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选址于深圳市光明区虹桥公园片区内,周边植物茂密,群山环绕,自然条件优渥。鲜艳的空中步道犹如一条红色飘带在山间环绕,为公园注入了动感与活力,也为“日熹阁”与“月在庭”的设计提供了独特语境。
这两栋建筑是公园入口区的重要公共配套建筑及标志性门户, 作为虹桥公园二期项目的一部分,光明区旨在为公园提供有别于公园内其他运动设施,希望融合文化、艺术和休闲功能的特色小型公共建筑综合体。这是一个有很大挑战的项目,如何不抢“红色廊桥”的醒目,策略性呈现其建筑独特标志性;同时,自然与景观作为场地的最大资源,如何“物尽其用”也是设计的出发点和最大挑战。
© 张超
日熹阁
日熹阁原来定义为公园管理用房,项目占地 664 平方米,是个在自然坡度上直径 30 米的圆形用地,也是虹桥公园入口区最近的配套建筑用地。前有开阔的湖面和标志性虹桥,后临京港高铁与广深港高铁两条铁路,拥有绝佳的景观视角和交通条件。面对场地自然坡度特性与建筑红线的限制,采用了圆形空间布局。通过巧妙的路径设计,将公园流线与建筑内部功能有机融合,公共活动空间、书吧等区域紧密相连,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与观景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场所。
日熹阁、月在庭场地位置关系 © 南沙原创NODE
© 张超
© 张超
勒·柯布西耶 卡朋特艺术中心 © 图源网络
体量与流线分析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爆炸图及各层示意效果图 © 南沙原创NODE
结构、空间、表皮与景观
模型 © 南沙原创NODE
结构与空间
整体建筑结构是下部混凝土结构和上部钢结构的组合结构体系。
架空层方案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结构示意图 © 南沙原创NODE
大跨度拱板施工现场 © 南沙原创NODE
© 张超
地面层的三个混凝土立柱顺延至首层,成为三个V形钢结构组合柱,这不仅有效支撑了上层结构,还为首层和二层的半透明立面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和视觉机会。
日熹阁方案剖面 © 南沙原创NODE
© 张超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屋顶空间设计为全开放视野,访客可全方位无死角地环视周围景色,尽览公园及远山的自然风光,为整体空间体验增添一份开阔与自由的感受。
灰空间:立面厚度
© 张超
© 张超
© 张超
小结
日熹阁在圆形场地的限制下,建筑通过功能叠加的方式巧妙布局,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效地组合。由于结构和材料的差异,各层的层高有所变化,既改变了每层的视觉效果,也带来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多样性,还在有限的圆形场地中展现了建筑的独特韵味和美学体验。设计试图在有限的场地上充分利用四维时空,通过“建筑散步”(Promenade Architecturale)的立意,让建筑内部的空间顺应自然景观,在不同高度及功能之间发生交替、切换和变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空间探索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
月在庭项目占地约 3700 平米,原场地为 BMX 自由式运动场用地,后政府根据公园内整体文化与体育功能差异配置的原则调整为对公众 24 小时开放、建筑面积 300 平米的艺术驿站,结合了小型艺术展示空间、咖啡茶室和简易驿站的便利功能。
© 胡康榆
设计灵感 © 图源网络(左)南沙原创 NODE(右)
月在庭场地原状高差示意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功能流线 © 南沙原创NODE
景与观的流动性
月在庭地面层平面方案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剖面方案 © 南沙原创NODE
© 张超
© 张超
© 张超
© 胡康榆
© 胡康榆
© 胡康榆
© 胡康榆
清水混凝土
如何通过材料与结构的可能性去营造空间的纯粹感和流线的连续性,是本设计的关键。经过多轮结构选型、材料与供应商的比选,还包括分段预制混凝土拼接等方案,最终选定了一次性浇筑的清水混凝土。这一材料以其自然质感与独特肌理,与周围岭南荔枝林的景观和谐融合,展现了建筑对质朴与细腻之美的追求。设计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保留了建筑的简洁质朴,又在有限空间中创造了极具表现力和层次感的视觉效果。
© 胡康榆
© 胡康榆
选材、打样现场 © 南沙原创NODE
室内线性藏灯效果图 © 南沙原创NODE
© 张超
© 张超
远眺那条热情似火的红飘带,“月在庭”却以灰色的沉静淡然矗立其中,仿佛在城市的喧嚣与活力中提供了一处安宁的栖息地。作为一个艺术驿站,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空间,它承载着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设计灵感源自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以及对当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内心渴望宁静的感知。建筑布局的流动性、材料的质朴感,希望“月在庭”能够成为繁华城市深处的一片净土,如诗中所述,凝聚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境。在这里,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宁静、内敛的力量。
© 胡康榆
“日熹阁”与“月在庭”的设计在自然与建筑之间尝试去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两座建筑通过简洁的体量与流动的视觉、身心体验,探索了人、空间与自然之间的全新互动方式。设计将南方特有的“轻”与开放的“融”结合在一起,不仅提供了开放的驿站,更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汇的场所。低调的灰色、简洁有进深感的立面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始终让色彩热烈的虹桥成为突出的视觉焦点。
“一方一圆”、“一放一收”、“一刚一柔” 互补差异化的空间张力, 让造型稳重的“日熹阁”与形体流动的“月在庭”在公园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互呼应。呈现出开放与包容、收纳与引导的双重特质。流动的空间、立体的园林、举重若轻的存在,体现了设计中的轻盈感与内敛之美,吸引着人们穿梭于交错的路径中,感受自然的独特魅力,呼应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未来。
日熹阁、月在庭区位首层总平面图 © 南沙原创
后记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日熹阁地面层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一、二层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屋顶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剖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日熹阁墙身结构大样图 © 南沙原创NODE
金属穿孔板表皮构造 © 南沙原创NODE
金属穿孔板表皮构造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地面层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地下层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屋顶层平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剖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剖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剖面图 © 南沙原创NODE
月在庭体块生成过程 © 南沙原创NODE
主创建筑师:刘珩
设计团队:
日熹阁:刘珩、黄杰斌、史华熙、吴义娟、庄蔚航、李帅
月在庭:刘珩、黄杰斌、陈彦霖、孙嘉奥、吴义娟、庄蔚航、黄国良
项目建设方:深圳市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结构顾问: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张准、蔡研明、许悦
建筑、景观、室内顾问:陈振华、陈锋、张再明
施工图设计: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
室内施工图设计:深圳三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华侨城光明(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方: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清水混凝土施工单位(月在庭):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摄影师: 张超、胡康榆、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
编辑 陈诺
排版 陈诺
*本文内容来自建筑事务所
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转载与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