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NJU
人工智能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2024年9月,南京大学首次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与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相配套,学校同时开设《人工智能实践应用》课程。结合新生学科特点,行知书院计划于2024年秋季学期《人工智能实践应用》课程开展“AI+”文献综述大赛。
为配合课程实施和大赛开展,提升新生参与早期科研的基础能力,行知书院特邀请各专业学院教师开展指导。2024年12月11日,行知书院2024年《人工智能实践应用》课程“AI+”文献综述专题讲座在新教207顺利开展,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段巍、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于京东、信息管理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宋宁远主讲。行知书院近200名同学参与活动。
01
段巍围绕“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要点——以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主题为例”进行讲解。他从讲解论文及论文结构引入,说明文献综述在学术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以生动的图示和案例形象地展现出高等教育阶段是对高深专门知识进行钻研的过程,是对“人类知识的边界”进行探索的过程,而既有文献则是勾勒出“知识边界”的资源。学术论文和高中时期的议论文很相似,都有论点、论据、论证;不同的是,学术论文的论点必须要有些“与众不同”,论据、论证则不再是用文字来描述,而是需要实验、数据、数学推演等方法来完成。这其中,文献综述的作用则是在于提出论点。他系统归纳了文献综述写作的要点,并推荐了Sci-Hub等中英文文献查询工具,以及多种AI搜索引擎,尤其推荐通过领域内工具书(“Handbook”)和重要期刊上的知名学者综述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献综述的要点
AI@NJU
针对关键词进行综述:X的研究、Y的研究、X与Y联立的研究
找到文献里代表性的观点:即对应着这一领域研究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与文献的观点,也从侧面印证了自己了解学术发展前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靠谱的
对观点进行分类:按照学术原理,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最重要的几类观点
与文献进行对话:自己的研究与过往文献有什么区别,这代表着自己的贡献在哪里,这是文献综述最为关键的环节
随后,段巍老师围绕“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文献梳理”从“技术革命如何影响收入分配”“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与劳动的收入分配”“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力内部收入分化”三方面进行阐述。他提出,同学们可以关注历次技术革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探查人工智能成为通用技术的潜力;可以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导致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矛盾激化的可能性,注意自动化的速度与创造新任务速度的比较。他援引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达龙·阿杰姆奥卢(Daron Acemoglu)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关于“技能溢价”现象的若干解释方向,为同学们撰写“人工智能与劳动收入分配”主题文献综述提供了丰富的实操建议和案例借鉴。
02
于京东以“怎样做文献梳理与学术述评”为题,为文献综述的撰写提供了深入指导。他借翻译类人才的案例指出,技术发展对文献梳理,特别是在思维、看问题的视角和论证视角的过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述评重点在“评”而非在“述”,应避免无目的的资料堆砌,不断强化问题意识。
他进一步指出,文献综述写作是有技巧的,具有一定的操作规范。他表示,同类议题有不同类型的写法,在进行文献梳理时要将学理分析同舆论解读、政策研判区分开来。网文、论文和公文在文体和修辞上有着明显区别。论文概念多,语句关系复杂,论证结构严谨,标题简洁凝练,既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又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确这些特点能帮助同学们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准确地区分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文件,并把握学术述评写作的风格与行文规范。最后,于京东分步骤详细介绍了“怎样做文献综述”,特别强调文献综述的主题切口要小,文献搜索时可善用链式搜索,即通过最相关文献所引用的文献查找其他相关文献,这有助于理清学术发展的脉络。
怎样做文献综述
AI@NJU
第一步:选择主题(聚焦小切口)
第二步:文献检索(关键词;链式搜索)
第三步:展开论证(粗略/精细阅读+笔记)
第四步:文献研究(文献分类:横向VS纵向)
第五步:文献批评(重点人物、文本、理论观点)
第六步:综述撰写(格式;内容;字数)
行文规范
AI@NJU
凡引必注,凡注必标明具体页码
注意区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复句,忌用公文体、排比句
多用实词、连词,少用虚词,尤其忌用语气词
单字不成行,单行不成页
段中不分页,章头另起一面
……
03
宋宁远围绕“数字人文:数据与智能时代的人文社科研究转向”这一主题进行讲解。他首先对于数字人文的定义和缘起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数字人文来源于媒介技术的革命和数字化资源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具备多学科融合的特征,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围绕数字人文的研究,宋宁远指出了人文计算(方法理念或体系)和数据库、工具集、知识图谱、集成分析平台等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与工具提供)两大分支。接着,他通过计量风格学、计量史学、文化组学、“计算X”下的其他学科等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数字人文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发展。从远读(distant reading)到计算阐释学,数字人文背后深层次的交融,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创新与跃迁;从人文资源的搜集与开发、语义化处理,到数字人文工具集开发、服务平台设计和增值服务,数字人文已形成一定的垂直开发体系,这为同学们深入了解数字人文提供了丰富的切入点。
然后,宋宁远从确定主题、查找资料、跟踪资料、整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资料再次梳理了收集资料的具体步骤,为写作文献综述提供方法论层面指导。
阅读资料的要点
AI@NJU
理解文章的结构:摘要—IMRD(引言—方法—结果—讨论)
理解文字核心知识的分布:方法创新、观点创新、工作的局限和未来的规划
纵向对比:从起源到现在
横向对比:不同技术、方法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等
他着重强调在阅读资料时,要把握好精读和略读的关系,横纵交叉进行对比阅读。在查找资料时,既要善于运用各种文献搜索引擎,也可积极同师长交流,寻求协助。最后,他鼓励同学们根据个人兴趣和课题项目,选择科研主题进一步深入探索。
“AI+”文献综述专题讲座
通过本次专题讲座,同学们对于文献综述写作方法和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影响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相信同学们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感悟,并激发对于学术科研的热情。希望此次专题讲座能够助力同学们认识人工智能时代特征,为同学们参与早期科研实践插上腾飞的翅膀!
往期回顾
AI@NJU
文编 / 陈思宇
摄影 / 白丰源
审核 / 刘雅娇 卢虹宇 蒋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