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肝脏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及人们健康的最普遍疾病。肝炎是引起肝硬化、肝癌和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健康安全。
作为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肝脏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肝炎对于我们肝脏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
如何保护肝脏的健康?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肝脏的主要作用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指肝脏炎症。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肝炎的种类
在肝炎的种类中,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乙肝、丙肝。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肝炎,多为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5种类型。
酒精性肝炎是指长期大量喝酒引发的肝炎疾病。在肝炎的种类中,酒精肝仅次于乙肝的危害。酒精摄入量过多,易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酒精肝的发病率高,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的病变,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影响着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群。NASH是NAFLD的进展形式,与持续性肝细胞损伤相关,可导致纤维化,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发于女性身上,严重的可快速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药物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导致肝炎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当多种致病因素使肝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并发生肝脏功能指标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肝等因素是引发肝炎最常见的病因,细菌、寄生虫感染、先天代谢异常、全身系统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以导致肝炎的发生。
传染性肝炎常见临床症状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皮肤或巩膜黄染、食欲减退的消化道症状等表现。有些患者可慢性化,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蜘蛛痣、肝区疼痛、肝掌、黄疸、消化道症状
病毒性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
早期的受损
经过健康的调整和治疗
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的
但由于肝在受损初期没有明显症状
因而需要通过定期、定向体检
来时刻关注自身肝功能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甲肝疫苗、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洁净的水源,防止“病从口入”。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乙肝、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等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被血液污染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
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或易感染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建议易感染人群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检查。
目前我国有甲肝、乙肝及戊肝疫苗可以接种,预防相应的病毒性肝炎。
甲肝疫苗:
分为甲肝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可为儿童,成人易感人群接种。国家为满18月龄儿童免费接种1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部分省份免费接种2剂次灭活甲肝疫苗),其他人群自愿自费接种。
乙肝疫苗:
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可为新生儿、其他易感人群接种。我国免费为新生儿按照“0-1-6”程序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其他人群自愿自费接种。
戊肝疫苗:
用于预防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共接种3剂次。
误区一:
症状和一般疾病混同: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肝功能受到损伤,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口干、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隐隐作痛、腹泻、小便黄如浓茶色等都是病症的反应。
误区二:
不发病就不会传染:大部分携带者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病,所以人们就认为其不具有传染性,也无须检查。其实不然。所谓病毒携带者,是肝功能和B超检测都正常,但表面抗原呈阳性。只要检测出表面抗原呈阳性,就具有传染性。
误区三:
不做定期体检: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情,对治疗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要早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年或半年体检一次,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指标。
END
来源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员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