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ta期刊40位编委入选2024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学术   2024-11-22 07:02   中国香港  

iMeta期刊 40 位编委入选2024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科睿唯安2024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高被引学者查询:https://clarivate.com/highly-cited-researchers


iMeta期刊编辑部不完全统计,截止发稿时已经查询到40位编委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他们在本领域的研究中引用数量是真正的千里挑一(Top 0.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入选iMeta编委简介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iMeta主编

傅静远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教授

傅静远,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系统医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宿主和肠道菌群在代谢及免疫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项目涉及大数据群体水平研究,例如荷兰LifeLines 项目,跟踪分析近17万个体30年,分析遗传,饮食,环境,肠道菌群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疾病和性状的影响,以达到个体化、精准化医疗。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E-8980-2012

iMeta 顾问

James M. Tiedje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 院士

James M. Tiedje,iMeta期刊顾问,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Tiedje院士为密歇根州立大学杰出教授,担任微生物生态学中心主任,创建了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并被誉为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之父。Tiedje教授于1985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Fellow,1992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Finlay奖,2003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席,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微生物生态中心主任以及著名刊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主编和Microbi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编辑。Tiedje教授长期致力于微生物生态、生理及其多样性,及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近年来特别关注利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先后发表550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15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4篇发表于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被引用12.5万余次,H指数高达169。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BH-7937-2022

iMeta 顾问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朱永官,生态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科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2016一2022年连续7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2年8月获颁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1412-2009

iMeta 顾问

于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 名誉院长

于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内科与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医学院助理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主要社会任职包括: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微生态常务理事、美国胃肠病协会(AGA)肿瘤常务理事(2017-2019)、国际肿瘤微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美国胃肠病学院fellow、香港科协副主席、香港免疫协会主席 (2017-2018)、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肠道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现任J Gastroenterol Hepatol副总编辑;Oncogene、Scientific Reports、J Digestive Disease副主编;Gut、EBioMed、《中华消化杂志》等杂志编委。

发表SCI论文532篇,影响因子30以上101篇,主编英文专著3部,合作编写英文和中文专著18部。在最近发布的“2023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位居中国医学领域科学家第8位。因在消化疾病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而获各种重要奖项50余项,包括2022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2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6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016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2018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D-8569-2015

iMeta 顾问

贺纪正

墨尔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 

贺纪正,墨尔本大学教授,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建“土壤分子生态学”课题组,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元素循环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风险评价等。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获中国土壤学会奖,2019年起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在Nature Geoscience、PNAS、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等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文章被引用22000余次,H指数78。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兼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iMeta期刊顾问,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编辑(Subject Editor),Soil Research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等编委;中文杂志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学通报等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1412-2009

iMeta 顾问

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院士

印遇龙,湖南桃源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于1985-1987,1994-1999分别在德国国家农科院动物营养所,英国女皇大学,加拿大Guelph大学学习和工作,获英国女皇大学营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农业部动物营养实验室群名誉副理事长,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WFCMS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名誉理事长和WFCMS芳香产业分会名誉理事长, 世界生产率科联中国分会副主席,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猪业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常委,Animal Nutrition 杂志主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中科院创新文化先进奖和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长期从事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先后主持完成院、省、国家、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多项。在畜禽绿色养殖技术、非常规饲料原料高效利用以及养殖过程废弃物减控等方面成果卓著,带领团队发表SCI收录论文400多篇,论文他引9000多次, H指数高达54,且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2014年度获中国引文桂冠奖(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获奖者);主编中英文专著13 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2017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人2017年年度人物,2014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World Nutrition Forum大会上获World Animal Nutrition奖,2018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14届国际猪消化生理学大会上获Asia-Pacific Nutrition Award (APNA)奖。

iMeta 副主编

邓晔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邓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ISME Journal资深主编,iMeta, Microbiome, Environmental Microbiome副主编等。2018-2021年连续获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全球高被引学者。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微生物的响应和反馈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按照“技术创新-机制解析-模型预测”的研究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迄今在各类SCI杂志上已发表研究论文200篇,文章总引用18000余次,H-index为66。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X-4358-2019


iMeta 副主编

褚海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褚海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生物学”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担任Soil Ecology Letters共同创刊主编,Microbiome、iMeta副主编,The ISME Journal、mSystems等6种国际期刊编委,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特邀主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2019-2023年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获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BX-4235-2022

iMeta 副主编

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王二涛,博士生导师,新基石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党委委员。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方面的研究,代表成果包括: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发现植物的菌根因子受体,阐明植物识别共生微生物的分子基础;揭示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奠基细胞”演化和形成的遗传基础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ell, PNAS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应邀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The Plant Cell, Current Biology等撰写综述,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担任The Plant Cell, Science Bulleti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New Phytologist, JIPB等学术期刊编委,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先后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4),"中国青年科技奖","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科学探索奖" 和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等。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GYU-4506-2022

iMeta 副主编

胡行伟

墨尔本大学 教授

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在土壤氮素转化的微生物过程、温室气体释放的微生物学机理、环境抗生素抗性组学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44篇,Google Scholar引用6126次,H指数为43。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7篇(5篇ESI高被引论文),包括1篇ISME Journal、1篇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5篇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3篇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1篇Advances in Agronomy,2篇Environmental Pollution,2篇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等。现任国际期刊iMeta、Plant Growth Regulation副主编。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 ISME Journal、Trends in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专家,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和奥地利科学基金(Austrian Science Fund)评审专家。于2018年11月受邀担任英国The F1000Prime Faculty(Faculty of 1000)环境微生物学领域专家,为国际科研工作者推荐和点评该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科学进展。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635834

iMeta 副主编

Tommi Vatanen

奥克兰大学 教授

Vatanen Tommi,奥克兰大学,专门研究儿童早期动态肠道微生物组的人类微生物组专家。我对了解微生物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联系以及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在治疗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我的培训涵盖粪便取样、实验室方案、DNA 测序、计算分析和知识转移。我在与多学科团队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包括实验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生。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J-5458-2018

iMeta 编委

赵立平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教授

赵立平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应用微生物学冠名讲席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 AAM ) 院士;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 ) 院士;《美国胃肠病学会( AGA ) 微生物组研究与教育中心》科学顾问,技术分委员会主席。《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执行委员会创始委员,大科学计划分委员会主席。从事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健康研究超过30年,发现了首例可以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的人体肠道病菌;发展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肥胖症、糖尿病营养干预方案。开创性建立了基于生态功能群的微生物组数据挖掘新路径,形成了从检测到培养移植到养护的全系统完整的肠道菌群健康管理体系。围绕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结肠癌、自闭症、衰老等疾病的关系,在Science、PNAS、ISME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是微生物学和交叉学科持续多年的全球高被引学者。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对他的微生物组与肥胖的研究工作做过专题报道。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EA-4833-2022

iMeta 编委

张瑞福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张瑞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根际微生物与微生物肥料、农业有机废弃物微生物转化与有机肥料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Microbi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Life、ISME Journal、Microbiome、Advanced Science、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可,被引用万余次,10篇论文被ESI列为高被引论文,2022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监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兼生物与有机肥专委会主任等。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HDN-0340-2022

iMeta 编委

蔡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蔡磊,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委“杰青”、“优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真菌多样性与分类学、植物病原真菌检疫与监测、植物微生物组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任亚洲菌物学会副主席、国际真菌分类委员会委员。发表国际专著一部,在Studies in My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Fungal Diversity、Microbiome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多篇,总引用15000多次,h-index = 55,入选科睿唯安2019、2020、2022、2023“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Scopus-2021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W-4996-2017

iMeta 编委

余光创

南方医科大学 教授

余光创,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教授、博导。一直专注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工具开发及应用,在系统发育、组学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上开发了多款广受同行认可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Bioinformatics, The Innovation, iMeta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7篇ESI高被引论文,他引频数超过2万次,连续两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G-1015-2017

iMeta 编委

马曦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马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等。主要从事动物营养领域科研和技术创新,研究方向为仔猪生理和营养代谢调控,围绕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黏膜免疫互作,细菌素与生物饲料研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连续资助,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 Nano Today,Adv Sci,Adv Nutr,J Nutr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其中包括封面论文4篇,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9篇。担任 Gut Microbes、J Anim Sci Biotechno、Front Nutr 等领域权威期刊的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J-4625-2019

iMeta 编委

潘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潘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重大慢病的病因和转归研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担任柳叶刀(Lancet)肥胖委员会委员,参与撰写柳叶刀全球肥胖问题报告,主持柳叶刀中国肥胖问题专辑。发表第一或通讯文章150余篇,包括N Engl J Med、JAMA(4篇)、BMJ(2篇)等医学顶级期刊多篇。共发表论文370余篇,被引>33000余次,H指数82,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科学奖”。担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共卫生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副主委、iMeta期刊编委、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大陆唯一)、营养学权威期刊Am J Clin Nutr副主编(创刊以来中国唯一)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和期刊重要职务。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C-5572-2011

iMeta 编委

Karthik Anantharama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助理教授

Karthik Anantharaman 博士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菌学系的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和病毒生态学。Anantharaman于2007年在印度卡纳塔克邦国立理工学院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之后,于2014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地球与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在Gregory Dick博士的指导下研究热液喷口的微生物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吉莉安·班菲尔德博士进行博士后培训期间,他使用高分辨率宏基因组学研究了陆地地下的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Anantharaman是多个奖项的获得者,包括NSF CAREER和NIH杰出研究者(早期研究者- MIRA)奖。Anantharaman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结合了计算、实验室和实地实验,以了解微生物和病毒过程,这些过程是海洋和淡水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中生物地球化学转化的基础。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病毒和噬菌体是所有微生物组的组成部分,Anantharaman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发和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系统,以研究自然界中的病毒生态学和相互作用。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GM-5680-2022

iMeta 编委

Johan Bengtsson-Palme

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 助理教授

Bengtsson-Palme Johan,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和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的助理教授。研究小组致力于数据驱动的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主要侧重于通过大规模实验工作、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细菌群落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发病机制和相互作用。主要在与这一总体目标相关的三个领域开展工作: 1)致病性背后的机制,2)微生物组中被破坏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3)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此外,该实验室还开发了用于高通量数据的大规模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工具,包括广泛使用的ITSx和Metaxa软件,以支持这三个领域的前沿研究。实验室网站:https://microbiology.se。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K-3871-2012

iMeta 编委

朱轩(Hin Chu)

香港大学 助理教授

朱轩博士(Dr. Chu Hin),现任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及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科学主任。专注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发表论文146篇,h因子48,总引用>27,000次。在Nature, Lancet, Cell Host & Microbe, Nature Microbiology, Lancet Microbe, Cell Research,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ell Reports Medicine 等期刊发表论文共 >50篇。2021、2022及2023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评为世界被引用数排名前 1% 的学者之一以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

PI微生物系网站简介:

http://www.microbiology.hku.hk/02_HKU_Staff_Dr_Hin_Chu.html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HKF-0538-2023

iMeta 编委

郭建华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教授

郭建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昆大水中心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for Research, Australian Centre for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分别于2012年和2017年荣获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DECRA和Future Fellowship。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与控制、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环境新型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以及水工程系统中微生物生态学,主持和参与多项澳大利亚科研基金项目。已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章节2章,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1篇PNA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0篇 The ISME Journal,以及60多篇论文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上。论文引用次数8800余次,H指数52。指导的博士生中有17人获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10余名和6名博士后。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Editor,Water Research期刊Associate Editor。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B-1114-2012

iMeta 编委

王则能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研究员

王则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助理、项目科学家和专职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催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炎症性疾病,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他曾报道过髓过氧化物酶(MPO)可催化硫氰酸盐氧化成氰酸盐,导致蛋白质氨甲酷化修饰促经动脉粥样硬化(Nat Med2007);也曾报道了氧化三甲胺(TMAO)代谢途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靶向微生物三甲胺裂解酶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Cell.2015),并且通过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液中氧化三甲胺的浓度。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ell, Nature Medicin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Cell Metabolism,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等知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超过130篇学术论文,被引26000余次。获得Tarazi奖、Elsa Albrecht奖、Innovation奖和美国油脂化学协会最佳论文奖等多个奖项,并获得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NIH等多项科研资助。目前,拥有(PI)2项科研基金(AHA Scientist Development Grant, NIH RO1)以及多项专利。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AK-6119-2021

iMeta 编委

徐振江

南昌大学 教授

徐振江,南昌大学教授,目前任职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医学中心的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David Mathews,从事非编码RNA的计算生物学。之后进入Rob Knight课题组从事人体和环境微生物组学。2018年回国后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的数据挖掘和方法开发,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在Genome Research,eLife, mSystem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F-6493-2012

iMeta 编委

赵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赵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理事长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专家(非全职);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非编码基因领域基金评审人、国际RNA联盟中方专家成员;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影响因子7.051)等多个知名国际期刊编委;高校教材《分子诊断学》第3版编委;中国人口学会出生人口与儿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2020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tanford大学发布)。

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共同)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5以上的论文20篇,总SCI引用超过7800次,超过100次SCI引用的有9篇,超过200次SCI引用的有6篇,8篇论文被web of science评为“高被引用论文”。近十年在Cell stem cell, Cell metabolism,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Hepatology, Genome Research, Trends in Genetics,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已获得包括国自然面上项目、国自然重大研究项目、国自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基金。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525569

iMeta 编委

Bengtsson-Palme Johan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助理教授

 Johan Bengtsson-Palme,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和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的助理教授。研究小组致力于数据驱动的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主要侧重于通过大规模实验工作、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细菌群落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发病机制和相互作用。还对分子分类学和提高参考数据库的质量感兴趣。与 Joakim Larsson、Jo Handelsman、Erik Kristiansson 和 Henrik Nilsson 等团队密切合作。电子邮件:firstname.lastname@microbiology.se。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1534116

iMeta 编委

津田贤一(Tsuda Kenichi )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9- 教授,首席研究员,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

2011-2019 课题组组长,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 德国

2005-2011 博士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美国

2001-2004 博士, 北海道大学, 日本

1999-2001 硕士, 北海道大学, 日本

1995-1999 学士, 北海道大学, 日本

Ken来自日本札幌。他热爱足球和植物科学。他于2004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博士后。他一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MPIPZ)的研究组组长,直到2019年8月。他一直担任HZAU教授,从2019年9月开始担任MPIPZ的客座研究组组长。他对网络特性,结构和动力学感兴趣 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生物学中发现新概念。

E-mail: tsuda@mail.hzau.edu.cn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745277

iMeta 编委

张晨虹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张晨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在肠道菌群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关系的领域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在通过营养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肥胖和2型糖尿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果。博士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入选上海市科委扬帆英才计划,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863”项目等科研课题中承担重要工作。发表SCI论文30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杂志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等发表论文12篇。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HCH-9822-2022

iMeta 编委

Alexandra Zhernakova

圣彼得堡医学遗传学中心

Alexandra Zhernakova,圣彼得堡医学遗传学中心临床遗传学家。2002年,她在荷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涯,是Cisca Wijmenga小组的实验室分析师和博士生。随后在LUMC和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后,获得了UMCG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奖学金,并在微生物组,暴露组和衰老领域发展了自己的独立研究方向。Alexandra Zhernakova是格罗宁根微生物组团队的创始人之一,也是Lifelines-NEXT队列的科学领导者,这是一项对母婴的纵向研究。2022年被俄罗斯-美国科学家协会授予G.A.伽莫夫奖,以表彰她在肠道微生物群和病毒组在疾病和衰老中的作用方面的工作。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BA-9372-2020

iMeta 编委

周志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研究员

周志刚,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际鱼菌互作学术研讨会当然委员(Steering Committee)。入选国家级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水产学经典期刊《Aquaculture》副主编。研究成果曾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福建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35项(含PCT授权3项),转让15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40余篇,被引11000余次。

🔗个人主页:

https://sc.panda321.com/citations?user=XxGvBq4AAAAJ&hl=zh-CN&oi=ao

iMeta 编委

韦中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土壤生物障碍消减、根际微生态与进化、农业废弃物生物高值化等方面研究。已在Nat Biotechnol、Nat Microbiol、Nat Ecol & Evol、Nat Commun、Sci Adv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3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被聘为《Soil Ecology Letters》副主编、《Microbiome》、《iMeta》、《土壤学报》和《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委,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病毒组工作组副组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根际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2464229

iMeta 编委

徐岩

江南大学 教授

徐岩,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原副校长,美国化学学会(ACS)农业与食品化学部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的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徐岩教授目前担任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蒸馏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委员会理事长。担任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期刊主编,Bioresouce and Bioprocess、《微生物学报》、《食品生物技术》等多本学术期刊编委。

徐岩教授主要从事酿造科学与工业酶学领域科学研究,通过在酿造发酵过程中群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微生物新酶及其分子改造等研究工作,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水平上,解析微生物发酵机制、探索微生物酶蛋白的结构与催化功能的相互关系,提升和改造传统发酵工艺,采用发酵技术和酶技术发掘和延展新的生物制造过程,满足工业生物制造的需求。

徐岩教授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8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70余篇(TOP级期刊论文8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授权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在传统发酵工程领域,针对中国传统酿造等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的风味导向学术思想,成果辐射全国,推动了产业的改造。在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等40余家全国知名白酒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开发的高效安全焙烤专用脂肪酶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在3家企业产业化规模发酵制备与应用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包括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3项。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40531103

iMeta 编委

张小川Scott Chang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教授

Scott Chang(张小川),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和加拿大土壤学会会员(Fellow)。曾任阿尔伯塔省土壤学会主席,美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学分会主席,土壤科学国际联盟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变化生态学。作为PI/co-PI,已经获得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在Nature、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和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10余篇。论文被引用18000余次,h指数70 (Google Scholar)。现任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Acta Ecologica Sinica、 Carbon Research、Soi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Pedosphere和Biochar编委/副主编。

主页链接: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AA-9945-2022

iMeta 编委

刘学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入选国家级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荣获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食品科学》《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48793059

iMeta 青年编委

王延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青年研究员

王延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员。2021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0年入选中科院中科院青促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精准基因编辑、细胞递送以及小麦定向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Molecular Cell, 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20-2023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BE-8732-2020

iMeta 青年编委

胡斌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胡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年获国家“优青”资助。2018及2019年获得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1月引进至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博导。从事植物养分高效利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水稻营养高效分子机制解析及作物设计育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克隆了控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氮肥利用效率差异关键基因;建立了硝酸盐信号从细胞膜受体感知到细胞核应答响应的主信号通路;揭示了水稻适应不同地理生态区土壤氮环境的遗传基础;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培育出设计型水稻新品种,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及其它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成功范例。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lant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选ESI高被引论文,并于2021和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HCI-1705-2022

iMeta 青年编委

时玉

河南大学“黄河学者” 特聘教授

时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2021年3月,入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进入生物互作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工作。2021年获得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项目1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同创新工作项目1项以及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在Microbiom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专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一作/通讯20余篇。Web of science 他引4484次,H指数32。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P-3378-2015


iMeta 青年编委

宗媛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宗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及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主要从事植物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植物合成生物学及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GBY-3675-2022

iMeta 青年编委

赵琪

辽宁科技大学 教授

赵琪,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厦门大学博士后。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沈阳市拔尖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智能计算方法与大数据分析,生物医药大数据的统计挖掘等。发表论文6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40篇。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Genomics和BMC Genomics等十个国际SCI期刊的副编辑或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1879423/qi-zhao/

iMeta 青年编委

李炳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华大学 副教授

李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以及“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环境微生物学与污染生态化学研究,在包括ISME Journal、Microbiome、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等在内的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7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Google总引9900余次,H指数46,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0项。研究成果被80多个国家/地区,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剑桥大学等在内的600余所研究机构的同行在Nature、Cell及《联合国环境署2017前沿报告》等顶级学术期刊和国际权威组织前瞻性报告中正面引用。现任JCR一区SCI期刊《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副主编,SCI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首届Early Career Advisory Board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IWA“首创水星奖”(科学创新类)银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941107

iMeta 青年编委

韦阳

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研究员

韦阳,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至2021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2021年至2023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致力于茶叶天然活性成分功能与应用、茶与食品加工及质量控制、食品胶体结构设计与营养递送等领域研究,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Food Hydrocolloid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Food Chemistr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和JAFC等一区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高被引论文6篇,被引25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中英文著作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入选2021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奖励计划和2022年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曾获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 s Top 2% Scientists 2022)和2021年全球食品学科Top100高产作者等荣誉,担任多个国际同行评审期刊学术编辑、专刊编委和审稿人。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ang-Wei-50

+ + + + + + + + + + + 

参考资料


高被引学者查询:https://clarivate.com/highly-cited-researchers

iMeta期刊34位编委入选2023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iMeta期刊26位编委入选2022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iMeta期刊12名编委入选科睿唯安2021年度高被引学者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高引文章 ▸▸▸▸

iMeta | 引用7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高引文章 ▸▸▸▸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高引文章▸▸▸▸

iMeta | 高颜值绘图网站imageGP+视频教程合集                                       

1卷1期

1卷2期

1卷3期

1卷4期

2卷1期

2卷2期

2卷3期

2卷4期

3卷1期

2卷2期封底

2卷4期封底

3卷2期

3卷3期

3卷3期封底

3卷4期

3卷4期封底

1卷1期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千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所有领域高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和综述,重点关注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大数据和多组学等。目标是发表前10%(IF > 20)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发行后相继被Google Scholar、SCI、ESI、PubMed、DOAJ、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3.7,位列全球SCI期刊前千分之五(107/21848),微生物学科2/161,仅低于Nature Reviews,同学科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中国大陆11/514!

iMetaOmics” 是“iMeta” 子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担任,是定位IF>10的高水平综合期刊,欢迎投稿!

iMeta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

姊妹刊iMetaOmics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出版社iMeta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69514

iMeta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T2

iMetaOmics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O2

邮箱:

office@imeta.science



宏基因组
宏基因组/微生物组是当今世界科研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为加强本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发展,中科院青年科研人员创立“宏基因组”公众号,目标为打造本领域纯干货技术及思想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