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卫健委喊话在编不在岗人员:5天内返岗,否则开除、取消编制……
近日,一则关于某县卫生健康系统在编不在岗人员限期返岗公告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公告中提到当地两家卫生院有两名在编人员无故擅自离岗达15天以上。
公告显示,根据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该县卫生健康系统相关单位已于2023年9月下旬至2023年10月上旬间先后两次向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了限期返岗告知。
此次的整改可追溯到2021年该省印发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指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通报强调,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组织开展“吃空饷”和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
11月19日,据南方都市报,当地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事件已处理完毕:其中一人返岗,另一人自行辞职。对于离岗人员是否正常拿工资,工作人员表示“要看单位人事那边。”
多地清理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
在编不在岗为何屡屡发生?
记者注意到,其实多地卫健部门此前就已经明确对在编不在岗人员的态度。
根据湖南省政府办公厅2021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必须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严禁挤占编制和违规借用人员,对于长期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则予以清退。
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西北某省一家基层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一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因素,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对不高,因此会有一些人选择“躺平”或者另谋出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会选择长期脱岗。“如果单位不主动辞退,他们也就不来,当然这种情况多数是不会给发工资,或者只发非常少的工资的。”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医疗机构出现在编不在岗人员的情况虽然并不普遍,但是也并不能说有多罕见,“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概率会发生此类情况,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离开也很正常,卫健部门定期统计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进行人员重新统计梳理,也是正常维护行业规则的做法。”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此类现象的发展趋势。“如果一个地方出现医护人员在编不在岗的情况过多,那就应该引起重视,是待遇不合理,还是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需要对症下药。”
清理“在编不在岗”,
更要找准背后原因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一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选择“躺平”或另谋出路,往往与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等现实困境有关。在面对生活压力和职业发展的双重挑战时,“在编不在岗”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单纯依靠纪律处分和开除手段来解决问题,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在编不在岗”的问题,还需从改善公职人员待遇和职业发展环境入手。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提高公职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全心投入。另一方面,也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激励机制,为公职人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成长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归属感。
当然,改善待遇和发展环境并不意味着放松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要求。相反,在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对于那些确实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人员,必须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回到某县卫健委的公告本身,卫健部门定期统计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进行人员重新统计梳理,也是正常维护行业规则的做法。相关部门不妨以此为契机,深入剖析“在编不在岗”现象的根源,并拿出更加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也给予医护人员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在编不在岗”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在强化纪律约束的同时,更应注重从待遇和发展等角度入手,为公职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医学检验沙龙、大皖新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爱济南客户端
🌟星标、点赞、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文!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课程合作、项目推广、赞助商
请联系王老师13156106810(微信同步)
课程推荐
热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附解读)
•关于2024—2025年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的通知
•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附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急诊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的通知及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