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境中学
阅读丰底蕴
书香润师心
2024年暑期教师晒文(第二期)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专业理论的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质量的阅读滋养。2024年暑期雅境中学积极响应雨花区教育局号召,举办读书活动,教师认真阅读,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美文分享吧!
自我成长然后云淡风轻
——《松弛感》读书随笔
作者:英语组 李欢
暑假,我们英语组一起共读了一本书,小野所作《松弛感》。说实话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不以为然。“松弛感”这一个词已经成为了烂大街的网络词汇,虽然现在很多人的生活都伴随着焦虑,大家都向往着松弛感,但是每个人都被社会前进的大车轮裹挟着前进。普通人又怎能轻松地获得松弛感呢?然而随着阅读的进行,我固有的观点在作者的思维下逐步发生了改变。
《松弛感》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和人生哲学的书籍,通过深度剖析躺平现象的实质和危害,弱者模式与强者思维的区别,明确适合自己的竞争领域,以及提升底层自信的方法和策略等关键内容点,帮助读者找到松弛感的真正含义,并指导读者如何在人生中创造出松弛感。第一章,作者就犀利地指出“躺平现象并不是真正的松弛,而是对生活的自我麻痹”。是呀,我们常常在自己累了卷不动的时候就想着一旦自己不努力了,不在乎了,就可以完全摆脱生活的裹挟。然而,大多数人其实“身躺而心不平”,根本做不到真正的“无欲无求”。作为一名老师,只要心中还有责任和使命感,哪怕自己不做任何事,心情还是会被班级和教学的事务影响,没办法做到真正的风轻云淡。小野告诉我们真正的解决办法是积极的松弛感。松弛感不是放弃努力的躺平,不是什么都不在乎,不是无所事事的悠闲,而是尽力之后对追求的随遇而安,是无所畏惧活出自在心安、坚持自己的本性。只有长期地努力和自律,不断地自我成长、丰富自己,才能获得松弛感。
而如何帮助自己成长呢?作者从思维、心境和行动等方面给了我们实际可行的方法。
改变思维模式 弱者模式的人往往将自己置于弱小、无助的境地,把整个世界放在对立面,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将自己生活中的不顺归咎于他人,用消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把别人的意见当作攻击,对周围接触的人都充满负面的情绪,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变。相反,强者思维的人,大多都是自我价值极高且高度认可自我的人,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鼓励自己。他们欣然接受别人的赞美,扔掉“我很平庸,不值得被人赞美”的信念,让自己相信自己“足够好”,才能避免过于苛求自己,也不那么紧绷。如何培养轻者思维呢?方法很简单,就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不仅会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对人的生理机能施加影响。在面对同一个局面时,不同的心理暗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上半年,我们初三年级举行的拔河比赛。在比赛最开始,我对班级获胜的心理暗示非常消极,认为孩子们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绩。正是这种弱者思维,使得孩子们在比赛时也收到了影响,果然第一场就输了。后来,抱着“不要拿最后一名”的心态,我们吸取了经验教训、调整的比赛策略。全班一条心共同努力,我们获胜了。接着,随着士气的高涨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我们一路过关斩将,竟然获得了第一名。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提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领,很难生存下去”。而底层自信的获得,离不开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越强,可控的部分就越多,外在的表现就越松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常常什么都想抓住,却忘记了自己拥有的不过是一具普普通通的肉体,没有分身术,也不是机器人。如果事事投入全部的精力,最后可能一事无成。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很多时候杂事很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再琐碎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真正要关注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就是要关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坚持终生成长 松弛的地城逻辑是要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丰富自己。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实现终身成长的方法主要涉及觉察、接受、分析和改变四个步骤。觉察是第一步,我们需要每天在临睡前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想想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我不能”“不可以”的想法。这样,我们就能找到那些阻碍我们成长的固定型思维。接受是第二步,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后,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或者沮丧,而应该坦然接受自己的退缩和失败。接着,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虽然我暂时做不到,但下一次我会勇敢地尝试。”分析是第三步,我们应该分析自己为什么会产生固定型思维,究竟是自己真的没能力,还是仅仅是畏难的心思在作怪?只有搞清楚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来让自己实现改变。改变是第四步,如果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产生固定型思维,那么就给自己一段时间去学习,直到真正具备所需的能力。这样如果再次碰到相同的事情,就能够用比之前更好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来处理。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庄子》中提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在庖丁技法还不娴熟,对牛的身体构造还不熟悉的时候,虽然他很努力,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解剖一头牛反而还把刀砍坏;而当他逐渐提升自己的技能时,他可以轻松切不费刀地解剖牛。我想这就是庖丁的松弛感吧,而支撑这种风轻云淡的关键因素就是自我成长。 愿我们都能积极地自我成长,轻松地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挑战,真正做到云淡风轻的松弛!
修炼松弛感 助力自在生活
作者:英语组 周正春
第一次接触到松弛感这个话题,是2024年中考最后半个月的冲刺阶段。教研组长曾老师说学校暑假安排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英语组就选小野的《松弛感》。在备战中考的最后阶段,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所有人的精神和身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我当时不禁纳闷:松弛感和我们这些每天奔命于教学一线的人能扯上关系吗?
暑假伊始,本着完成暑假作业的目的,翻开了小野的《松弛感》这本书。读着读着,有一种知心朋友开导迷路人的感觉,于是一边思考,一边记录,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这么认真地、投入地完整地读一本书了。旅日作家、设计师---小野在书中告诉我们如何从强大自我、稳定情绪、轻松生活、平衡职场、亲密关系这五个方面保持松弛感,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读完后,我感觉收获良多。
1. 学会聚焦,修炼核心竞争力
松弛感不是放弃努力的躺平,也不等于无所事事的悠闲,相反的,松弛感是需要练就安身立命的本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处事不惊,松弛有度。
今年的暑假,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注定是一个焦虑的、紧绷的暑假。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的实施让很多老师感觉无所适从,陌生的教学内容、一穷二白的家底,我们应该如何迅速把握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采取什么教学方式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学情,这些问题也让我这个教了20来年书的中年教师感到精神紧绷,压力很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当下可以先做些什么准备?在阅读《松弛感》时,我感觉找到了方向和答案---书中提到“学会聚焦,修炼核心竞争力”。是的,当务之急我要聚焦新教材实施中的问题,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王道。我不禁思考:我应对新教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要如何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目前我虽然有自己的优点: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的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些都不能算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学习力!我要尽快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形成合适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培养成长性思维,持续性学习。所以,假期里,我自己先认真学习新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把握单元目标和知识点,仔细比对它与老版教材的异同;主动担任学校暑假自编作业任务;线上学习新教材培训;参加学科网暑假强师计划线上培训活动等。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准备,向上生长,才能在工作中拥有真正的松弛感。
2. 保持界限感,建立自在关系
《松弛感》这一书中,提到了著名的“刺猬法则”:刺猬们冬天为了抵御寒冷互相靠在一起取暖,但是当他们靠近时,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于是又不得不分开,就这样刺猬在一次次地聚拢、分开,最后终于在反复的试探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温暖,又不会伤害对方。人与人的交往中,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建立界限感。一段健康的,自在的关系,一定有明显的界限。
一直很羡慕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关系,他们相濡以沫又相敬如宾,相互搀扶,又彼此独立地走过一辈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亲和至爱,要想拥有和谐自在的关系,就必须要相互尊重,同时保持一定的界限感。社会给了我们“人子、人妻、人母”等多种角色,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拼尽全力扮演好这些角色,有时毫无保留地付出而失去了该有的界限,比如:包办孩子的一切,把爱人当成另一个自己,插手亲戚家的家里事,随意评价婆家的人情世故......这样的付出,有时反倒让人窒息。人生就像坐火车,总是经过一站又一站,有的人中途上车,有的人中途下车。 有的人陪你久一点,有的人可能只是陪你一程。所以,无需纠结太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必要的界限感。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既要相互尊重帮助,又要各自保持独立,这是拥有界限感的最好结果,也是获得松弛感的开始。
3. 减少对比,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暑假的朋友圈一般最为热闹:朋友孩子升入一流学校的傲人消息;闺蜜一家在马尔代夫游玩的快乐分享;老公的朋友升迁的大好喜讯......放眼望去,似乎每个人都活得快乐,美满。如果我们把别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参照,该有多么的焦虑啊!我可能会因为孩子玩了一个小时游戏就大发雷霆;我也可能会面对简陋的居住环境而怀疑人生。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进行比较。朋友在国外旅游是一种幸福,我在家里泡一壶清茶,阅读心仪的书本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孩子能有出息,为国家做贡献是一种骄傲,孩子平凡,陪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何尝不是一种一种幸福啊!幸福是一种感觉,成功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塑造内心的从容,拥有稳定的情绪,才能拥有松弛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活成像小野在《松弛感》中所期盼的样子:强大自我,稳定情绪,轻松生活,平衡职场,关系亲密。修炼松弛感,活出自在人生!
以心换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乎每一只鸟》读后感
作者:英语组 彭宇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暑假闲暇之余,我阅读了由周明老师编写的《在乎每一只鸟》,倾听了一位二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田园里的教育工作者的独白。乍看书名,我心想,真是形象,我们可爱的小朋友们每天不正如一只只活泼的鸟,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肆意快乐地吵吵闹闹吗?
“在乎每一只鸟”,其实是对师德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教师,在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者应该相信学生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具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我从事的是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曾经也担任过班主任工作, 初中生在心智发展等各个方面极不成熟。有时我们会笑称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小学毕业听不懂老师的话很正常;有时候让他们传达个消息,结果传达给家长就“变味”了;给他们布置个任务,问他们明白了吗,他们大声地回答明白了,让他们实践时个个都将迷茫的大眼睛挂在了脸上;还有些时候,一件小事或一个小问题他们问了一遍又一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现在想想,是我对他们的期望太高,对他们的要求过于严格了,而忽视了他们只是处于初一年级并且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时刻反思自己,要用发展的、包容的眼光来对待孩子们,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求全责备,不强求他们做到十全十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整天跟孩子们打交道,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从中发现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在阅读中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太关注那些展翅高飞的鸟,似乎很少回头看看那些更需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小鸟。身为教师应该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需要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教师需要“目中有人”。眼中的人,应该是“发展的人”、“平等的人”,关爱每个学生,才是真正“在乎每一只鸟”。我不禁想到原来担任班主任班级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差,古诗虽然会背,但每次将古诗的上下句连接起来的连线题他都连错。他总是很努力地去学习,却总是收效甚微,每次做题时他似乎不认识练习册上的文字,只能靠蒙,结果不尽人意。不光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总是能听到关于他又欺负某某同学的小报告。但是,随着慢慢接触下来,我也摸清了这个孩子的脾气,发现这个孩子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棘手,虽然他在学习上不突出,甚至有时候听不懂老师讲课,但是他上课都坐得很端正,很努力地去听老师讲课,从不扰乱纪律和打扰别人。另外我还发现这个孩子有点缺乏自信,不敢在班里发言,所以,我就努力找到他的优点在班里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地,他竟然敢勇敢地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回答问题的声音不大,但我相信,只要他敢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以后他也一定会勇敢地迈出更多步!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的。尤其是在现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要建立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因此,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这也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应该视差异为一种财富,要珍惜并开发这种财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实践,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被教育者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教育者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下,一些教师的眼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备受关爱,是老师心中的宠儿;而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也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信任,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为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
我深信,每个学生就像那一只只渴望哺育的小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被忽视,都值得被善待,身为教师要为每一只鸟的飞翔提供广阔的天空。我应真正地在乎每一只鸟,帮助更多小鸟乘风破浪,翱翔长空,纵使是飞行暂时落后的小鸟,我们也应尊重这种差异,维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耐心等待他们振翅飞翔。
读书之于我
作者:英语组 熊慧琴
读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缓慢的。人真的会经历一个类似顿悟的过程,伴随着你生活实践的加深和拓宽,你会突然领悟到曾经读过的书中的一些道理,或者你会突然有一种感觉,这书我看明白一些了,或者你会觉得这些书跟你是有关系的了,并不是纯粹的闲书或者高不可攀的书。生活中,你会照旧经历很多事情。一旦有些事情和你读的书中的某些片段或语句产生了共鸣,你的思维甚至行为方式就会立马受到影响,并产生改变。这大概是潜移默化的反思能力延伸到执行能力的最好证明。
有一天,班长哭着来找我,说她被教室里的虫子吓哭了,生物社的几个男同学要养虫子,她坚决不同意。叫来了当事人,我才知道小廖同学很喜欢虫子。他说养虫子可以让同学更加关爱生命,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而且生物老师说这些虫子是无害的,可以养,不会伤人。
我脑海里突然莫名其妙地浮现我的好友齐崇老师在《语文与生活》那本书中写她领着学生们乘坐大马车运水浇菜苗,每天徒步10公里回到居住地吃饭等细节。她的学生成功种了400多棵茄子、辣椒、豆角、丝瓜、西红柿、葫芦、草莓、茴香、秋葵······她做班主任的班级,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养了许多小动物。我突然又联想到我们雅境中学生物首席陈菊英老师打造的校内萌园,不也正养着三只憨态可掬的兔子吗?
有那么一会儿,我心口热了。齐老师在书中写到她和她的学生们的《四万公里研学路》让我既震惊感慨又欢欣鼓舞,她写道:“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好一位不怕麻烦、有爱心、想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的有心人。
我回过神来,开始仔细问女班长为什么坚决反对。原来她从小就怕虫子,而且今天男生拿着黄粉虫吓她,她特别害怕。我先是安慰了班长,让她放松下来。然后,我表明了我的立场,我说:“也许我们班可以试试?”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班长“啊”的一声,那惊讶到不可思议的表情。“老师,你同意在班上养虫子?”自“为什么不呢?萌园不还有三只特别受欢迎的大兔子吗?但养虫子,必须按规矩来哦。如果你真想养虫子,那老师有如下建议:首先你们生物社的几位男生必须停止拿虫子吓人,营造好的群众基础;然后,你要写一个养虫子计划,请生物杨老师或者生物社的陈老师把关;通过后,你还需要写一个班级养虫子公约,请我和班长团队过目,然后在班上进行唱票公投。如果人数过半,你就可以在班上养虫子了。”
小廖的眼里闪出一丝不一样的光彩:“好咧,我现在就去办。”
“等会儿,你是不是应该先给被你吓哭的女同学道个歉?”
“对不起,班长!我保证会关着养虫子,不出来吓人。请班长大人到时候一定投票支持哦!”小廖给班长鞠了一躬,飞奔出了办公室。
“老师,你真要这样做啊?”班长依旧在质疑。
“萱儿,做班长的格局要大。生物老师都说可以养,而且刚小廖
说得也挺有道理;再说,这事能否成型,至少要一两个星期吧。”
结果第二天,小廖就拿着有生物老师签名的养虫子计划,和他拟好的养虫子班级公约来找我,并建议我中午就在班上唱票。全班49人,结果37票通过。那天,我去班上放学的时候,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有盖子的透明塑料箱,里面放了土、菜叶,应该还有很多小虫子。
等静静观察几天后,我带着班长一起主动去开那个盖子,小廖和一堆学生都无比兴奋地围着我们,一边轻轻翻叶子,一边告诉我们里面有三只松毛虫,十几只鼠妇,还有两只蟋蟀。我瞥见了萱儿脸上的笑容,虽然她还是尽力远离箱子,但我知道她心里已经释然了。
还有一件令我感到特别意外的事,我们的虫子是放在书架上的。不仅虫子的菜叶等食粮从未断过,而且书柜也被打理得干干净净。孩子们为了心爱的虫子,跟食堂阿姨搞好了关系,每天都能拿到一些新鲜菜叶给虫子们。我经常会怀疑那几只黑色的大毛毛虫,每天吃饱喝足后,是不是就躺在那大叶子上跟孩子们一起听课啊!多么优哉游哉!怪不得孩子们说,能解压!
小廖还要我拍了一个抖音视频,宣传一班的养虫子文化,标题就是“We love worms!(我们爱虫子)”
如果不是读齐老师书中的故事,我可能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姿态和举措,因为我非常非常害怕虫子。这大概就是读书带来的改变。
我一直在找我和书之间的感觉,就像王晓春老师的书名《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私密,也很重要。有时候美好到让人欲醉欲仙,有时候也会让人心口堵到不行。比如我看张文质老师《唇舌的授权》一书时,总感觉心口堵得慌,就像中了红孩儿给孙悟空施的千斤坠一般,喘不过来气。张老师舒缓平坦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因没戴红领巾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女孩儿去捡水沟里那条脏领巾,搭上了一条鲜活生命的故事。张老师只在故事的最后发问:“是什么让女孩迈出那一脚?”这样的发问,让人心里发憷。
我看完《唇舌的授权》后,心里有股极其强烈的冲动,我想写一本暖一点的书。现在的教育需要一点暖,尤其是教师的心,需要被温暖。更多的时候或者更普遍的现象是,老师依旧是孩子们的小太阳。老师不热了,孩子们怎么能热呢?所以,老师暖了,孩子们才能暖。
我们无法劝人读书,这是我的真实感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看书其实是最没有门槛,又最有门槛的事情。这需要一个人至少有一次体验读书快乐的过程和滋味,如果这种反应能够不间断地被强化,他就会慢慢成为一个爱看书的人。看了书,是一定要写的。只看不写的人,我大概率会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爱看书的人。
书是一种承载物,这个承载物的本质是优良知识或精神的互通、传递与再创造。没有写的互通,读书会是一潭死水。读与写,就像人和人的影子,是孪生兄弟,不可分离。读书之于我,不仅发生在我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当中,并且开启了我更加专业的写作生涯,简直是教师生涯的第二生命力。所以,“捧起书来读吧”,我以为这是一句非常真诚而又动情的话语。
在教育的田野上耕耘与自我超越
——《成为更好的老师》读后感
作者:化学组 熊绚霓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位播种者,种下知识的种子,用耐心、爱心浇灌心灵之花,不断滋养着学生的心田。王维审的《成为更好的老师》一书,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刻探讨,更是对教师个人成长路径的细致描绘,它引导我们思考“我在上课,我在上什么样的课,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并在反思与实践中促进自我成长。
一、回归原点,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
书中提到,“在基础上下足功夫,让课堂回到原点,给学生需要的,给我们能给的。”这一观点直击教育本质,提醒我们教育不应是盲目跟风或机械灌输,而应是基于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这不禁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他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只有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知识才会从平面的教材中立体化起来,填鸭式灌输教育才能走向启发式探究教育,学生才能从课堂的跟随者变为课堂的主人。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将这一理念融入课堂。比如,在讲解中化肥相关知识时,我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化学式和定义,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种植,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化肥的利弊,通过亲手种植、查阅资料、深入调查,让学生发现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的化肥其实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紧密相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二、成为研究者,让教育生活充满新鲜与挑战
王维审鼓励教师将自己定位为研究者,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很容易陷入重复与麻木的境地,失去对教学的热情。因为,所有的劳作都会有终结的那一天,所有的劳作者都会经历壮年的辉煌与暮年的寂寞。而在一次次教研中,你会逐渐接近诸位教学研究大咖的思想与内心,产生深刻的共鸣,不断增长自身教学水平及教育认知水平,获得学生及同仁们的认可。而且只有研究者,既不会有六十岁退休的约束,也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教学研究带来的成就感可以为我们提供了持续成长的新鲜感与动力。正如王维审所说,“只有研究者,才可以在经验梳理与行动调整中保持某种天真,才可以在顺着过往去反思的成长中踏踏实实地建设好未来的教育生活。”
三、坦然面对困难,将麻烦事转化为成长营养
书中关于坦然面对困难的论述,让我转化了对教育生活中各种麻烦事的看法。让人困扰的麻烦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而生活总是要继续进行,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麻烦事。正如书中所言,“学会把教育生活中的麻烦事变成‘成长营养’”,这不仅可以让你面对麻烦事时多一份耐心与积极处理应对的决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视麻烦事的存在,只有这样,才可以静下心去审视自己的处境,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的方法。二是要看到麻烦事的两面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学会去寻找其积极的一面。
上学期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因为前期松懈导致后期跟不上课程进度,听不懂课,导致在上课的时候一直讲小话,该怎么处理?我一开始其实只是看到学生上课讲话给我带来的课堂纪律困扰,所以当时这件事成为了成为我的累赘和负担。后来我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后发现,这位学生是可以尝试做做思想教育工作。我没有什么和学生一对一谈心教育的经验,班主任教我面对这种表面不在乎一切但其实心里又很想学的学生要采取夸夸策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关爱,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再在课堂上捣蛋;再教他学习方法,帮他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对于教师来说,都具有成长价值。就像是名医,他的高超医术光靠读书是无法成就的,需要在不断解决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慢慢积淀。
如此,学会用麻烦事垫高自己,让遭遇的一切都成为专业成长的资格,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心态,也是教育的智慧。
四、自我怀疑与反思,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适当的焦虑是成长的动力”,书中这句话让我对自我怀疑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新教师,而且一上任就是时间宝贵的初三年级,过去我总害怕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害怕被学生或同事质疑。然而,王维审却告诉我,这种自我怀疑其实是成长的开始。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进行自我否定,才能在不断地反思与调整中实现自我超越。
我开始尝试在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得失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每当发现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时,我不再逃避或推诿责任,而是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比如,我发现自己对于课程难度的把控、难点突破的讲解方式都比较缺乏,导致学生有时候难以理解。于是,我会去我们组其他老教师们的课堂中学习,课下向他们请教,二次备课时增加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难点知识讲解得更有逻辑、解题思路站位更高。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环境的力量
书中关于环境重要性的论述也让我深有感触。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足以让你精神振奋、阳光而温暖,能够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像我来到雅境大家园这一年,感受到这里充满了活力、激情的氛围和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也意识到想要更好地建设这个大家园,自身也要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成为更好的老师》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中,我将继续不断自审,在奋斗中成为更好的老师。
《唤醒生命的语文教育》读后感
作者:语文组 陈玉倩
在浩瀚的教育书籍海洋中,《唤醒生命的语文教育》犹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这本书由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老师所著,不仅凝聚了他近四十年教学生涯的智慧与心血,更是对当代语文教育现状的一次深刻反思与前瞻探索。读罢此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一、语文教育的灵魂:唤醒生命
黄荣华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唤醒生命”。这一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解之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语文教育往往被简化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其对学生心灵成长的滋养和生命意识的唤醒。然而,黄老师却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教育应当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是师生共同探索人生意义、感悟生命价值的过程。
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共鸣、获得启迪。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以一颗敏感而温暖的心去感受生活、理解世界,进而成长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二、单元贯通教学的魅力
在《唤醒生命的语文教育》中,黄荣华老师还详细介绍了他的单元贯通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按篇目逐一讲解的模式,而是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的教学单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学生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他们的整体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我深感这种教学方法的魅力所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零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而单元贯通教学则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文本的结构和主题,在微观上则能深入剖析文本的语言和细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黄荣华老师在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和背诵上,而应该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为此,黄老师构建了一系列古诗文教学课程和“东方经典东西方对读”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和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对比阅读、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所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更让他们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归属感。
四、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黄荣华老师在书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他倡导“过程写作”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黄老师的作文教学中,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套路。他通过组织写作工作坊、开展写作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他还注重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进步。
我深感这种作文教学方式的独到之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的培养。而黄老师则通过“过程写作”理念,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感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写出了更加真实、生动、有感染力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了自我、发现了价值。
五、对语文教育的未来展望
在《唤醒生命的语文教育》的结尾部分,黄荣华老师对语文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语文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整合和信息技术应用,让语文教育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我深感黄老师对未来语文教育的展望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里,语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去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也应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去坚守语文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唤醒生命的语文教育》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和深思的书籍。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所在;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语文教育的希望和方向所在。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黄荣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用心去实践和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就一定能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我、发现价值、成就未来!
《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读后感
作者:语文组 唐洁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走入教学的战场,真实已有三年。这三年,有进步、收获,也有迷茫、困惑。在不断实践中,大学习得知识里的水分被快速挤出。而作为独立个体的我,到底具备多少真知灼见,也慢慢显露。于是,什么是自己已有的,什么是自己没有的,个人的边界在时间转瞬中探索得更为清晰。也许是对自己常规课越发模式化的思考,也许是受其他老师们“首先要明确课型”之语的影响,当前有关“语文课型”的话题较为牵动我的思绪。因而,我购入了一本“课型”相关的书——《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以期系统了解语文课型,借助名师成熟的经验帮助自己上好课。
《语文课型与语文教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语文之道”书目之一,作者为成都市语文教研员罗晓晖。本书主要以“语文课型”为切入点,重点论述“语文课型“以及“文本解读”相关理论和实践,随着作者视角的变化,我们读者也得以观察到他在一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基于问题的阅读,接下来我想梳理下本书对我来说的两点实用价值。
一、“语文课型理论”给我的启示
课型分开实施,就能目标明确,专干其事,才容易取得教学的突破。反之,一堂课时间有限,搞的项目越多,教学要实现突破的可能性越低。在讲授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年轻老师通常都遵循这样的流程:板书标题,出示教学目标,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初读感知、划分层次,再读分析、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品评文章……罗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面面俱到而几无成效。他说,“你到处用力,分散用力,就没办法集中用力去实现突破。把语文课上成了大杂烩,这是教无章法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他对语文课“大杂烩”的现象有了深度剖析,所以他在书中提出把语文课分为七种课型:预习课、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文学史课、训练课、综合实践课、学科阅读课。(这七种课型中,前五种是基于课本的单元教学课型,后两种则是不受限于课本单元的拓展性教学课型。)
回归到我的课堂,虽然有成熟的流程,但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这样“面面俱到”的语文课堂实际上什么都在讲、什么都未突破,确实难以聚焦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更不用说有效促进素养形成。我开始进入罗老师的逻辑,赞同他的观点。与此同时我也质疑,一方面,我发现罗老师的逻辑前提是就应试教育而言的“教学有效”,所以我推测他提到的“教学章法”,应该指向解决应试教育环境下语文课缺乏针对性章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在阅读传统语文教育史后,对吕叔湘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指出的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现状印象深刻。多年来,有人说,一代代语文人为摆脱这一标签,追求“多、快、好、省”的教学效果,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如果罗老师推新的课型偏重解决应试问题,那这算是些许的迷失吗?
其实,世间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只有一次比一次完善的实践。阅读罗老师的文字,他有聚焦某一特定问题/现象展开思考和实践,作为读者的我,随着他的目光丰富了认识、提升了解决策略,当然也会产生新的困惑。这是阅读的无限魅力,也是前进的不竭动力。
二、“文本解读理论”给我的启示
“文本解读就是读懂文章,获得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谓‘纯文本分析’,是指在解读时所依托的纯粹是文本内部的语义信息,任何解读结论都从文本本身得出,文本边界之外的一切信息都应在解读过程中被屏蔽。”
“文本分析,就是要对文本实现还原性理解,它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如何看出它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文本信息之间存在着逻辑的或情理的结构。”
……
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接触过一些文本解读理论,进入教学工作后,越发认可其重要性。可惜的是,理论落实到实践大多是个人独自完成的过程,我们没有大量的时机和大家一起就一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的去解读,那么我大脑和心底所发生的活动没有办法和他人同频交互,也就没法完整及时地获得他人的成熟经验以参照。
在书本第九章《自然的阅读理解过程:我们是怎样理解文本的——苏童<夏天的一条街道>阅读理解过程的思维描述》中,罗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详尽叙述他读单篇文章的理解过程并进行思维描述。我读完深受教育。这是一篇过程的而非结论的文章,透过它,我能清晰看到哪些是我也有的思维描述,哪些是我没有的。罗老师提供了一个好的读书思维过程的样本,让模仿有具象的可能。
如果说,上述的“文本解读”背后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能帮助我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那么课堂上,我要带着我的学生怎样真实而不虚假地去解读文本呢?
罗老师在书中是这样回答的:
“教师上课,要假设我们没有任何参考书,作为一个对文本缺乏了解的读者去读课文,我们是怎么去理解它的。你是怎么读懂一个未曾读过的文本的?你靠的是分析。这里面就一定涉及怎么在文章中提取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之间建立起关系。经过一系列分析综合的步骤,最后理解这篇文章在讲什么。这个过程是一种讲理性、讲逻辑的过程。
往往以此对照备课和上课的过程,我们的教学却不是分析和综合的,而是结论印证式的。不是分析有待认知的文本,而是印证自己已有的结论。备课,我们一般先简单读课文、看教参,再加上自己对课文的看法,然后就提取几个‘要点’或‘结论’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上课,我们则像一名导游,带领学生在课文中寻找那些能印证这些‘要点’或‘结论’的信息。其实学生先是没有这些所谓观点和要点的,因为他们没有教参。他们在课堂上一听我们讲,会觉得老师讲的真的都是对的,课文都有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不会怎么去独立分析一篇文章的。因为这不是分析式的而是印证式的,没有尊重学生自然的阅读理解过程。”
教学初一年级时,我尝试过带领学生去扎扎实实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整合文本的信息,得出文本的主题。到了初二,我和学生总是快速地在印证着“要点”或“结论”,少了那份“沉入文本,老老实实吃透文本”的心思。显然,我们忘记了去坚持一个好习惯,所以在教学上的正反馈大大减损。语文教师,如何成为专业的教育人;学生,如何成为专业的学习者,都需要具备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老老实实吃透文本后,我们才可能超越文本,以自我的立场对文本进行评价鉴赏,进入更深度的学习范畴。
赢,只是我们的一段路。迎,才是教育的目的地。想日常繁琐,难得暑假静下来读书;想过往虚度,难得暑假有观点碰撞。望前路,有荆棘,有丛林,但花开遍地。
-END-
【第1173期】
策划|教研室
编辑|黎 睿
初审|侯毅玲
复审|刘 赟
终审|朱武红
雅聚灵气 · 境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