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岐,神女,传说无夫而生九子。岐又作歧,又作志,即女志,志女,又语转即织女,星名。女歧乃高媒之神。故下句云:织女缝裳于天,其馆堂(堂同字通)安在?
合,指男女交合。《汉书·成帝纪》应劭注:“画堂画九子母。”闻一多云:“女歧即九子母,本星名也。”《史记·天官书》“尾为九子。”案《天官书》索隐引宋均曰:“属后宫场,故得兼子,子必九者,取尾有九星也。”案:《汉书·成帝纪》“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师古《注》引应劭曰:“画堂画九子母,或云即女歧也。”九子母一名女歧者,“歧”乃“逵”之借字,《淮南子·说林篇》“杨子见逵路而哭之”,逵路即歧路也。
闻一多说:《说文·九部》曰“馗,九达道也”,重文作逵,馗字从九,本有九义,故九子母谓之女馗,音转即为女歧。
《列女传》鲁九子母号曰母师,母师又即女歧之讹变也。女歧又曰歧母,《吕氏春秋·谕大篇》“地大则有常祥,不庭,歧母,群,天翟,不周”。高注以歧母为兽名,盖九子母既为神物,则亦人亦兽,或半人半兽。丁晏谓歧母即女歧。又案中土天文之学,其源出于巴比伦。九子母之说盖亦传自彼邦,印度之天文学亦出巴比伦,故《内典》亦称九子母焉。(近人赵邦彦作《九子母考》谓应氏所云九子母,乃东汉时因佛教而传人东土者,与《天问》之女歧无涉,其失也迂。)
古多有女子不夫而孕之传说。《海外西经》:“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郭璞《图赞》曰:“简狄有吞,姜螈有履。女子之国,浴于黄水,乃娠乃字。生男则死。”又《大荒东经》:“有司幽之国,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此皆上古母系社会之传说也。(郭注曰:“言其人直思感而气通,无配合而生子。”)
女岐,即女志,织女也。馆同,闻一多读为“奸通”。闻氏说曰:“馆读为奸”,“同读为通”。其训诂可通,但闻氏解此问以为言羿子女艾之事,说则迂曲也。
何案:馆同,即私通也。馆可训交,馆通即交通。止,读为址。址,在也,所在。此言织女、牛郎私会事也。《山海经》郭璞注:“同犹通,淫之也。”
织女牛郎故事,起源甚早。《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保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相。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俅天毕,载施之行。”其诗大义谓:天上有一条银河,烂烂闪光。坐着一个织女,终日忙于女工,虽然忙着,却织不成美丽的华章。因为她一心遥望着牵牛,不断的浮想思念。只看到启明从转到西成为长庚,只能祈求一年快过去,来到能够团圆相会的那一天。此诗古义久失,历代注家望文生义,妄解殊多,此不赘论。
唯可注意者,诗中以织女、牵牛并言。睕字从目,即“望”,想望也。
又《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即“大东”所言“不成保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其实就是《小雅·大东》一篇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