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工作至1996年4月调离,我在巴彦淖尔气象部门工作时间达16年零两个月。这期间亲身参与并做成的事情也不算少,但真正沿用至今并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事,要数1993年出台的海力素气象站(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轮换制。时任盟处人事科副科长的我,全程参与了轮换制的酝酿调研、方案设计直至落地实施。这段亲历往事,又与我在海力素气象站的工作经历密切相关。
我于1980年2月从内蒙古气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巴彦淖尔盟气象处。在盟处等待分配期间,我与同班两位同学商量:“干脆我们三人一起到最艰苦的海力素气象站历练历练,怎么样?”他俩都同意。经我们三人主动申请,人事科据此分配。我在海力素气象站工作了4年。
海力素气象站位于乌拉特后旗巴音温都尔苏木所在地,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等都很艰苦。一是交通条件差。每星期只是周五上午会有一趟班车从旗政府所在地赛乌素镇发车到海力素,从海力素出来也是只有每周五下午返回的这一趟班车。如果错过了周五的班车,那就只有在路边搭顺车了。等到什么车就搭什么车,搭上了算是幸运。那会儿的司机都很朴实,他们理解搭车人的期盼,只要看到有人路边招手都给停车并提供帮助。在海力素站工作的四年里,我搭过拉煤的车,拉草的车,拉羊的车。当时乌拉特后旗戈壁滩上还没有人工修筑的公路,只有车辆碾压出来的自然路,有坡有沟高低不平。从海力素到赛乌素镇其实只有不到100公里的路,但汽车得走四个小时左右。有一年冬天我从旗里返回海力素倒是赶上了长途班车,但那辆车只是司机前面有一块玻璃,除此之外全车只剩空空的窗框再无一块玻璃。一路上寒风刺骨,冻得浑身哆嗦。可奇怪的是当时没听到任何乘客有一句抱怨的话,可见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二是生活条件差。海力素站地处北纬40度以上,海拔1500多米,夏季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当时还没有通电,照明都是用煤油灯,第二天早上两个鼻孔里都是黑黑的油烟。办公室和宿舍采暖用的是火炉子,烧的是戈壁滩上枯死的灌木。每年入冬之前职工们都要到野地里去捡一到两天,拉回来全站职工一冬天就够用了。站里人们每年十个月左右吃的多为易存储的白菜和土豆。也买不到猪牛羊肉,吃肉多是从当地供销社买午餐肉罐头。站里有一个两亩多的菜园子,职工们自己种菜。给菜地浇水用的是水车(一种机械提水装备,一匹马拉着不停地转圈把井里的水提上来),每次浇水都是职工们一起推着转圈往上提水。只有到了7、8两个月,才可以吃上一些自己种的绿色蔬菜。
三是工作条件差。当地有谚语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天气不仅多,而且往往风起尘舞,形成沙尘暴或扬沙天气。我有一次值小夜班就遇上了强沙尘暴,瞬间风速达34米/秒,风卷沙尘打得人手脸生疼。当时能见度几乎为零,三节电池的手电亮光只照出一小团昏黄的光,光柱根本照不到地面。去观测场脚要挨着地面一点一点往前蹭,脚一离地就会被风刮得偏离小路。观测结束后从测场再一点一点挪回值班室,两个耳朵里都是沙土。
海力素站属于国家基本站观测业务,每天4次地面观测、4次补充观测、两次小球探空以及预约航危报的报文,都要发往兰州气象中心,靠的是自设电台通过摩尔斯电码发报。站里专门设有报务员编制。为电台供电则要靠手摇马达,所以当时还有两个“摇机员”岗位。遇有大风阴雨等恶劣天气时电台信号不好,发报时间就会拖得很长。尽管负责摇机的两位蒙古族小伙子都年轻力壮,遇上恶劣天气往往也得累到臂麻腰困、有气无力的程度。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几个年轻的观测员都会主动过去帮忙摇机。
四是文化体育条件差。所有报纸杂志信件等都是随着班车一周一次送来。唯一能够及时获取外界信息的是收音机但信号也非常差,需要在房顶上增设简易天线才能勉强收听。我们三个同学自己拉土铺垫了羽毛球场,建起简易的排球场和篮球场,做了一个简易的单杠平时健身用。又跟当地小学校的音乐老师借了脚踏琴、扬琴、四胡、笛子、梆子等,每到晚饭后几个人凑到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能吸引好多人围观。有几次在站里的食堂大厅举办舞会,吸引了几乎一大半居民在外面看稀罕——当地文化娱乐活动太匮乏了。
五是孤独寂寞成常态。本单位人不多,海力素本地居民也很少。值得一转的地方唯有供销社,常购物品多为白酒和罐头。再就是气象站南面500米左右,有一棵树龄很长的歪脖子老榆树。偶尔外地来了客人,这棵老榆树就成了人们照像留影的景点。
据站里同事讲,我来之前有一位名叫陈小石的知青作过一首打油诗:“吾生有愿,世居林泉,既不愿声名震地,也无意富贵惊天,惟愿一日三餐有酒相伴,二三美妾围绕身边,吾不是神仙,谁是神仙?”算是借酒苦中作乐,无奈中自我解嘲。
在海力素站工作年限短些还行,时间长了绝大多数人难以忍受。记得当时站里的人们总结了好几个“急得要死”:找不上对象急得要死,得了病没地儿看急得要死,有事儿出不去急得要死,进来了调不出去急得要死……大约有十几个“急得要死”,反正是没多少活路似的。这也不算夸张,反正站里人难以调出、从外地难以调入确是实情。这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海力素站及同事们充满感情,怎么才能帮他们一把的想法始终萦绕于怀。
终于,能帮上忙的机会来了——我于1991年被任命为盟处人事科副科长主持工作。按当时政策办理最后一批退休顶替,有33位气象职工享受了退休后子女顶替就业的政策红利。接着,33个职工子女分配方案的制定让我这个主管人事调配的当事人深刻感受了海力素站人事调配之艰难。几乎每个安排了孩子的退休同事都找过盟处领导或人事科,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海力素站。
真正从根子上解决海力素站人员的调配难题,仅有感情是不够的,必须从管理上解决问题。当时我专门买了好多管理学方面的书来读,希望能找到一些参考答案。可惜能买到的都是企业管理类,没有看到一本以事业单位为案例的管理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从读书中获得了有益启示——目前这种依靠行政命令的人事调配方式,并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要义。要想从制度上长期解决海力素站人员进出顺畅的问题,必须通过提高其收入待遇并明确进站期限等轮换方式来实现,这符合人性要求和管理学的精髓。但这一想法也被关系要好且年长的同事泼了凉水,说是此前也有领导想搞轮换但都没成功,你现在有多大把握做成这个事儿?
在我主持人事科工作的第二年冬天,我与盟处副处长到海力素站调研,主要目的是解决海力素站的人员更替问题。因为当时不仅普通工作人员不好调入,连站长副站长的安排也出现了困难。全盟现有的站长大部分已去过一轮了,不能安排人家再去第二轮;又不能总是依靠新提任站长副站长解决问题,没有那么多科级干部编制。到底怎么解决,寄希望于本次专题调研。这位副处长曾经在艰苦气象站工作多年,对艰苦台站工作人员的心理及其预期有深入理解和思考。我们一路上都在讨论怎样从机制上突破,彻底解决人们愿意进、心情顺、待得住、干得好等方面达成了不少共识。
在海力素站职工座谈会上,我们将这种以“增加待遇+明确期限”为主要内容的轮换构想与大家进行了沟通,大家一致觉得可行并建议尽快实施。将座谈情况汇总并通过站里电话向盟处领导请示,得到明确支持并要求我们扩大调研范围。于是我们返程时顺道又去其他旗县气象局,就海力素站实行轮换制征求意见,结果得到了各单位领导和观测员们的普遍赞同,补充了不少好的建议。
记得我当时只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就完成了轮换制方案初稿,将其定名为《海力素气象站“三定一优”轮换方案》。所谓“三定”,就是定编制、定期限、定任务,“一优”指的是进站人员要实行优化组合。那段时间有一个大的背景是,事业单位经费特别紧张,出台人事政策要争取以不增加经费为前提。但是提高艰苦站人员待遇的经费从哪里来?想来想去还要从合理吃“空饷”开始——这个“空饷”不是人头工资而是艰苦津贴(海力素站艰苦津贴比较高)。就是把海力素站的常驻人数减下来,让确有必要留下值班的人承受艰苦并让其享有较高待遇。把其他人全部撤出去,没必要让其在这儿耗着。海力素站当时编制23人,正好处于小球测风和自设电台发报业务都已取消只剩地面观测业务的时段。我们测算只保留7个人在站里值观测班,另外16人调出去,但要把他们的艰苦津贴留给这7个人用。据此测算出每值一个观测班就可领28元的津贴,这7个人每月因值班所得收入与当时的月工资差不多,相当于工资翻倍。
于是,轮换方案的主要内容就这样确定下来:每期7个人,轮换期为2年,有明确的业务质量要求;全盟气象工作者均可报名,盟处人事科在报名者中选定站长之后,站长与其他报名者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优化组合。由于按此机制确定的进站人员彼此团结、没有矛盾、不发生内耗,受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人们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一些40多岁、50岁左右的职工报名踊跃,他们的儿女出去读大学或刚参加工作,还没有孙子外孙子可带,正好可以去海力素站工作两年。年轻的单身职工由于不再担心进去之后出不来,也有不少人报名。
就这样,让海力素站人员调配难题迎刃而解的轮换制,从方案起草、决策到实施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该轮换方案实行后也得到自治区气象局的认可和好评。1996年全区气象工作会议曾安排巴彦淖尔盟气象处就此进行典型交流,当时我代表盟处做了大会发言。后来自治区气象局还总结了海力素站轮换制及其他艰苦气象站托管制等运行模式,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创新项目。
海力素站“三定一优”轮换方案至今已运行三十多年。轮换方案的总体思路没变,但实际运行机制发生了许多与时俱进的调整——如值班津贴随着工资的增长也在逐步增加,以提高其吸引力;有的职工配偶没有工作,但有较好的文化素质,通过带班学习和考核之后也参加值班并获得值班津贴,提高了职工收入和队伍稳定性。
回顾当年的这段历程,深感一项决策形成不易、落地不易、能够长期坚持更不易。这里涉及国家相关政策及当时当地具体条件等诸多因素,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人。在海力素站轮换制多年运转中,盟处历届领导、人事科、各旗县局站、一批又一批投身海力素站工作的同事,促成了海力素站轮换方案的顺利更替和延续。
我从海力素站轮换方案的出台及其运行中,深刻体验到管理制度一定要顺应人性的道理。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人的欲望与追求,才能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有的人希望向管理台阶晋升,那就给他创造提升管理能力的阶梯;有的人希望在专业上有所发展,那就多给他创造学习培训和做项目的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对于要求进入海力素站工作的人来说,最现实的目标是提高其收入,并让他们对所承受艰苦环境的时间有明确的预期。
实际效果及运行时间已经证明,海力素站的轮换机制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从管理层面看,进站人员选配难度不大了,日常运行矛盾不多了,对业务质量的担心减少了,对可持续运行的担忧没有了;从进站工作人员来说,在承受艰苦地区工作环境差、生活不便利、寂寞难忍耐、餐饮水平低等种种困难的同时,也拿到了比原单位多出近一倍的收入,增收目的达到了。总之,海力素站轮换机制让上级管理者与驻站人员各得其所,这是其拥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屈指算来,我调离海力素站已经40年,但曾经的往事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我想,海力素站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成长踪迹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和繁荣的进程中是留有记忆的,这个记忆由许多人镌刻而成。其中有你,有我,有他,还有众多在艰苦气象台站奉献一生且默默无闻的人们。2009年我在担任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期间,曾负责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台站简史》。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两次讨论编撰体例会议上都曾极力争取,希望能把所有在基层气象台站工作过人们的姓名列入简史,给曾经参与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众多贡献者留下一处痕迹。当时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办主任和总编辑也被我的陈述理由打动,但考虑到增加这部分内容后篇幅太大,最终没有采纳。但他们认可这一思路符合情理,将来各省自己编撰站史时应该考虑加入,弥补这个遗憾。
谨以此文,向曾经在海力素站工作过的同事、今天依然在海力素站工作的同事们,以及关心和支持海力素站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祝各位站友及同事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作者单位: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减灾研究院)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