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引航 |【“青春对话”第1期】于京东“从写作文到写论文: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形成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专题讲座回顾

文摘   2024-12-09 21:00   江苏  

为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好面对论文写作这一重要任务,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思维模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11月4日下午,行知书院“青春对话”第1期活动、仲英青年学者讲堂第1讲于鼓楼校区田家炳多功能厅顺利开展。行知书院联合南京大学天健社邀请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新生导师于京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从写作文到写论文: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形成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专题讲座。


1


首先,于京东老师通过列举小组作业、读书报告等新任务形式引入,探讨了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他指出,大学学习的重点不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还在于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提醒同学们要做好适应大学学习的准备,并通过举例为同学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鼓励同学们“好读书,不求甚解”,通过阅读获得启发性的思考,并融入个人体验,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价值与理解。

2

随后,于京东老师通过探讨书籍的阅读与评价方法,讲解了读书报告的多层意义。一方面,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养成的精读习惯对阅读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他建议同学们在兴趣阶段或课程学习中可进行粗略阅读以建立初步印象,随后再决定是否精读。另一方面,许多同学在写作读书报告或书评时仅停留在初步印象的层面,应当进行更深入的阅读理解。他还通过《这不是一支烟斗》向同学们展示了解读作品深层意义的方法,指出优秀的解读不仅关注作品本身,还要探索作品如何通过抽象的语言和图像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此外,他还强调要注重作品的生命力与超越时代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


3

对于如何理解并有效展现读书报告的多层意义、如何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深化对书籍的理解,以及如何写论文等问题,于老师指出,从高中时期的作文转向大学时期的论文,重点在于抛弃情感性表达和华丽词藻,转而注重写作的学术意义和客观性。他建议同学们多阅读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文章,学习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同时要注意以“理论为媒,资料为介”,培养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维。于老师还以卢梭的《论戏剧》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进行多元视角和深层次分析,以揭示作品背后的丰富含义。

4

最后,结合由写作文到写论文、由高中到大学的学习方式与原则的转变,于老师对如何在学术阅读中形成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讲完整”,紧扣主题,善始善终;第二,要“讲清楚”,表达清晰,语言准确;第三,要能“接着讲”,具有对话意识,体现对学术对话的参与和贡献。




本次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同青年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在方法论层面为新生同学们适应大学学习模式、掌握基本学术规范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助力行知书院学子找准坐标、快速成长。


END

文编 / 韦美伊

摄影 / 天健社

美编 / 胡添瑜

审核 / 刘雅娇 蒋博翔 胡晓剑

南京大学行知书院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行知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