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海洋工程与技术概论”是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帮助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探索学术兴趣,制定职业规划,并提升综合能力。课程包括海洋工程环境、船海结构物、海洋机器人、水声工程与信息、智能海岸与岛礁工程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实践实习及走访科研团队等形式,发掘学生的学术兴趣,了解职业发展前景,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新生研讨课:海洋工程与技术概论
课程编码:MET123
学分:2.5学分
学时:54学时
教学类型:研讨式教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开课单位: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课程目标
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探索学术兴趣,制定职业规划,并提升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师生互动与答疑、成果展示与反馈、走访科研团队以及实践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掘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术兴趣,并不同方向和发展前景。
通过小组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团队协作和公共演讲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发展态势及学科前沿。
主要教学内容
我和海洋
导入: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我国海洋的基本情况,与海洋有关的学科,中山大学海洋研究的历史等。
研讨: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分小组研讨,并介绍自己与海洋相关的故事。可以是旅游见闻、家乡风景或者是对海洋的憧憬。
总结:对学生关于海洋相关知识的介绍进行总结,增强学生对于海洋的感性认识,推荐海洋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等。
什么是海洋工程与技术?
导入:介绍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基本概念、培养方案,以及国内外的办学情况。
研讨: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培养方案,熟悉和了解未来四年将要学习的课程。交流关于本专业学习的想法和问题。
总结:了解学生报考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初衷和对专业学习的认识,解答学生对于专业的疑问。
名船名舰
导入:介绍现代先进海军舰船及水中兵器的发展历程,概述水中兵器对舰船的攻击形式以及结构物的毁伤机理。
研讨:针对如果提升现代武器装备的攻击能力及提升舰船的结构防护性能进行讨论汇报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了解舰船水下安全防护对我国现代舰船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于先进海军装备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海底采矿
导入: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深海矿产资源的种类和重要作用;介绍典型采矿装备;介绍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
研讨:讨论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难点;讨论不同采矿装备的特点;讨论可能的技术创新方案;讨论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研究。
总结:指出深海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明确深海采矿装备与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深海采矿的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深海采矿的产业前景,激发学生投身该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
海洋牧场
导入:介绍海洋牧场蓝色粮仓概念,及其在海洋强国战略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海洋牧场工程装备的种类和重要作用;介绍典型深远海养殖平台;介绍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
研讨:讨论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难点;讨论不同养殖装备的特点;讨论服务海洋牧场的技术创新方案;讨论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海洋牧场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
总结:指出海洋牧场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明确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海洋牧场工程装备的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海洋牧场的产业前景,激发学生投身该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
海洋新能源
导入:介绍当前突出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引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介绍海洋的面积和海水容量,海洋中所蕴藏的能源,引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介绍典型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的转换原理和技术。
研讨:讨论各类海洋可再生能源如何形成;讨论各类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讨论各类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难点;讨论各类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思路。
总结:指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明确其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几种典型装置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指出未来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乘中大号去深远海
导入:介绍“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基本情况,讲述水声探测的主要内容、设备及意义。
研讨:针对当前我国在海洋国防、水下和航道安全等方面的紧迫形势,结合水声探测在国防领域的重要作用进行研讨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了解“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和水声工程学科,了解水声探测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用途,培养学生的水下国防意识。
乘极地号去破冰
导入:介绍“中山大学极地”号的发展历程,概述极地科考的内容和意义。
研讨: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北极进行讨论汇报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了解极地科考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海洋和极地的浓厚兴趣。
海路通与数值仿真
导入:介绍恶劣海洋环境下的海洋工程事故灾害,随后介绍世界著名船池和相应数值水池在船海结构物安全高性能设计中的作用。
研讨:学生针对如何提高海上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汇报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了解过去依托物理水池的船海发展,展望未来依托数值水池和人工智能的精细化发展趋势。
知名海洋工程专家
导入:介绍海洋工程与技术主要领域、代表性学者及其贡献。
研讨: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家及其研究方向交流和讨论。
总结:让学生对我国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的现状有具体概念。
海洋与人文
导入:介绍我国船海历史与文化、典型事件、船海与文化传播。
研讨:学生针对感兴趣船海与人文、历史以及文化感兴趣主体进行汇报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感受船海发展的影响力。
水声探测与通信
导入:介绍水声工程专业,概述水声探测和水声通信的内容和意义。
研讨:针对如何在海洋领域中更好地利用水声技术进行讨论汇报和交流。
总结:让学生了解水声技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海洋国防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浓厚兴趣。
海洋工程科技创新竞赛
导入:我校海洋领域师生在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取得的良好成绩展示。
研讨:针对不同的赛事类型,学生汇报参赛设想。
总结:提高动手和实践能力是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创新中心的良好软硬件设施,同学们应该发挥创新想法,大胆实践。
岛礁工程
导入:介绍岛礁工程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国防安全和资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讲解岛礁的地质构造及工程应用,并回顾中山大学的相关研究成就等。
研讨: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分小组研讨,介绍岛礁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及生态保护措施,并分享个人对生态岛礁工程建设的学习心得。
总结:对学生关于岛礁工程相关知识的介绍进行总结,强调工程设计与技术要点,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挑战,并推荐相关书籍和纪录片,增强学生对岛礁工程的理解和兴趣。
智能海洋与海岸
导入:介绍波浪、水温、盐度、水深等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模拟情况。
研讨:围绕海洋环境参数的获取手段进行研讨。
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海洋动力环境信息获取的技术瓶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载人深潜
导入:介绍载人深潜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科学研究、资源探索和国防安全中的关键作用,讲解深海环境及深潜技术,并回顾中山大学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就。
研讨: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分小组研讨,介绍载人深潜的技术设备、操作方法及其在深海探索中的应用,并分享个人对载人深潜项目的学习心得。
总结:对学生关于载人深潜相关知识的介绍进行总结,强调深潜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实际操作中的挑战,并推荐相关书籍和纪录片,增强学生对载人深潜的理解和兴趣。
水下机器人
导入:介绍水下机器人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和技术体系。
研讨:围绕水下机器人技术体系,分析水下作业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并梳理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总结:以水下机器人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
导入:介绍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和优秀毕业生代表。
研讨:学生通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对自己意向的单位进行介绍,分享自己心中所期待的工作和职业生涯。
总结: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指导和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实践实习活动
主题一:南校园拖曳水池参观。了解中山大学船舶拖曳水池的历史沿革;拖曳水池的总体主尺度参数;各个水池功能区和主要功能;水池配套的重要设备和标准模型;观摩和演示造波、造风和某型船拖曳阻力试验。
主题二:南海调查中心参观。了解调查中心整体业务情况,南北极科考经验,海洋调研经验,海洋浮标发展现状与进展等;参观南海调查中心展厅与设备库。
主题三:珠海校区参观。了解学校布局大海洋学科群的重要意义;参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主题四:走访教师团队。走访智慧船海工程、水声工程与海洋机器人、海洋环境保障与海岸工程等相关团队,面对面了高性能船舶、海洋牧场、海上新能源、极地与深海装备以及高性能计算、水池试验、水声信息、海洋机器人、海洋环境保障、河口海岸工程等的前沿进展。
教学方法
▶ 自学指导:教授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流程,如定义问题、收集信息、提出方案、评估选择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同时,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 小组研讨:每组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 教学辅导:随时接受提问,定期辅导,推动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和朋辈互助学习。
(参考资料:MET123课程教学大纲)
--
转载来源:中山大学教务部
责任编辑:何子祺 沈淑芳
初审:何子祺 沈淑芳
审核:刘军
审核发布:赵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