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百余位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丰富教学经验、热心新生教育教学的南大教师加入新生导师队伍,从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与规划、学科专业认知、学习方式转变、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为新生提供指导。他们关心新生的学习生活,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积极实践、探索前沿、拓展视野,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转变,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体新生导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新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南京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与新生学院联合开展优秀新生导师风采展示活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来自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新生导师——毛维准。
导师简介
毛维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大亚太评论》副主编、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社会科学博士(Dr. rer. soc,2015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博士(2012年)。
Q: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很多同学困惑于无法平衡好学业、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作为新生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节奏来适应大学生活呢?
A:其实在我们初入大学时都会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面对新的环境,我们要有合适的预期,并逐步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有基本的定位:学校一直在支持大家做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同时要做好优先性排序,在这里,学习应是“定盘星”或“压舱石”,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再参与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
有了基本定位后,要提升适应能力。一方面,心理上要做出改变,找准自身定位,比如在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同学时,要确定追求目标,做好心理调适,可以追求至善至美,也可选择特定领域的优秀,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另一方面,身体素质也要逐渐适应大学节奏,因为大学生活与高中不同,对身体要求更高,生病可能会落下课程。同时,要通过“广义”学习来提升自身,比如看书、向同学学习等,充分利用大学的互相学习氛围,学习他人为何能做得好,我如何可以通过同侪学习来提升。
Q: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现在考虑就业会不会太早?如果不早,您建议大家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着手规划?
A:提前准备永远不晚,大一考虑就业也不早,但准备期间要学会进行多领域探索。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模仿学习,综合考量家长、朋辈及学长的经验;二是通过实习来了解自己是否适应某种工作。
从个人角度看,要在竞争的大海中保持定力,需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通用技术,如可视化、自我宣传、演讲技巧、写作能力等,理工科、文科等都有各自的通用技术,这些技术与学习相通,且技多不压身,在大一大二应打好基础。二是学会把握平台资源,南大作为顶尖985高校,就业资源丰富,同学们若对就业感兴趣,可提前关注。
Q:大学的学习模式和高中有很大不同,对此很多同学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大一同学们学习方法的调整,您有哪些建议?
A:首先还是要从心理上进行调试,要明白没有知识是白学的,高中知识是大学的基础,保持高中的学习效率,大学成绩不会差,要有足够的自信。同时,在方法上也要及时调整,比如向他人学习。同学们应避免过于自信,多观察别人为何做得好并效仿。而且,要拥有韧性能力,挫折是正常的,遇到问题不能轻易放弃。像我初入大学时就面临诸多不适应,但逐渐适应过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比如高数听不懂,课后要想办法弥补,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实在不行向老师请教。只要不让知识停滞,大学的学习就没问题。
Q:“搜商”是最近一个很火的词,用来衡量搜索能力的高低,请问我们可以如何提升“搜商”,更好地进行文献搜索与文献阅读?
A:首先,要培养对数据的敏锐度,任何事物都可能数据化,要有将其数量化的意识。同时,要有兴趣去拓展知识,比如通过“滚雪球”方式延伸老师所讲内容。提升“搜商”,一是个人摸索加兴趣,自己想办法获取喜欢的资料文献,比如摸索学校知网与其他资源的最快登录方式;二是善于利用工具支持,如人工智能,但要验证其准确性,也要有清洗数据和资料的能力,能鉴别错误信息,多方获取资源,相比较选取正确的信息与资源。
其次,专业培养很重要;许多院系开设了相关课;还要抓住情景和逻辑,来精确你所感兴趣的议题,要注意区分不同概念。而且要像“滚雪球”一样,通过知网与英文网站等平台了解论文的引用关系。但需注意,并非数据越多越好,要关注权威的人,权威的期刊、权威的机构等,并有所选择。
Q:临近期末时,很多课程的任务比较多。 关于期末考试以及如何调整心态,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A:期末考试很重要,它是对一学期努力的检验,包括知识获得与学习努力程度,其中也有技巧。比如写论文式考试,选题、内容、逻辑、版式、文献等要好且工作量要大才可能得高分;日常考试要立足老师和参考书所讲的点,同时要有延伸,展现自己的思考。并且,要提前安排时间进行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此外,提醒大家一点,在写论文时,大家可以提前关注一个议题并搜集相关资料、深入研究议题,将相关论文集成,以应对后续高年级的研究或考评,并在这一长期过程中创作“精品”。在心态上,大家也不用太多焦虑紧张,因为焦虑对结果起不到正向影响,而要具体分析自身学习状况,制定合理复习计划,依据考试大纲明确重点,采用高效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定期自我检测查漏补缺;还应注意休息以保持良好状态。
Q: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同学们,请问您有什么入门建议?
A:首先,务必怀揣兴趣与好奇心。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随授课老师的讲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找准令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其次,大量阅读原著也十分关键。读原著是与前辈对话的过程,要在其中展现自身想法。再者,要做好学术训练。课堂上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形成观点,结合“搜商”搜集资料,学习专业论文的写法。另外,大家可以积极向老师寻求超出知识层面的专业指导。同时,多参加学术活动,如论文研讨会与听讲座。通过同学间观点的交流碰撞,获得老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建立自信。总之,内外因素相结合,定能助力同学们踏上学术研究之路。
Q:您作为新生导师,日常会和同学们进行哪些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呢?
A: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与同学们互动。在课堂上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课下也不例外,积极组织活动。日常会为同学们推荐各类有益的学习资源,比如觉得不错的书籍、优质的期刊论文,甚至是与时事相关的帖子。还会在群里分享诸多活动信息,包括校内的演讲家大赛等各类活动、校外的实习机会,以及自己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和学术会议的相关资讯。另一方面,我也在努力融入同学之中,尽力提供帮助。深知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会秉持“问心无愧”的态度。我明白现在的同学们更具个性,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智慧。在互动过程中,我会以“助推”的方式引导,即提供信息但不强迫接受,提供资料但不强制遵循。始终明确自己大类导师的角色,希望尽最大努力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比如提供丰富的数据和资料,让同学们能在这种“助推”下主动向前,不断进步。
Q:很多大一同学想参与学科竞赛或是科研创新,请问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A:首先,得具备社会网络能力。要积极融入团队,一方面了解谁在组队的信息,另一方面努力加入团队。其次,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融入团队前,需研究以往的比赛文本资料,尤其是与感兴趣议题相关的。同时要学会创新,不能完全照搬。再者,集成能力不可或缺。应将竞赛与学习紧密结合,用竞赛提升学习,以学习促进竞赛。要确保专业对口,发挥最大优势和团队动能。由于时间有限,要在学习轨道内建立与竞赛的联系,从而节省时间,提升双方效率。总之,做好这些准备,具备相应能力,才能在学科竞赛或科研创新中取得更好成绩。
Q:最后,请问老师对同学们有什么寄语或其他建议吗?
A:我总结为“四力”:首先要有定力,知道自己能干和想干的事,明确目标;其次要有耐力,大学如同马拉松,做好时间、精力和内驱力的分配;再者要有适应力,在变化和不确定的时代,适应社会并发挥自身优势;最后要有想象力,面对挑战保持自信,畅想未来,从而走出美好人生之路。
文编 / 汤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