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超英
总建筑面积约 31 万平方米,而用地 4 万平方米,容积率约 5.1。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让医疗建筑低下来”的基本原则,塑造舒适尺度感的同时,提高垂直交通运输效率。
轴测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杨超英
© 杨超英
© 杨超英
结合城市交通及周边居民区的述求,形成塔楼前后错动的单层四单元布局,裙房满铺模块化诊疗单元,上下植入光庭形成最终尺度适宜的规划方案。
方案生成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方案分析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为提高医疗建筑特有的效能需求,建筑的整体框架建立在水平主交通与垂直主交通立体叠加的主干结构下,再镶嵌各种相互独立又相连的诊疗、住院功能模块。形成从上至下最短路径的流程升级。
立体交通骨架系统分析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杨超英
© 杨超英
人文内容的加入
儿童需要自由及释放快乐的空间,医护人员同样需要人文的环境。设计在建造秩序后又去打破重构基础框架,在裙房植入与医疗功能融合的公共等候空间、增加穿插在各个病房错动跨层的休息空间。
病房护士站色彩搭配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7层设备层设置整层架空绿化休憩空间,在用地局促的现状下,让使用者儿童有机会接触自然、感受到光照。
留下童年的记忆
儿童的世界是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光庭”及扩大的建筑表面,使自然阳光的引入可以提升舒适感。8种色彩交错充满色彩的立面设计减少了医院严肃的气氛。
塔楼立面色彩体系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每层不同的动物主题让孩子们燃起探索世界的动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减轻医疗活动的心理压力。
© 杨超英
© 杨超英
塔楼医疗街休息区-猫头鹰主题空间效果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建造的秩序生成
立面体系采用模块化窗系统。裙房为减轻近人尺度对人的压迫感,用模块化自动滴灌的立体绿化柔化立面。塔楼病房采用通风锥加隐藏式开窗的构造方式,达到安全目的同时让建筑显得简洁有序。
垂直绿化节点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杨超英
晾晒箱节点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结语
虽然再美好的医院也不能代替家,建筑师也不能影响任何医疗流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建筑为使用者提供的情感价值和优质环境,让里面的生活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总平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层平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三层平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十层平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立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剖面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塔楼休息区动物主题图 ©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董事、主创建筑师:杨为众
项目负责人:周杰,王琦
项目经理:徐蓓蓓,何江海
方案团队:李伟,张耘,夏翀,刘吴斌,沈俊余,毕岳菁,冯玮娜
建筑施工图团队:唐亚红,张勇,刘鑫琰,韩雪,丁晓春,谭力之,王永亮,叶江新,王昕荟,黄靖东
结构团队:苏意驹,张巍,张陶陶,成忠荣,杨春雷
机电团队:张静波,刘毅,吴强,刁海燕,王海岗,徐峰峰
室内团队:赵玉姝,张家宾,顾冰兰
合作设计方:Nickl & Partner Architekten AG
结构设计: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摄影师:杨超英,深圳市儿童医院院方,何江海
编辑 陈诺
排版 陈诺
*本文内容来自建筑事务所
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转载与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