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4-2025版)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954 篇文章
生活中逃避现实的行为处处可见,几乎所有人都会逃避现实:借酒消愁,沉浸幻想,寻找“生活别处”......
心理学常常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接受现实,才能在短暂的痛苦之后,迈向心灵的成长之路。
诚如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写: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释然,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作为一个教大家如何面对死亡和临终状态的老师,同时也作为一个曾经历过失去的人(谁没有经历过呢?),我对于接受这个概念非常熟悉。
在处理失去的模型中,接受是一个目标。我告诉我的学生们,接受是我们妥善处理了悲伤之后的结果。
然而,接受不能超过必要的界限,否则就可能会变成“习得性无助”。
一个为人熟知的模型
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以提出悲伤五阶段模型著称,该模型深入探索了悲伤,并定义了经历悲伤的过程。
她认为,当人们经历失去时,会走过以下五个阶段:
否认期、愤怒期、协商期、忧郁期、接受期。
虽然库伯勒-罗斯的这一模型因过于绝对化而受到了质疑和批评(所有的理论都会遭到质疑和批评),但抛开其他的不讲,该模型和许多别的处理悲伤的模型一样,其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接受。
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要去接受。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们是不会也不能够接受的。
尽管如此,库伯勒-罗斯的模型的确指出了接受失去或与其和解的重要性。接受并不意味着痛苦的结束,但它能让一个人继续活下去,继续正常生活。
TED里有一则为人熟知的演讲,其中说到,某件事情并没有“过去”,但我们可以带着它“去过”日子。
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悲伤并继续前行,这种情况就会变成心理学家所称的“复杂性哀伤”。
广义上的失去
当然,接受不仅仅适用于对生命的逝去,就像我们并不只是面对死亡时才会感到悲痛。在我教授这个课题之前,一位咨询师曾经告诉我,我们可以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到悲伤。
真的,任何不符合我们预期的事情,都可以引起悲伤。
这是对于某件事本来是怎样的或本可以是怎样的而产生的悲伤,而(理想情况下)接受是这一过程的终点。
什么是接受?
我最喜欢的一个“接受”的同义词是“允许”,这个词我们通常不见得会想到。
当我们接受时,我们正在允许某事发生(或者说,承认某事已经发生)。
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持续对抗已经发生的事,不断否认这个事实,就像在打一场注定会输的仗。
接受一件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们觉得这件事是好的或是没关系的。接受可以包括这层意味,但并不是一定要包括。
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可能是也常常是非常糟糕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去接受。在接受中并没有价值评判,接受只是说一件事情已然如此了。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那么,接受什么时候会超过恰当的界限,变成习得性无助呢?
就像我之前写到的,放弃是可以的(虽然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但习得性无助却不仅仅是放弃而已。
有些时候,放弃确实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最理性的选择,但当情况并非如此,你却依然选择放弃时,这可能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习得性的无助中,我们基本上会认为,努力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好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感觉自己对此没有任何的掌控。
我们不再努力达成目标,也不再好好照顾自己——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如果某些事情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是可以将其改变的,但我们却放弃了,因为我们感觉再努力也无济于事,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当我们确实有能力左右某件事,也就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件事确实可以被改变,但我们却举手投降、转身离开时,这便是习得性无助,这不是接受。
一个提醒
就像我之前写到的,有时候我们确实对于自身的处境毫无办法,尤其是面对不平等时。比如,像遭遇校园霸凌或者被歧视这种问题或经历,没有人应当为此被指责为习得性无助,也没有人应当被迫去接受它。
有些现象就是不可接受,也不应该被容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为此而战斗(如面对不公正和歧视时)是永远值得的,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而感到疲惫也总是可以理解的。
如所爱之人的故去这类失去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是与其因此也放弃我们自己的生活,不如去接受,接受能帮助我们继续前行。
积极的接受
如果我们选择放弃,是否意味着我们已接受了某些事?感觉上好像是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接受之后我们可能会放弃努力,但这是额外的一步,而且这一步通常过犹不及。我可以接受我考试没考好,但如果我因此就放弃读书,那这对我没有帮助,也不是正确的做法。
习得性无助是在我们有能力改变处境时却选择了放弃,但积极的接受是即便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我们仍然继续向前看。这就是为什么在死亡和临终研究中如此提倡接受。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去努力接受,这种接受是一种有益的“妥协或是和解”,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估,看看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
在库伯勒-罗斯的模型中,前四个阶段都是与接受相反的,是拒绝。想要拼命抓取一些不可能抓取到的东西,在这个例子里,就是想要战胜死亡。
若陷入习得性无助,几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会放弃,包括放弃继续生活或是妥协。当面对失去时,这种复杂性哀伤就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哀伤与身体的(主要)健康问题息息相关。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当接受超过适当的界限而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后,确实会将我们的生命置于风险之中,我们失去的亲人爱人也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
走向接受
我们有力量去接受,我们有能力去掌控。这不一定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的,过程也不必非得是积极的,但“我无法改变事实”和“我放弃努力”之间,有着巨大差别,前者能帮助我们活下去,而后者只会让我们走向灭亡。
除了在面对生死之外,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面对其他事情。我们挚爱的人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我们因为他们的逝去而放弃自己的生活。
End
作者 |艾希莉·迈尔(Ashley Maier),任教于美国洛杉矶谷学院。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晓雯(155)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风铃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