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初起:萌芽与奠基
2009 年,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铂科新材(300811)呱呱坠地,开启了在金属软磁材料领域的探索征程。彼时的深圳,正处于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创新人才与资本,为铂科新材的诞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创始人杜江华怀揣着对金属软磁材料的热爱与前瞻性眼光,毅然投身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 ,决心以创新技术为驱动,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属软磁材料企业,为全球电力电子产业提供高性能的软磁材料及解决方案。
回溯当时的金属软磁材料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电子设备对软磁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传统的软磁材料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金属软磁材料凭借其出色的电磁性能,如高磁导率、低损耗、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等优势,开始崭露头角,在新能源、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内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铂科新材的诞生,无疑为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
崭露头角: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成立后的铂科新材迅速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0 年,惠东生产基地一期落成,这为公司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NPF(铁硅 1 代)等系列磁粉芯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标志着铂科新材正式迈入产业化阶段。此后,公司不断加大在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011 年,铂科新材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和环境管理的高度认可,也为公司拓展国内外市场打开了大门。同年,公司成为光伏逆变器龙头公司 Power One 的供应商,成功迈出了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步 。随后,在 2013 年,又成为华为的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地位。与这些行业巨头的合作,不仅为铂科新材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更让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以快速成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铂科新材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投入。2012 年,公司通过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是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力肯定。此后,公司先后开发出 “低氧精炼技术”“气雾化喷嘴技术”“粉体绝缘技术” 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截至 2019 年 7 月 18 日,其核心技术人员作为发明人已成功为公司取得 97 项境内专利,其中 4 项发明专利,1 项美国发明专利,全部为自主研发取得。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技术的引领者。
2015 年,铂科新材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更名为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举措为公司的上市之路奠定了基础。2016 年,惠东生产基地二期建成,NPH(铁硅 2 代)系列正式投入量产,公司的产能和产品种类进一步提升。2017 年,惠东生产基地年产量达 1.5 万吨,标志着铂科新材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生产企业。
2018 - 2020 年,是铂科新材技术创新成果集中爆发的时期。NPA(铁硅 3 代)、高性能铁镍 NPN - LH、NPX(铁硅 4 代)系列和芯片电感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公司产品线持续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2018 年,业内领先的 FeSi 三代 NPA 系列研发成功,该系列产品在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具有更高的磁导率和更低的损耗,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得到应用 。2020 年,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称号,这是对公司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方面的高度评价,也彰显了公司在金属软磁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9 年 12 月 30 日,是铂科新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成功登陆 A 股市场,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300811”。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总数量 1440 万股,发行价格为 26.22 元 / 股,募集资金 3.78 亿元 。上市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更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铂科新材得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多元发展:业务扩张与产业链延伸
2019 年成功上市后的铂科新材,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开启了更为宏大的发展篇章。公司迅速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致力于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
上市后,铂科新材敏锐地捕捉到了芯片电感市场的巨大潜力。2019 年,公司果断成立专项研发团队,针对芯片电感展开了深入的研发工作。经过 3 年多的艰苦努力和技术沉淀,终于成功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电感产品。该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制粉技术上,铂科新材不断优化工艺,使得材料粒径更加均匀,材料性能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电感的工作效率;在成型工艺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生产出形状更为复杂且准确度更高的电感元件,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完全自主的技术掌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成本控制上形成了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竞争对手,铂科新材在材料采购及生产环节的灵活性使其在价格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
凭借着技术和成本的双重优势,铂科新材的芯片电感产品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公司通过与 MPS、英飞凌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功将产品打入了 AI 芯片、GPU、FPGA、AI 服务器、通讯电源、电源模组、AI 笔记本电脑及矿机等多个高端应用领域。2023 年,公司磁性电感元件业务实现收入 1.03 亿元,同比增长 406.47%,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达到 8.87% ;2024 年上半年,芯片电感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95 亿元,环比 2023 年下半年增长 138.92%,增长势头十分强劲。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12.27 亿元,同比上升 43.63%,其中芯片电感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已逐渐发展成为公司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除了在芯片电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外,铂科新材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领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铂科新材凭借其在金属软磁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迅速切入这两个领域,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电机控制器以及储能系统的逆变器等核心部件提供高性能的软磁材料及解决方案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铂科新材与众多知名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软磁材料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量损耗,延长电池续航里程。在储能领域,公司的软磁材料产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布局,铂科新材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业务版图,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
当下辉煌:市场地位与业绩亮点
如今的铂科新材,已在金属软磁粉芯和芯片电感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在金属软磁粉芯市场,铂科新材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卓越的产品性能,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占据了我国合金软磁粉芯市场近 15% 的份额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等多个领域,与众多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铂科新材与比亚迪、华为、威迈斯、福特、欣锐科技 、英博尔、英飞源、英可瑞、优优绿能等企业展开合作,为其提供高性能的软磁材料及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系统更加高效稳定运行 。在光伏和储能领域,公司与阳光电源、ABB 等行业巨头携手,为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提供关键的软磁材料支持,提升了系统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在芯片电感领域,铂科新材同样表现出色。公司已量产的芯片电感主要应用于 AI GPU,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竞争对手主要为台系企业 。通过与 MPS、英飞凌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的紧密合作,铂科新材成功将芯片电感产品打入了 AI 芯片、GPU、FPGA、AI 服务器、通讯电源、电源模组、AI 笔记本电脑及矿机等高端应用领域,成为英伟达芯片电感软磁粉芯的独家供应商 。
从财务数据来看,铂科新材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12.27 亿元,同比上升 43.63%;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同比上升 51.69% 。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4.31 亿元,同比上升 58.06%;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01 亿元,同比上升 84.73% 。公司毛利率为 40.63%,同比增 2.67%;净利率 23.23%,同比增 5.03%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铂科新材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征途:挑战与机遇并存
展望未来,铂科新材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挑战层面来看,技术创新的压力始终如影随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对金属软磁材料和芯片电感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铂科新材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以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市场对更高性能、更低成本产品的需求,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例如,在芯片电感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感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铂科新材需要不断优化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以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
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是铂科新材面临的一大挑战。在金属软磁粉芯市场,虽然铂科新材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 。国内一些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试图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国外企业则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高端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芯片电感领域,铂科新材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竞争对手台系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铂科新材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扩大市场份额 。
原材料价格波动同样对铂科新材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构成挑战。金属软磁材料的生产离不开铁、硅、镍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频繁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铂科新材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若不能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发电等领域对金属软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为铂科新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推进,对软磁材料在电机、电控、充电等系统中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在储能领域,随着全球对能源存储和利用效率的重视,储能系统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软磁材料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光伏发电领域,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持续增长,对光伏逆变器用软磁材料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也为铂科新材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人工智能领域,随着 AI 芯片、服务器等设备对算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性能芯片电感的需求日益旺盛,铂科新材作为芯片电感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有望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物联网领域,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设备对软磁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铂科新材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拓展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
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铂科新材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新的客户群体和应用领域,提高市场份额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铂科新材将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论是在新能源领域助力全球能源转型,还是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为科技创新提供关键材料支持,铂科新材都有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全球金属软磁材料和芯片电感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