
4、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有计划地迁移到二线三线去。
5、今后所有新建项目,一律实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此后,“三五计划”进行了大幅调整,把“三线建设列为重点。西南、西北、中南地区都相继成立了以各中央局书记为主任的三线建设委员会,拉开三线建设序幕。
三线建设决策后,从1965年开始全面规划并逐步展开,其行动之快、动员之广、投资之多、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绝后的。十五年来,三线建设累计投入2052亿元的资金,占到全国投资总量的39%。参与三线建设的有几百万人力,历时15年,完成了2000多个项目的建设。
其中,国防科技工业投入193亿元,在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行业全面铺开摊子。同时,还有109个一线工厂迁建,扩建、续建和新建大中型项目300多项,其中钢铁14项、有色金属18项、石油工业2项、化学工业14项、化肥10项、铁道工程26项,此外,还有交通、民航、水利、森林工业、纺织轻工、建材、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大量相关项目。
可以说,跨越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轰轰烈烈,规模空前。
核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那些工程都白建了吗?
而最终核战争并没有打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自己拥有了原子弹。
但是,当长时间的和平伴随中国成长的时候,有些人却对三线建设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开始有一种论调说三线建设是一种大浪费,而且揪住当初“靠山、分散、进洞”的布局原则,说三线建设的项目都选址偏僻,论证不足,上马过急,产品过分为军工服务,在现代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效益低下等等。
这种全面否定三线建设的论调,是极不客观,极不负责的。
毛泽东参观重庆钢铁公司
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可以说明问题。1983年,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因此进行了半年的调研。1945个三线建设企业中,符合战略要求和产业要求,效益好、前景好、贡献大的成功企业占到48%;基本成功,受客观条件限制,产能没有充分发挥,但可以通过后期调整提升的,占45%;只有7%的企业选址有严重问题,难以为继。
这是一组科学严谨的调研数据,从中我们可以判断,三线建设项目的93%,是发挥了作用,并且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
而且,现在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随随便便就可以总结出十大意义来,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当年决策是多么正确,多么英明。
一、迅速改变了西部交通闭塞的状况。建成了一大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使得三线地区的铁路占比,从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昆铁路。
二、迅速改变了西部地区工业落后局面。前面说过,三线建设是毛泽东早就谋划的蓝图,只是因为国际形势加快了速度。十几年来,这里建成了984个钢铁企业以及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比如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
三、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三线地区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整个三线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增长4倍。
毛泽东参观炼钢厂
四、把一个个蛮荒之地变成了实力名城。比如钢城攀枝花、煤都六盘水、汽车城十堰、镍都金昌。还有几十个古县改头换面,成为现代化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比如绵阳、德阳、乐山、自贡、泸州、遵义、曲靖、宝鸡、汉中、铜川、天水、平顶山、襄樊、宜昌、侯马、格尔木等等,都是西部地区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城市。
五、 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跨越了50年的发展。比如四川,在三线建设之前,发达地区仅限重庆、成都周边。而实际上,川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直没有开发利用。三线建设蓝图铺开后,邓小平确定了“两点一线”的布局——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沿线辐射13.6万平方公里,覆盖四川云南7个地市、50多个县。现在的四川和云南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
六、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三线建设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那么后来的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的再次腾飞,将极度缺乏原材料供应和能源动力供应。
七、为“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内江到昆明铁路,成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国际通道。而后,在三线建设基础上,又新建了大批高速公路、高铁和机场,打开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路径。如果没有当初那一代人的奋斗,近几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一切从零开始,付出的成本将会十分巨大。
八、为应对经济封锁撑起了保障。虽然核战争、世界大战没有打起来,但是另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止。特别是中国崛起为第二大经济体后,美国对我们的全方位封锁和遏制越来越紧迫。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很大程度上是靠三线建设的雄厚基础。包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对东部海域冲突等,三线都提供了极大的战略腾挪和纵深空间。
九、为解决城市病,积累了项目搬迁的历史经验。几百家东部企业迁到了西部,还有一对一的帮扶队伍,不仅锻炼了队伍,突破了许多未知领域。在多年以后,我们发现,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越来越臃肿,需要瘦身,其中一个最简捷最快见效的方法,就是大搬迁。比如,我们现在的“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就是通过把北京的一批大企业、大专院校,搬到雄安,借此来纾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对这样的工程,有三线建设经验在前,都不是啥难事儿。
十、为我们留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财富。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几百万人,从中部、东部富裕地区,从大城市跟随建设大军,开赴西北西南,走进穷山恶水,走进蛮荒地带,走进一穷二白。他们放弃优渥条件,抛家舍业,背井离乡,把自己的青春一股脑地献给了三线建设。他们面临着一无住房、二无后勤、三无基建的困难局面,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完成一个个建设任务,很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如,1968年修成昆铁路时,8月沙木拉打隧道发生特大泥石流,87名战士牺牲,真可说是“一寸铁路一寸血”。如今,在三线建设者奋斗过的地方,很多企业原址已列入工业遗产,建起了三线建设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半个世纪前的苦难辉煌。
这笔精神财富,是多少物质资金都换不来的。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三线精神,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武器,对付美帝和西方的围剿,这个精神武器尤其显得重要,尤其应该让敌人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在变,但是,中国人不畏艰险、不惧强权的精神一点儿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