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以前好歹还能喝点汤,现在连口汤都快喝不着了。
设计院为啥现在越干越穷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行业自己造成的。
01 行业没底线
你见过哪个服务行业是倒贴钱干活的?哪怕是按摩店的小妹子,都知道服务了就得收钱。
可在建筑设计这个行业,钱不给也能有大把人来为你服务。
现在一个小项目,招标能引来上百家设计院,投标成本加起来都超过项目本身的收益。如果设一个机制,投标要交1万元手续费,那招投标本身就是一桩生意,稳赚不赔。
你想想,业主看到这么多设计院像舔狗一样,设计的地位和价值岂不是一落千丈?
02 市场环境变了
现在一个简单的小项目都要考虑海绵城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能源、碳排放等一大堆新名词,光专项就得好几个,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可设计费不仅没涨,还越砍越低。
没办法,设计师只能身兼数职,为节省开支只能什么都要学,又当爹又当妈,最后拿着跟刚毕业差不多的工资。
还有后期服务的设计费尾款压得太狠,动不动40%,但后期服务越来越变态,一周去现场几次,差旅费都自己出,公司说没回款不报销,可项目哪个不是三五年?万一遇到恒大这种,自己掏钱背锅,那不是亏大了吗?这些事儿天天上演,你说这个行业还能赚钱?
03 行业门槛太低
现在开设计院比开个奶茶店都容易,找个有资质的大院挂个名,租个办公室,拉几个刚毕业的小孩,一个设计院就开起来了。你说这不是把行业往死路上带吗?
国家要真能杜绝挂靠模式,这个行业也许会清静很多,一个杀猪的只要有钱就能当设计院院长,设计院模式就像缅北,不管你啥学历,这么低的门槛,想赚钱太难了。网约车还要双证呢,设计院这种密集型产业居然傻子都能进来,可笑不可笑?
年轻人进这行,简直就是上了贼船, 学历再高也没用。
而且这行现在完全是个青春饭,干到35岁,不是转行就是转岗,要么就是被迫"创业"。
有人说这是行业周期,熬过去就好了。我想说,周期是周期,但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以前那批人靠房地产吃香喝辣,现在房地产萎缩了,但行业积累的问题都爆发出来了。
年轻人别指望能混出个名堂,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最后奉劝想进设计院的年轻人:要么趁早转行,要么就把设计当副业。
不然到四十岁,你会发现自己既没存款,又没积蓄,还得供房贷。
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进来容易出去难,慎重考虑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