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好新时代学校辅导员队伍,精准赋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1月13日,学校举办了2025年首期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为辅导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开拓思路、共同成长的新平台,也为推动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辅导员老师们的独家心得~
01
肖灵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
参加此次学校举办的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我受益匪浅,深感学生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场专题讲座各有侧重,但均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国权老师首场讲座让我意识到,新时代辅导员需思维革新紧跟时代,话语更新与学生“双向奔赴”,创新方法打造特色品牌。于洋老师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出发,分享名师工作室经验,为提升职业能力提供借鉴。寇玉达老师聚焦网络赋能,从多维度分析网络育人新思路,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指明方向。
此次培训指引我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专业素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贡献更多力量。
02
农玲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
为期一天的培训集结了三场高质量的精彩讲座,我收获颇丰,深刻感受到辅导员工作的艺术和魅力。
一是理论武装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次集训聚焦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大幅提升了自身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思路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在向优秀辅导员看齐的过程中我备受鼓舞,深刻认识到敢想才能敢干,敢干才能干成。三是能力本领得到进一步提升。授课教师均是优秀的专家“大咖”,他们全面剖析了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各个环节,解读学习答题技巧,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带领学院学工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目标迈进。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发展需要,善学新知识、新理论,善用新技术、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03
新闻传播学院
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发关键。会议强调要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这与培训内容不谋而合。
2025年新闻传播学院将持续推动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善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实践,打造学院特色网络思政品牌;提升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及时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理性发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全方位提升学院学生工作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04
体育学院
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必要性,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以学促干,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增强本领和能力,才能做好学生工作。一是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刻领悟党的教育方针,把好育人方向,才能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事物,与时俱进了解新时代人才需求,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适应新形势育人环境,才能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多思考总结、多走出去学习交流,找到自己的短板、不足和差距,向前辈学、向榜样学、向先进学,学理念、学经验、学做法,不断完善学生工作制度和方法,才能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05
尹秦
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
学工办副主任
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我对学生工作的理解,更为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激发了我对提升自我的强烈渴望。
在培训中,我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我认识到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我将更加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高校辅导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06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学工办副主任
在本次辅导员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中,三位嘉宾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辅导员工作方法、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此次培训不仅有高度,有温度,还极具实操性,为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
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不是单向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和学生实现共同成长、双向奔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室组建等都可以成为个人能力提升的平台。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思考、主动作为,探索多元化的工作方式,从中总结经验、凝练特色,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以更具创新性的方式,用心用情围绕学生发展、关照学生成长、服务学生生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07
新闻传播学院
学工办副主任
在党委学工部的精心安排下,我参加了此次辅导员培训,培训内容实用性强,从日常行为管理到网络思政育人,从工作方式方法到谈心谈话技巧,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本次培训让我对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有了更深入和清晰地理解与认识,并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下,学生思想教育及辅导员工作也要有新思考、新举措、新成效。要准确把握与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做到 “立德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要善于倾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学生身边的知心人;要善于严慈相济、冷暖相宜,做学生身边的暖心人;要善于发现问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学生身边的引路人。
08
电子信息学院
学工办副主任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直击辅导员工作核心。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剖析了新时代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热情,革新思维,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学生需求,用鲜活且具内涵的话语传递思政理念,通过创新方法打造专属育人品牌,与学生实现 “双向奔赴”。
辅导员不仅要让素质能力大赛成为个人能力的试炼场,更要将其作为推动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还可以依托工作室建设提升育人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在大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深受网络影响的当下,辅导员必须顺势而为,借助网络平台创新育人方式,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未来工作中,我将把培训所学融入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创新为驱动,探索更有效的育人方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09
胡赛尼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专职辅导员
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我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工作6年的辅导员,因工作的繁复、自身的工作节奏等原因,我时常倍感迷茫。而此次培训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刘国权老师对辅导员工作的规划、于洋老师对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推动思政教育的思考、寇玉达老师对学工团队协作与网络思政育人的实践,条理清晰、铿锵有力,既助自己成长,又带动团队发展,值得我学习。
通过培训,我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了新认识。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独立与自我意识,但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工作带来挑战。辅导员需具备良好综合素质。首先,过硬思想政治素质是首要条件,高尚品德示范者才能成学生典范,感染教育学生。其次,需丰富学科专业知识。知识信息传播加快,学生知识面广、获取途径多,辅导员要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丰富工作内容,要有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增强教育针对性与说服力。再者,要具备教育科研能力,要边学边研边实践,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形成自身独特的辅导员工作体系与经验。
10
新闻传播学院
专职辅导员
在此次辅导员培训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专家们的精彩讲授与专业分享,我不仅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专家们关于辅导员工作室和班级建设的工作经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首先,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通过工作室的交流与合作,我能够与其他辅导员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并从专家的指导中汲取智慧。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也认识到,班级建设不仅仅是管理,更是服务。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满满,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辅导员。
11
新闻传播学院
专职辅导员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三个方面收获颇丰:一是讲座分享的“线上”“线下”阵地工作经验、工作室融通工作法等经验方法,为我开展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式,帮助我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从榜样身上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此次培训令我深受鼓舞,看到了优秀辅导员们不仅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超高的育人实效和工作业绩,更是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的榜样,为我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三是各位优秀辅导员的经历分享,让我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高校等各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支持认可,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也更加热爱这份职业。
12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专职辅导员
2025年首期辅导员专项培训为开展好今年的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与借鉴。培训涵盖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要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经验、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实用技能以及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特色方法。
通过参与此次培训,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储备,更有助于我提升专业能力。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未来,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助力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工作实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优秀引路人,不断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3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专职辅导员
1月13日,我有幸参与了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几位“最美辅导员”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此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深化了对辅导员初心和使命的认识,提升了个人工作技能与素养,开拓了思政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整个培训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育人的工作,更要做好育己的计划。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培训中,刘国权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辅导员在学校的存在感,决定他学生的需求是否能落实”。未来,我将以这句话为指引,努力向着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的目标去奋斗
14
太平园书院 预科教育学院
专职辅导员
感谢学工部倾心倾力组织一线学工辅导员队伍参加2025新年首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让我们感受到一次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的高质量学习体验,为我们今后的学生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具体来讲,此次培训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与全国名师级辅导员之间的差距,明确了今后需要提升的工作方向。
15
太平园书院 预科教育学院
专职辅导员
参与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充电,更是一次心灵与视野的洗礼。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如同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辅导员工作的深远意义与崇高使命。
刘国权老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洋老师分享的大赛经验和工作室建设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激励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寇玉达老师聚焦网络赋能辅导员工作创新,让我认识到网络思政的重要性,开拓了网络育人的新思路。
回归工作,我会将本次培训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中,努力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育人成效。同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向榜样学习,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为学校、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往期回顾
▲西南民族大学各学院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成果展示
▲博采众长拓视野 交流借鉴谋发展 | 学生工作部2024年调研活动纪实
▲“资”润梦想,“助”力远航|2024年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回顾
图文 | 西南民大微学工
排版 | 冯越茹 王子怡
责任编辑 | 彭瑶 陈雪龄 郭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