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徐安黎:
在思索与执笔之间,洞见广袤天地
陈徐安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2级法科特班硕士,导师为沈伟教授。攻读硕士期间在《国际经济评论》《证券市场导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学报》《财贸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民法院报》等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或录用论文十余篇,多篇文章获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转载。曾获“第二届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法治论坛”征文一等奖、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2024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等数十项学术竞赛奖项。未来拟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与法学写作的初遇
Q
您是如何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的?是什么样的经历或契机促使您选择在这个领域深入发展?
陈徐安黎:我的学术道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我对不同职业尝试后的选择、个人能力的匹配程度,以及导师的建议。
在个人发展方面,我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设限,而是保持动态调整的心态。当我刚刚进入凯原法学院时,我的初衷是补足短板、努力向优秀的同学们看齐。很荣幸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我的导师,他对我的指点和帮助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对我后续走上学术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沈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是我的恩师,他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我们很多值得终身铭记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自我提升和发掘自己的潜能,在课堂上,沈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多尝试,多读多思多写。在他的指导下,我尝试与老师合作进行一些论文研究,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学术研究中能够获得较强的成就感,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学术写作过程中,我逐步明确了自己读博的职业计划。我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将实务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为我认为学术研究和实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脱离了实际案例,学术研究将无法立足;同样,面对复杂和疑难的案件,仅凭实际操作经验而缺乏理论工具的支持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处理新型案件时,由于缺乏既定的裁判标准,更需要借助理论工具来指导实践。因此,我希望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现更全面的职业发展。
Q
您能分享一下您第一次尝试论文写作的经历吗?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陈徐安黎:我第一次发表的论文是以供应链安全为主题的,因为在选题之前我对于供应链安全这一话题不太熟悉,之前也没有从事过国际法相关的学术研究,而且相关领域的研究当时比较空白,所以我最初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主要源于无法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去研究这一话题,既有知识积累的不足使我无法迅速捕捉到问题点。
因此,我首先阅读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同时,我尝试将这个新题目与我已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并大致寻找到了研究这一话题的方向。在初稿撰写的过程中,我采取了法律人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即涵摄法。将“供应链安全”作为一个更为宏观的“案例”来处理,作为分析的小前提,同时使用法律规则框架作为“大前提”,结合最新的立法动态来理解供应链安全。以涵摄的思路作为研究的初步方向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当时这一话题缺乏法律适用研究,对于在国际法层面如何理解供应链安全还没有比较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以现有框架为基础进行研究可以提供知识增量;二是,在规则层面尚未厘清的情况下,从法理层面或治理层面进行研究需要更强的宏观视角和驾驭能力,对于作为学生的我而言还比较困难,容易导致行文显得过于空泛,研究成果无法落到实处。在思考之后,我决定从我熟悉的WTO规则入手,将供应链安全法进行类型化讨论,并将其置于WTO规则框架下进行探讨。
我认为我的第一次正式的学术写作虽然起初有些困难,但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补齐我的知识短板,且运用了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如法条解释、类型化思维等的基础上,我得以比较顺利地确定研究方向,从而成文。
学术写作的技与艺
Q
在硕士期间,您在国际经济法、民法、经济法、行刑交叉等多个领域都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您是如何获得写作灵感的?
陈徐安黎:我认为兴趣在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写作的灵感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当我参加讲座、阅读书籍或文章时,可能会对特定问题产生一个独特且我认为有价值的想法,从而让我有深入研究的动力和渴望。例如,我在修习《金融刑法》课程时,每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思考和反问,在这一过程中,我对于老师提出的与内幕信息重大性相关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梳理,并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了解背景知识,形成和修正我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对于相关问题,我也积极与导师和任课老师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观点,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我的很多学术论文的灵感和初稿都是源自课程的论文写作任务。如果对某个领域或课题感兴趣,我建议应该投入精力,认真完成课程论文并积极向老师请教,这也是检验自己学术能力的机会。
此外,如果遇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我认为不需要以研究方向为由进行自我设限,而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从宏观上看,法学研究本质上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具有相似性的,尽管各个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话语体系,但不同研究领域之间仍存在共通性。虽然深入特定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快速了解现有成果和研究思路,但这并不是实质性的差距,对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文献阅读等方式弥补知识欠缺。
Q
对于已经有很多研究或者已经形成了主流观点的课题,应该如何获取新的灵感?
陈徐安黎: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针对当前各学科的热点话题,例如人工智能、反制裁等热门话题,如何探索出新的研究成果。这可能是学术研究者需要一生思考的问题,我只能简单地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谈谈浅见。
首先,我认为研究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之上,至少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识别研究中的空白和问题所在。其次,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在阅读他人论文时,重要的是要反思论文的大前提、小前提以及其中的逻辑链条是否存在问题。即使是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可能在内部论证逻辑上并非无懈可击,仔细审视仍能发现一些细微的问题。阅读高质量的论文并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借鉴论文研究的方法,作为日后研究其他问题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探索这些观点中存在的漏洞,试图进行补充或提出新的见解。
从论文中学习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素材和选题思路是一种深化和修正的过程。社科研究更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纠正和改进。有句有趣的话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很可能是因为你读的书还不够多。这句话对我来说非常贴切,每当我自认为有一个全新的想法时,经过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或多或少已被他人提出。因此,需要时刻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对既有的观点和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并从中汲取养分。同时,对于自己的灵感和新的见解,需要注重比较与既有观点之间的差异,并评估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新观点确实在某些方面有所提升,那么这些就是值得探讨的要点。
在某些领域可能可以借助跨学科的思维,尤其是针对当前数字法学相关的研究,掌握与之相关的理工科知识、经济管理学知识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但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术背景,对于热门领域的研究,跨学科研究方法可能为青年学者提供了突破的机会。
Q
您是如何筛选、阅读和整理相关文献的?
陈徐安黎:文献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基础阅读和针对具体问题的深入阅读。第一,基础阅读。其目的在于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增加个人知识储备,这并不必然与最终撰写的论文直接相关。在这一阶段,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泛读。第二,针对已经开始写作的具体问题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小问题,通常已有相关研究或可利用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时摘录对研究可能有帮助的内容,以便后续查找。
对于基础阅读的文献,应关注几个关键指标:发表时间、被引次数和发表期刊,有助于快速寻找到合适的文章。首先,应优先阅读最新的文献,因为它们往往包含文献综述,概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学界对该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避免自己后续滞后或者重复。其次,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章通常代表了学术界的通说或主流观点,无论其是否最新,都值得了解。最后,发表的期刊也很重要,应避免引用质量不高的期刊。通常,建议优先阅读法学领域权威期刊的文章,同时也可以关注细分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其他期刊。
选择文献是一个依赖于经验的工作。当阅读过大量文献后,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字数,对文章的质量进行大致判断。在研究初期,阅读十几到二十篇最新的、被引次数高的文章,可以对整个研究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可以进一步探索相关文献。在文献研究过程中,如果最新的发表文章中有综述性文章或包含综述部分,应优先阅读,因为这有助于形成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认识。了解目前的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后,再阅读一些细分领域的文章。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阅读专门关于人工智能立法的文章,了解现有观点和批判。在对整体观点有所了解后,再深入研究细分领域,如侵权、合同或安全风险等细节性的问题。如果对某个细分领域特别感兴趣,也可以直接阅读相关内容。
Q
请问学姐如何从外国文献中获取灵感?
陈徐安黎:在研究过程中,从外国文献中吸取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域外文献通常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法理和治理层面的探讨、规则建构层面的探讨以及具体外国法解释层面的分析。这些文献中,法理层面和规则建构层面的讨论通常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制度借鉴。
但是,在借鉴国外制度时,需要具有中国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考虑相关的外国法规则或理念在其本国法律体系中的运作框架和制度背景,才能判断其是否适合引入中国。其次,需要具备中国的问题意识,关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点。例如,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法律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与其法律特色、政策导向甚至经济学理念有关。因此,我们要考虑借鉴的内容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嵌入现有的法律体系。
Q
学姐如何理解论文写作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陈徐安黎:数据分析方法是一种研究的工具,不是研究的目的。从我的视角理解,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时,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实证分析不仅仅是为了收集数据,还是为了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与传统的社会学等学科的实证研究相比,法律人的实证分析应更加关注问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实证分析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来处理大量数据,提高研究效率,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学习。
在实证研究中,可能会遇到与现有学术观点不一致的结论。这种情况实际上提供了新的研究机会,可以探讨司法实践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Q
在您看来,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要素?
陈徐安黎:首先,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首先必须提供充分的知识增量,不能是简单的复制,而应包含作者自己的学术贡献和创新点。尽管创新点不要求多,但论文至少应在某个方面提出新的见解,这些见解应具有价值。其次,一篇好的论文应对现有观点进行全面回顾,不能仅仅自说自话。学术研究是一个在学术共同体中进行交流的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与其他学者进行互动。无论是回应、赞同还是反驳他人的观点,至少应该了解这些观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典型的观点,如果未能进行回应,论文可能会给人一种闭门造车的印象,即研究者似乎忽视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这是不可取的。此外,论文的内部论证结构必须严谨。论文实际上是一门论证的艺术,需要严谨的逻辑加以支持。对于他人的论文,我们有批判和反思的空间,对自己的论文更应该如此。作者应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论文,思考别人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哪些地方可能站不住脚,并在提交审稿前先行完善。
Q
您的许多研究涉及法律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尤其是在供应链安全、投资法、劳动法等领域。您认为您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实践有哪些现实影响?
陈徐安黎:我很难评估我的研究对实践领域会产生何种影响,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对法律实践产生有益帮助应该是每个学术研究者的梦想,作为青年研究者的我还远远没有资格谈论这个问题。从我的观察上看,学术研究的现实影响可能存在两种路径。
与法解释学相关的论文可能会对法律实务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例如,我发表在《人民司法》和《人民法院报》上对司法实践进行探讨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归纳了裁判的思路,并对裁判思路进行了法解释学的探讨,被多个法院和律师事务所的公众号转载,可能可以为以后的类似案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实际上,这部分问题很多来源于我在实习期间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实习的当时缺乏通行的法律解释或权威性的案例,我的论文希望对于这些不统一或不明确的部分进行分析,如果后续的司法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相关研究可能有所帮助。这也是我个人进行学术研究的理念之一,如果要进行面向中国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应当首先关注中国的法律实践,了解实践中案件的裁判方式,不能脱离现有的规则,对裁判思路进行梳理对于实践也是很有帮助的。
而将学术研究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对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也能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研究动力。针对一些宏观的法理学研究或者法政策研究,其实践价值更多在于形成法律共识,或研判法律发展的未来趋势,虽然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司法实践或者案件裁判,但也会对国家整体法律发展和涉外法治等领域产生间接影响。
科研途中的苦与乐
Q
您在科研或论文写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陈徐安黎:在科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从“零”开始研究一个新领域的情况,这个时候如何将既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相融合是一个关键问题。
我认为,研究首先应从个人擅长的领域开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应优先在自己熟悉的法律领域内开始研究,然后再逐步扩展。如果一开始就尝试研究难度高且新颖的主题,可能会导致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因此,首先需要巩固自己的知识背景。如果短期内无法深入了解某一领域,我建议不要急于进行深入研究,而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熟悉度。
以人工智能生成物为例,最初的研究视角往往从著作权法等最直接相关的法律着手,随后逐步扩展到竞争法,最终可能涉及到更广泛的跨学科研究。这是一个逐渐在研究领域内扎根的过程。最终,每个人都会形成一个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问题。因此,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Q
在写作和科研过程中,有哪些让您感到快乐或满足的时刻?
陈徐安黎:应该是在学术研究中,论文或者学术观点被认为具有价值的时刻。论文能够得到发表也代表着一种认可和激励。此外,获得批评意见也是一种值得高兴的时刻,尽管有的时候批评意见可能比较尖锐或者带来拒稿的不利后果。但当批评意见具有启发性,能够提供新的思路时,这些反馈尤为宝贵。无论研究内容如何,只要有人愿意与你交流,你在学术共同体中就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很珍视每一次交流和反馈的机会。
Q
在科研和写作方面,有哪些必须掌握的技巧和心态?
陈徐安黎:在学术研究中,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自己的作品如何评价,都应首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研究,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他人的观点。所有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和学校老师传授的知识,都是经过了广泛的同行评审和认可的,也代表着学者们的积累,这些内容构成了研究的基础。批判性思维不意味着推翻一切,而是需要建立在熟练掌握既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遇到挑战自己研究结论的文章,不应选择忽视这些观点。相反,应当正面回应这些挑战,只有真正形成一套能够回应的逻辑,才能对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信心,确保论文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发表的论文不仅代表个人的学术观点,而且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不能仅仅为了发表文章而撰写未经详细论证的内容。面对批评的观点,应思考如何回应这些批评,或者至少明确自己的观点相比他人有何贡献,这是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
同时,研究生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认识到发表论文困难,拒稿是常态。即使是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研究的学者,也会经历时常被拒稿的情况,更何况是作为刚刚入门的研究生。因此,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改进,如果确信自己的论文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价值,更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相信自己的研究总有发光的一天。即使当前未能发表的文章,在未来一两年后可能也有机会发表,因此需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术探索中的冬季,坚持自己的研究价值,等待适当的发表机会。
给同学们的经验和建议
Q
学姐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职业规划上的建议吗?
陈徐安黎:我认为,在规划职业道路时,主要需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个人能力。这里的“能力”不仅指现有的法学知识或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精力投入所在。二是个人的家庭情况和职业规划。每个行业都有其特点,律师、法务、公检法系统中前期的投入产出和后期的晋升空间都有不同,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Q
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学术道路上前行?
陈徐安黎:我认为,兴趣是首要的。其次,在明确了自己的兴趣之后,需要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具备相关领域的能力,比如问自己是否会感觉枯燥或疲惫,是否能够持续产生新的想法。如果能力和兴趣都匹配,那么就应该尽早开始积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思考,明确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虽然一开始可以尝试不同的课程来寻找兴趣点,但最终应该选择一到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最大程度地转化自己的知识。同时,也需要考虑所选领域的发文的难易程度,不同领域的发文难度是有所不同的,需要对此做好考虑。
Q
学姐的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有无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陈徐安黎:首先,紧跟教师的思路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其次,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做针对性准备;第三,选择志同道合且有上进心的搭档也是很重要的,我在硕士生期间遇到的室友和好友正好与我同一组进行学习汇报,在这个过程中互相鞭策,互相帮助,对我也是非常大的提升。
Q
请问在进行多线程的任务中,有没有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有什么有效的解压方法?
陈徐安黎:进入学校后,我每天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的期望。例如,在与他人合作撰写论文或参与团队比赛时,我感到有责任确保自己不拖团队的后腿。这种责任感构成了外界压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个人的期望。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如论文投稿过程中的多次拒稿。并非所有投稿都能顺利发表,而是需要经历可能数次甚至十几次的拒稿,以及对论文的多次修改,才能最终有成果发表。在这些过程中,尤其是当付出的努力似乎看不到回报时,会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解压方法上主要有二。第一,在没有看到正反馈的时候,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非常重要。要始终相信自己正在不断进步。只要感知到自己的进步,压力就会减轻许多。毕竟,最终投资的产品是自己,关键在于如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好的人。第二,通过交流和分享,可以获得支持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例如,与学长学姐交流,分享自己的苦恼,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你所面临的压力在同龄人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学长学姐可能有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帮助。
采访与撰稿:刘苏文、周雨桐、桂子涵
排版:卫秀娜
审核:詹韫如、段紫馨
责编:江辰子、张嘉欣、陈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