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西岸梦中心,建筑师柳亦春做了什么?

文摘   2025-01-20 10:10   上海  

当一个长期致力于公共艺术文化类项目的建筑事务所展开大型商业实践,会交出怎样不一样的答卷?提及大舍建筑事务所和其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我们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项目是什么?龙美术馆?八万吨筒仓改造 SUSAS?艺仓美术馆?还是西岸艺术中心?……“文化”“艺术”是大舍建筑事务所设计项目的关键词,也是他们擅长并被外界所熟知的领域,而在去年 10 月正式对外开放的 Gate M 西岸梦中心项目中,大舍做了一次“不一样”的尝试 ——

原水泥厂鸟瞰 © 图来源于网络

改造后西岸梦中心整体鸟瞰 © 田方方

Gate M 西岸梦中心的旧址是曾经亚洲最大的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它的更新过程也见证着西岸的发展历程,随着西岸片区的逐渐成熟,其最初设定运营方向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由此也带来了规划设计的不断完善与升级。由大舍承担设计统控面积约 4.3 万平方米的梦中心北区商业地块,是在前一轮的规划与建设的基础上的再次改造设计。新的改造设计着重于公共空间的质量,首先将原规划中的沿江几个较大体量的建筑进行了分散化处理,在沿江横向展开和纵向叠加的建筑群中,形成了较宽的商北内街和二层较窄的平行内街,创造了更多的连续沿街铺面,以及更多的看江巷道和平台,营造了丰富立体的空间层次。沿江建筑的分散化也为后排建筑带来了更多的看江视觉通道,加强了这组建筑和黄浦江的关联性,构建了具有鲜明场所感的滨江公共性。

本次对谈中,大舍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和 ArchDaily 分享了大舍在 Gate M 西岸梦中心北区地块中采用的整体街区规划以及单体建筑的设计策略、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的全新业态模式以及对当下及未来商业模式的见解和思考。

© 田方方

© 田方方

Gate M 西岸梦中心的几个建设阶段?大舍是什么时候参与这个项目的?


西岸梦中心这个项目其实最早发起于 2014 年,那时由华人文化集团携手美国梦工厂、香港兰桂坊,发布了西岸片区的更新规划,并将项目命名为“梦中心”,最初曾邀请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做过整体规划、 the Oval Partnership 后来做了商业部分的规划和建筑设计、SHL 建筑事务所做了文化部分的建筑设计、华建集团上海院是总体实施设计单位。该项目前后时间跨度近十年,中间经历了区域城市空间总体统筹协调及开发需求调整,暂停了一段时间,而这个时间跨度也正是文化与商业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更迭变化的十年。2021 年,在疫情发展仍然扑朔迷离时,西岸集团联合华之门资本再次启动这个项目,对已经结构封顶并已完成部分外墙建设的整个项目着手进行更新和提升,以适应新时期新生活业态下的文化和商业空间需求。

西岸梦中心最初整体规划 - 概念模型 / 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 © 风语筑

大舍在西岸一直持续协助政府开发平台做一些前期战略研究,之前曾给龙华机场航站楼做过定位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图书馆”的策划研究,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但大家其实一直觉得西岸美术馆比较多,也许可以补充图书馆类型的文化空间让它的区域文化更丰满;期间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其实也一直面临搬迁,在西岸集团接手梦中心项目时,也曾想过是否可以结合示范区的画廊、艺术工作室的迁移等打造一个有着特别文化气息的滨江商业文化综合体,我们就又提前做了策划与设计研究,一是想着也许可以把那个没有实现的设计图书馆的概念带过来,同时或许也能把示范区的画廊、工作室迁聚在这里,作为一个新的商业类型下的文化地标。最初是选了当时的 9 号楼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与商业混合的设计中心概念,特别是根据现有建筑的情况提出了打散并规整原有较大体量、增加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很快西岸集团与华之门资本签约合作开发和运营这个项目,华之门也找了 MVRDV 建筑事务所共同探讨项目的更新设计,并将项目名称定为 Gate M 西岸梦中心。进一步的设计研讨中大家对大舍之前研究的公共空间策略都非常认可,大舍因而也就继续承担了包括 9 号楼在内的北区部分的商业建筑的更新深化设计,上海院也继续负责原来的总体施工图更新设计。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在北区内我们还邀请了合尘建筑事务所一起合作设计了 6 和 7 号楼的外立面及部分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其中 6 号楼的商业业态仍处于不确定状态,最近我们根据梦中心的开业情况,又策划了一稿 6 号楼内部空间公共化以及混合业态配置的可能,以增强它的空间活力,但仍在综合决策中。

© 田方方

项目从新建变在建,在建过程中又开始改造。能展开聊聊 9 号楼的业态吗?

9 号楼的业态策划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说。

第一个阶段在华之门和西岸集团合作前:

我们设想把这栋楼定位为一个以文化为主导的混合商业空间,并称之为“西岸设计中心”,是想展示新的城市发展背景下文化与设计如何可以进入具体的空间和产品从而产生商业的价值。当时做设计研究的时候其实很开心,想着未来也许最初的西岸文化与设计示范区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升级。我们从文化和商业两方面考虑了 9 号楼的业态:首先我们对这栋楼的定位主要还是一个文化项目,但很明显从空间上看江边的商业价值是最高的。综合考虑下来,我们把文化和商业结合在一起设计了一种混合业态 —— 设想在这里建立一个艺术与设计的聚落,把设计、产品、时尚、艺术机构串联在一起,附着在一个图书馆氛围的空间上,同时包括书店、画廊、设计品集合店、材料博物馆、轻型餐饮等业态。

原 9 号楼空间策划概念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第二个阶段是在华之门介入后:
由于 9 号楼紧邻黄浦江,景致非常好,视野也很开阔,从商业角度出发,觉得在这样的景观资源下再做文化赋能的空间有些可惜,因此在业态上希望做出调整。其实我们一开始也有这样的担心,文化赋能的商业空间的确是可以放在景观稍弱的地方,而让景观价值最大化。所以我们根据新的商业业态策划重新组织空间,但是保留了公共空间的改造策略,把商业和文化相结合的业态策略放大到整个地块,而不只是这一栋建筑上。

9 号楼调整后空间策划概念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业态发生了改变,设计上做了哪些变化?


梦中心的原设计,除了商业空间外还有很多小剧场,商业空间也明显带有 10 年前的商业空间思维,而最近这几年,尤其在电商和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商业空间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空间体验的身体性需求甚至超出了购物消费本身,商业空间的氛围和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策略性变化。在经过分析之后我们觉得既有的空间尺度和开放性不符合新型消费模式,因此首先提出了一个城市空间层面的设计理念: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户外公共空间。基于这个设计理念,我们在不能改变原有容量的前提下,把整个大空间体量打散并重新整合:
结构:
保留原方案结构柱,并适当根据结构的逻辑整理了楼面板,令其更规整适用;

改造前结构平面及轴测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改造后结构平面及轴测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没有延续原方案的异形体量,而是用矩形盒子母题叠加的体量构成营造出丰富的场所氛围,打造整体感和韵律感的沿江立面。

体量整合图解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动线:
动线上首先做了一个整合:将垂直交通及辅助空间进行集中布局,并充分融合新业态需求与消防疏散要求,将散布于室内的楼梯、电梯、卫生间及机电管井等设施进行合理归并;
在整合动线的基础上我们在二楼增设了许多户外平台,二楼平台结合着体量形成内街,未来可以和置入的沿街商铺一起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氛围,此外为了增强二层平台的可达性,我们设置了室外楼梯和扶梯;我们在三层设置了公共步道,针对三层各个方盒状模块间的空间连接,通过增设钢制平台与外挂钢梯系统等手段,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小体量空间的疏散难题;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室内封闭楼梯的设置,从而最大化地拓宽了室内空间的沿江视野,使得室内空间更加通透开阔。

动线分析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既有的内部型空间的建筑被重新设计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公共空间。

© 田方方

© 田方方

在建筑设计和现场施工遇到了哪些困难?


建筑设计本身没有特别复杂,主要的核心和难点是前期策略的确立:建立一个高密度化的立体公共空间;整体的施工难度也不是特别大,但是要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去“拆”和“补”,这方面工作比较繁琐,因为工期和投资的要求,最好不要在地下室重新补桩,因此多了很多“试错”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旦计算发现需要补强基础,我们必须马上更改平面的移动和扩张走向,上海院为此也付出了大量的看不见的计算的工作,但是为业主节省了时间和造价。

改造前场地总平面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改造后场地总平面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

商业建筑其实分为几个阶段,在完成建筑空间后,要开始招商,并根据商业进行室内设计,当然避免不了对外立面的改动,所以您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为未来商家在这方面“留有余地”?

立面设计的确也是基于商业建筑的可变性以及希望预先赋予一种“灵活性”的:首先这些新建的建筑是要与几个保留的工业建筑组合为新的整体,因为几个工业建筑是呈点状分散在场地里,所以实际是采用了在统一的基调上让原有工业建筑像是镶嵌在其上的做法。新的建筑立面采用了不同色彩与材质的块面组合,一方面适应和渲染这组建筑群的商业性和文化性,同时也原有水泥厂的保留建筑形成对比。
红色和绿色石材的使用试图把印象中上海的一些商业建筑的室内感翻转至室外,阳极氧化铝板则有更明确的时代感,其实开始红色、绿色和白色是打算使用马赛克的,但是现在的建筑外墙在规范上已经不允许使用马赛克了,所以我们把红色和绿色更换为石材,然后白色墙面就用了比较便宜的灰泥涂料和空心水泥砖,这样贵的材料和便宜的材料搭配也能平衡造价,而且这样的混搭拼贴处理方法也给未来店铺的店面装修带来更好的自由度,这个自由度在于,尽管每一家店铺都会想通过店面展示自身的个性,但是不同立面材料变化的做法让新的变化都会从属于这种变化,从而展现出一种整体的协调性与独特性。遗憾的是有些细节的地方材料交接还没做到足够好,现在梦中心虽然已经开业了,很多地方仍在完善,因为商家的进入也都多少会部分更改门面,灰泥涂料的部分也有更好的改装弹性。

© 田方方

© 田方方

大舍过往主要做的是文化类项目,当时做这个商业项目的时候会有压力吗?

压力也没有太大,因为最早是抱着未来可以搬过来的心态来做这个项目,所以还挺积极。同时这些年我也在思考很多关于建筑类型的事情,首先商业建筑和商业化建筑或建筑的商业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商业建筑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甚至比任何城市建筑的类型都要更鲜活,人们为什么愿意逛街?为什么“商业”二字有时会趋于贬义?我 2017 年时因为八万吨筒仓的改造被第一财经颁了一个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的“年度思想者”,当时颇有些心存顾虑,觉得自己和商业还想保持距离呢,咋就还领袖了?当然,很明显,“商业”和“商业建筑”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实相对于很多设计时功能不明的建筑,包括只是为了网红打卡的空间装置类的建筑,我觉得商业建筑反而是个实实在在的城市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建筑其实是一直要思考它和时代生活的即时关联的,当下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极具变化,体现在商业建筑上的变化也甚为明显,很多以前建设的超大规模的商场、shopping mall 正在面临空置化,商场里除了餐厅,零售业态急剧萎缩,某种程度而言,我认为这正是当代建筑空间需要关注的或者可以介入的新机会。

© 田方方

在外界眼里大舍主要做的是美术馆一类的艺术文化项目居多,但艺术和商业其实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大舍在做文化项目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运营策划方面的工作。比如设计美术馆,有时候不仅要设计空间,还要主动地去帮甲方策划任务书,研究空间定位,对接可能合作的展陈资源等等……这些都考虑到了才能把这个项目做好(笑)。同时也观察到现在很多商业项目在不知不觉会往艺术文化方向去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思考“文化型商业”这种复合业态的合理性,比如,美术馆和商业空间的边界在哪里?假如机构上有边界,那么空间上呢?所以在做梦中心项目的时候也会把一直思考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 —— 今天的建筑师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变化的时候,应该参与到哪个部分去?怎么让建筑师的工作可以更加积极主动一些?比如说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交互媒体导致人们的购物方式,乃至生活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城市商业空间的变化 —— 去传统购物中心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建筑师在看到这些变化的时候,如果碰到一个新的项目,是否能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去主动做一些空间配置上的转变?究竟是物理业态上的需求变化还是情感需求上的变化?大舍在这个方面的思考一直是积极主动的。我们扎根西岸做的很多城市空间策划、研究与实验,比如城市短期收储用地的合理利用等,其实很多也都没怎么公开。所以回到一开始的在做这个商业建筑时的压力问题,这是一个外部印象和内部思考的错位问题(笑)。


© 田方方

© 田方方

能展开聊聊您说的在美术馆项目中积累的“运营策划”经验吗?


在做美术馆项目时,往往面对的甲方在美术馆运营方面的经验都不太一样,所以很多时候大舍会根据自身的设计经验反向给他们出任务书,比如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这个美术馆需要多大面积?展览空间需要多少?储存展品空间需要多少?商业运营空间需要多少?……这些工作本应该要由专业运营团队来做,但经常变成需要建筑师主动去做这个工作,这也导致,业主会依赖于建筑师的项目经验来选择建筑师。

当然作为建筑师要设计美术馆,也必须研究全球美术馆空间的变化、中国美术馆空间的变化、中国自身美术馆的运营特色可能性等相关课题。于是会发现如果建筑师能够在设计前端就把握未来空间的构成和业态走向,那么在后期做设计时就会顺利很多,就不会始终处于被动角色。

很多甲方来找大舍其实初衷都比较简单,是希望我们做“好看”的建筑,希望建筑做出来有人打卡,提高它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这的确经常会导致对一个建筑外表的过多关注,但这个现象在建筑史上其实也一直是存在的。我个人是希望大舍可以做更多有思考的项目,可以想得更多更长远一些:从项目的具体空间设计,到它的运营业态以及这个项目对城市的贡献,乃至对建筑学专业的贡献。

在这个项目中有没有比较意外的收获,或是有趣的地方?


有的。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空间氛围是比较宜人的,所以就把巷道有意做窄,最后没想到巷道的狭窄尺度在视觉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巷道的狭窄尺度无形中把前方江面的宽阔感放大了。

视线关系分析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比如人们走到 11 号楼这边两栋楼之间的台阶时,透过巷道会感觉江面特别宽,有一种眼前看到的不是江而是海的错觉,不知不觉中便把这个场景和自己曾经在某些地方有过的空间经验产生了联系,比如阿那亚、悉尼、西九龙等等,所以大家都喜欢来这个地方“看海”,拍照打卡……这些在小红书上能看到很多,我一直在想用手机拍照然后社交发布这件事会被怎样的一件新的媒介出现而终止或取代(笑)。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您也提到,现在网上很多人称西岸为上海版的“阿那亚”。阿那亚的街道尺度一开始可能源自于向上海街道的学习,现在网上又有很多人返过来用它作为标签来形容上海的西岸,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


不管是上海的街道,我想可能是指安福路等地,还是阿那亚,以及现在的西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留给人们毫无目的闲逛的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很充足。人们之所以喜欢在上海的老街道逛街,一方面是因为老街道的尺度很宜人,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街道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密度极高,能够产生发现感。但是现在好多街边店陆陆续续关掉了不少,人们对那样的小店很喜欢也很怀念。阿那亚街巷的尺度和安福路武康路等地很相似,同时也开了许多有设计感的、有店主的文化情趣的、多种多样的小店,在那儿人们可以找到了曾经喜欢的、失去的或者未曾见到的有发现感的东西。现在在西岸梦中心,人们又重新体验了逛街的乐趣 —— 一种逛街的松弛感,空间的自由性。同时西岸又叠加了黄浦江这个全新的既是都市的又是自然的景观,因此当人们想要用一种熟悉的体验来形容这个崭新的空间时,忽然就有了“上海阿那亚”这样的标签。我觉得商业空间里一定要留足给人闲逛停留的空间,而且要是公共性的。人一旦停留,消费的欲望就出现了,我认为后疫情背景下,情感需求是巨大的,人们渴望松弛和自由感,渴望更户外、更自然的空间,这种感觉和商业空间的结合,肯定是未来商业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这个项目有没有什么比较遗憾的地方?

这个项目有两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1. 原来的工业遗存拆的有点多了。

2014 年的时候整个滨江的工业改造还没有完全开始,大家对于工业建筑到底要保护多少、如何更新的经验不如现在,所以在最开始的规划设计里,只保留了 5 栋比较重要的有类型意义的工业建筑,从北到南依次是石灰石预均化库、煤湿矿渣库、两栋散装水泥库(筒仓),此外还保留了一个船坞,位于原来的煤湿矿渣库和石灰石预均化库之间。现在回过头来看,有很多普通的工业建筑也是可以保留的结合进新建筑的,当然这和地下室的规划建设也是相关的,但总还是感觉有点遗憾的。

原上海水泥厂总平面图 © 西岸运行服务

5 栋保留建筑 © MVRDV

原散装水泥库(筒仓)照片 © van.z 

原石灰石预均化库照片 © 图来源于网络

2. 后来更新设计时 9 号楼有个空间网架系统未能实现。

我们其实最开始还提了一个在建筑外围再增加一个空间网架系统的方案,在原先的设想里,这个空间网架系统可以创造更多公共艺术发生的可能空间,如悬挂或附着大型公共艺术品、局部商业外摆遮阳空间等,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遮蔽空调机等设备。最后这个网架系统方案因为造价较高就没有实施,其实是比较可惜的,结果现在还是要做第五立面的美化和冬季外摆区的优化设计等。还有就是很多材料交接、细部节点由于工期进度的原因,也还没有做到位,也随着商家的进入装修同步完善中。商业建筑也许永远都会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

带外部框架系统的设计方案效果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带外部框架系统的设计方案效果图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能否结合西岸梦中心这个项目,聊聊您对当下和未来商业趋势的思考和理解?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自媒体上各路的“美学博主”某种程度上也在引导大众对于空间美学的需求,我觉得这对运营商和开发商都是一种挑战。同时在当下这个线上购物时代,大家愿意到线下来,除了想购物更多也是为了体验线下空间所能提供的真实可触的场景感和情绪价值。传统的商业购物中心经常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就是在这里人们一定要去逛店、购物和消费。而在西岸梦中心人们可以选择不逛店不消费。但有时候正因为可以并不预期消费,人们才更愿意来,但来了之后也会自然消费。西岸梦中心首先是一个城市公共空间 —— 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比较健康的商业状态,只有这么做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项目名称:Gate M 西岸梦中心北区
项目地点:徐汇区龙腾大道 2266 号,上海,中国‍‍
设计时间:2021 年 3 月 - 2022 年 11 月
建成时间:2024 年 8 月
建筑面积:43050 平方米
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方案、初步设计与施工配合)
设计团队:柳亦春、王舒轶、王卓浩、龚娱、张晓琪、宋崇芳、刘鑫、李杰、张家宁
合作设计: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土建施工图设计)
景观设计:JCFO、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梦中心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嘉之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AECOM
摄影师:田方方

出品                  友好好友编辑部

监制                  韩爽

编辑                  Yulin‍‍‍

排版                  Yulin‍‍‍


Spotlight: 库哈斯的 Y2K:从居住实验性到公共纪念性

Spotlight: ArchDaily 独家|阿里巴巴上海园区的九个设计关键词






建日筑闻
www.archdaily.cn 建筑师认可的专业建筑媒体,汇聚建筑灵感与建筑知识, 帮助建筑师建设更好的城市, 成为建筑师的工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