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共答,以担当之姿迈向2025丨校长王永强在学校2024年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上的寄语

文摘   2025-01-18 18:46   四川  
同题共答,以担当之姿迈向2025


校长 王永强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夜星光璀璨、宾朋满座,我们齐聚一堂,以饱满的热情,喜悦的心情,共同见证这场属于全体民大人的年度盛典!共同迎接美好的新年!
2024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校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实干笃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年,我们的铸魂育人工程更加深入,落实铸牢主线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深入人心。这一年,我们度过了很多难关,这里有泪水,有汗水,更有欣慰,每一个奋斗的民大身影,每一个拼搏的民大瞬间,都凝聚成今日的璀璨星光。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值此之际,我提四个问题希望我们全体民大人共同思考共同回答。




一、民族复兴,民大何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高等教育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一代又一代民大人深耕于祖国的大西南,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展现了民大担当、作出了民大贡献。我们西南民族大学最鲜明的办学特色就是“民族”二字,这个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少数民族。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西南民大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贡献在哪里?我想,这是需要我们回答的第一个时代命题。




二、强国建设,民大何为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强国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高等教育即是基础工程,也是战略工程,已经成为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学科架构、发展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何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精准把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如何加快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如何在强国建设中做出民大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三、落实铸牢主线,民大何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更是我们民族高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守住这条生命线,我们就守住了底线,守住了阵地,守住了发展的基础。如何破解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困难和挑战,如何系统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切实将学校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高地,以自身之贡献服务铸牢之所需,以自身之奋斗建设成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第三个问题。




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我将何为
经过7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科专业结构、需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队伍以及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成为管理型专业性人才?我们的教师如何能够展现一流的专业水平和爱生如子的育人情怀?我们各位青年学生如何能够真正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刻内涵,如何兑现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因为高质量发展需要每一个链条、每一个环节都能经受得住现实的考验。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第四个问题。
西南民大是了不起的,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曾经做出过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们西南民大培养的学生是了不起的,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在祖国大地在各行各业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奋斗的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名民大人,有志气、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只要我们能够凝心聚力、同题共答,西南民大一定会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伟大。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走过2024,跨入2025,催人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等待我们的是共同布局谋篇,共同创造美好未来。最后,让我们把最真诚的祝福献给我们深爱的祖国,献给我们热爱的西南民大,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西南民大再创辉煌!祝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新年快乐!
谢谢大家!



END

往期回顾

班导师说 | 苗峰:做一名时代的筑梦者

回眸 聚力 向新程丨解锁2024年学生工作十大亮点!

班导师说 | 常凌雲: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排版|李雨宸 郝玉琪 王美然

责任编辑|彭瑶 陈雪龄 郭惠


西南民大微学工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方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