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迈入四十的你:“前40年为别人而活,后40年要为自己而活”

健康   2024-12-20 17:30   上海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4-2025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4-2025版)
文字@视频@配音@翻译……2025一杯咖啡全媒体志愿者招募


文章编号:F20241119
自我成长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952 篇文章


日历簿一页页撕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而对一些人来说,不止是增长一岁,而是人生新阶段的到来。

对许多85后来说,新的一年,意味着他们即将迈入四十岁。

无论你是什么心情,四十岁+的人生,就这么到来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十岁,无论你是否接受,人生都已至中场。

如今的中年人,压力如影随形。

事业上,竞争激烈,唯恐稍不留神便被淘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家庭中,对不少人来说,不是上有老,就是下有小,责任重大,往往自己是最被忽略的。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要为父母的健康担忧,为孩子的成长筹谋。

当人们即将步入40岁时,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有人为青春不再而焦虑。从文化层面来看,我们常把中年看作是开始“失去”自我的阶段:“失去”身体的活力,“失去”曾经所拥有的自由……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中国,45至55岁这一时间段常被认为是个人幸福感最低的十年。

但是,如果我们重新定义40岁,把它看成一个提升能力、激动人心和充满机遇的年龄,又会怎样呢?

我想先分享一个朋友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张晨,刚刚迈入40岁。

在最近的一次交谈中,张晨分享了他对步入40岁的感悟,总结了年龄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满怀激动地迎接这一新阶段。

张晨没有把中年当作终点,而是把它看成新的开始

一个因过往的人生经历,以及乐于探索新事物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阶段。

在回顾人生中那些关键时刻时,例如,他搬到青岛以及发现精酿啤酒的经历,对此他充满了回忆和感激。

他深情地讲述了那些影响过他的技术变革,例如,从录像带到智能手机的转变,这些都见证了那些已走过的漫长岁月。

张晨的观点,打破了人们对年龄增长会减弱活力的负面刻板印象

他认为,40多岁的人也可以积极健康地生活,同时保持情绪和心理健康。

虽然身体变化是自然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情绪韧性往往会增强,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

心理学家荣格就说,人生的前40年是为别人而活,后40年要为自己而活。

对于即将迈入40岁的人来说,以下8大策略能让这一转变更有意义。包括:

接纳新的体验和挑战

人到中年,无论是爱好、职业转变还是个人目标,是时候接受挑战并追求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了。

关注情绪成长和幸福感

年龄增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们更加重视情感健康

不要被过去的不安全感或外界的期望所束缚,利用这个阶段培养自我意识、内心平静和韧性。

指导别人或回馈社会

许多40多岁的人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回馈社会的愿望,无论是通过指导还是为社区做出贡献。

与他人分享智慧和经验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并产生目标感。

维持和建立社会关系


生活在变化,但维持友谊和建立新关系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乐趣。

牢固的社会关系对健康和整体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保持平衡,关爱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注重内在的良好感受,而不只是外表的年轻态,这样可以带来更健康、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

追求个人爱好和兴趣

我的朋友张晨的故事表明,无论是摄影还是一日游,投身于自己热爱和感兴趣的活动能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是时候专注于那些让你充满激情的事情了。

对学习和个人发展,

保持开放的心态

终身学习可以使中年阶段充满活力和充实。

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不断地扩展技能,有助于你持续学习,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新机会。

反思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

花时间评估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可以为未来几年定下基调。

在这个使行动与更深层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独特时刻,优先考虑那些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步入40岁可以是一种充满力量且自由畅快的体验。

拥有正确的心态,中年时期可以成为重新开始、追求目标和收获快乐的阶段

要把它看作是一个终点,而要把它看成开启新冒险、实现个人成长以及对他人做出有意义贡献的大门

欣然接受这些岁月的馈赠,把它们当成自我成长、探索激情以及分享宝贵见解的契机,40岁将转变为一段非凡旅程的起点

End

作者 |黛博拉•海泽(Deborah Heiser),应用发展心理学博士,擅长研究中老年心理。她是TEDx演讲者、客座教授、教练、作家,也是“导师计划”(The Mentor Project™)的创始人。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修改和增删。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杨小杨 (119)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木童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李胜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再见爱人》之“懦弱”李行亮:童年经历如何塑造成年关系模式

《现在拨打的电话》女主的「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什么心理病?

掌握「情绪三维模型」,做像“卡皮巴拉”一样情绪稳定的人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朋辈咨询:适合普通人学习帮助身边人的心理课(2025版)

洞察你的「时间人格」:津巴多时间观疗愈研习|12月心理研修报名

关于爱与勇气:“依恋访谈”心理系列研读课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4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4)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一杯咖啡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