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雄狮少年2》:被生活踩在脚底下,那就成为一株野草

健康   健康   2024-12-15 19:50   上海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4-2025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4-2025版)
发出专业靠谱的心理声音:2024一杯咖啡编辑部招募


自我成长专刊

影视作品心理分析

AC专栏

年终岁初的时节,天寒地冻,很多人都需要打打“热血”。所以,2024年的年尾,我会推荐这部刚上映的国漫《雄狮少年2》给需要一些人生动力的伙伴。原因有三:

一是系列作品一本身就很燃,当年那句“胸中的鼓点”,激励了三年前特殊困境中的人们。

二是故事背景设定在08、09年前后的上海,有大量当时候上海的场景以动画形式还原,熟悉上海的伙伴都知道,这个时期的上海即将迎来世博会,是发展速度较快,市民生活最有活力的时期,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三就是本文提到的,那些“被踩在脚底下”,被压力、他人、生活、社会挤压到喘不过来气的人们,这部电影会给你一些指引和方向:

被生活踩在脚底下,也没有那么令人绝望,因为你还可以去做一株野草。

做一株野草,在边缘野蛮生长

《雄狮少年2》的故事,延续系列作品1的主要人物阿娟和他的两个朋友,只不过这次他们是从校园时代迈向了社会,从家乡离开来到大上海谋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变:校园生活多少还是受到一定保护的,如老师的关爱(1中的重要剧情),大人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进入社会之后,这些“保护伞”都会消失,一个人赤裸裸地要面临社会的真实。

那么,什么是阿娟这代人的社会真实呢?

那就是,被踩在脚底下。

从社会规则、社会体系、社会金字塔等各个方面来看,像阿娟这样身无长物、无甚背景的年轻人,就是处在最底部的一群人。

这恐怕也是这一代年轻人最感到痛苦的地方之一:

他们在校园内被教育是多么有希望的一群人,出了社会却发现,这些希望并不属于自己,而自己只是别人希望路上的垫脚石。

但是,被踩在脚底下,并不代表就要放弃人生,人总是可以在生活的夹缝中求生的。

就像野草,往往是在边缘处肆意生长。

对于被生活踩在脚底下的人来说,生存下去是首要的,而生存的出路往往就是在“边缘地带”,在那些不被看见的角落:

阿娟一个人来上海闯荡,没有任何关系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力气,于是在一个工地谋生,然后看看有没有出路。

他和小伙伴在上海豫园看热闹,随后被人叫住,假装上擂台然后被人“KO”,以此换取一些经济回报,以支付房租。

他们在上海租住的房子,与那些高楼豪屋更是无关,而是在上海最破落的犄角旮旯里,里面堆满杂物的格子间里,寻得一处容身之所。

今年以来,这样的“边缘人物”,开始渐渐被大家关注:

导演徐峥的《逆行人生》,让我们看到中产梦破灭后,那些不甘心的中年人,是如何在社会的边缘挣扎生存下去,通过拼体力,拼速度,俯下身子,给人赔笑脸,把委屈咽进肚子里,谋得基本生活。

某前运动员开设短视频账号,因为部分举止问题被人举报“擦边”,没想到举报者没有等来大多数网友的“义愤填膺”,反而是许多人站出来支持这位前运动员,因为人们看到,没有什么道德,比保证人的基本生存权更大的了

就像依萍在大上海舞厅回应尓豪的那句话:

我比你们高贵,我是来赚钱的。

《雄狮少年2》把镜头给到了上海,里面有不少大上海的繁华和标志性建筑,但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却是上海某个不知名的棚户区,以及棚户区外一片野草丛生的空地。

那些繁花,是上海的一部分,而这些野草,也是上海的一部分,甚至从人数来看,可能还是更大的一部分。

人们都想成为繁花,成为人上人,但是现实往往是被踩在脚下,那也没关系,就做一株野草吧,在繁花之外的野草堆里,你也可以生长。


站起来,就不会输

《雄狮少年2》的主线,是讲阿娟从舞狮少年蜕变成格斗者的故事。因为参加这场格斗比赛,有丰厚的奖金,可以给老家的父亲用于治病,也能守住女主的拳馆。故事也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介绍,画面很是绚烂,也很有震慑力。

但是,我的观赏点却不在这些武打场面上,而是阿娟每次站在舞台上,被人打倒,在倒计时的时刻,在许多人认为他不会站起来的情况下,他踉踉跄跄地站起来的几个场面。

根据比赛规则,只要被打倒,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站起来,比赛就是输了。而如果站起来了,即便之前打的很差,是新手,那么也不能判定为输,还可以继续再战。

我不太懂格斗比赛这么规定的道理,但是我了解人生比赛的规则:

你可能被人打趴,但是只要能站起来,就不代表你输了。

我经常刷到一个朗诵类的短视频账号,主角是一名叫董丽娜的盲人,曾经的职业是按摩师。

她虽然看不见,但是靠着后天的努力,她从中传毕业,并成为了在互联网上的播音朗诵大牛。

她和另一位男播音联手,创作了许多作品,很多听众,包括我在内,通过她优美的声音,感悟生活的真理,也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2024年发生过的重大社会恶性事件中,人们一定不会忘记苏州胡友平的名字。

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停留在她生命最后一刻救下他人,记得她是一个校车阿姨。

却不知道,她的人生早就有许多高光时刻。

她在人到中年,自己的生活发生巨大困顿之下,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从做一个家政工做起改善家庭生活。

然后,她又转型做微商,虽然碍于她的认知,这大概率是被人骗,最终关店收摊,但是她愿意积极向上面对生活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她转型去做校车阿姨,负责照看孩子们的安全,而且非常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她的使命。

像她这个年纪的4050,找不到一份稳定、更有成就感工作的人其实大有人在。有不少人为此怨天尤人,感慨命运不公、时不我与等等,为此愤愤不平,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这些人,其实是被生活打趴下了,却一直躺在地上,等着有人扶自己一把,却不知道人生的规则和格斗是一样的,越是这样,越是被判出局。

胡友平也被生活打趴过,但是她每次都站了起来,甚至在人生的最后“格斗”中,她也站了起来,虽然不敌,但赢得了人心,赢得了道德光辉,最终赢得了真正的胜利

就像小草,总是会被人踩踏,总是会被人压弯,总是会被人贬低,但是,小草也是最有韧劲的,总是会循着天空的方向,重新站立起来。

被打趴不可怕,只要站起来,你就没有输。


争一口气

阿娟站起来了,于是,格斗比赛顺利进行。这种素人闯关的戏码,是大众喜欢的,但是也是不太可能一直顺利。

和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想要逆袭非常困难,基本上不可能是一样的,电影并没有虚设一个过于励志的逆袭故事,而是让阿娟在人生的高点,直接坠下,而原因也是和现实中的“潜规则”一致:

只要你是挡了“太子”的路,那么脏水都会泼向你。

于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言论便传开了,一时间,不仅失去了比赛资格,甚至连在上海立足的资格都没有了。

身边的人都劝阿娟要打道回府,然而阿娟并不想就此拍屁股走人。

离开了格斗赛,并不等于人生没有其他的舞台可以比拼。

于是,他在另一个场合,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挑战那个“太子”。

最终在舞台上将其打败。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1、那些看似高不可攀、不得了的人物,未必真的肚子里有货,可能就是靠各种包装,靠各种“捷径”取胜罢了。

他们把你踩在脚底下,并不是他们真的有多么厉害,所以你千万不要因此妄自菲薄,失去做人的信心。

2、所以这些人肯定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只要找准他们的弱点,找到合适的时机,你就可以为自己争一口气。

一口气,这是阿娟的武术师傅教他的武功秘籍,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一个人被打趴下,被踩在脚底下,可以做一株野草继续活着,但是为何要活着?

为争一口气活着,证明自己,也证明世道人心。

这让我想起2024年的另一个社会热点人物:马翔宇。

虽然是清华高材生,但是在苏州工作的他,依然被以祝某为首的一帮人踩在脚底下。

虽然认真工作,但是在祝某等人设定的“格斗”比赛算计下,不仅没有任何褒奖,甚至给了他两个“基本合格”的羞辱。

在屡屡被踩踏之下,他终于选择反击:

将这一切大白天下,引起海啸式舆情。

期间,他也曾经遭遇“不明势力”的阻击,但是他淡定接招,将准备在他头顶泼下的污水“反弹”给那个某办女主任等人,并让他们成为大众心中的“小丑”。

在更加漫长的被踩踏期间,他更是忍辱负重,收集“坏人”做坏事的证据,并且在这个时期努力保持身心,通过做志愿者、读书、参加其他社交活动等,找到生活的调剂和自信的来源。

很多人为他惋惜,甚至认为他最后的孤注一掷对他长期发展并不利,因为很多人都很害怕这种内部“举报者”,觉得他的后半生会不好过。

但是,如果你换位思考,便会理解,站在他的立场,他接下去的生活,需要先为自己争一口气才有可能继续。

就像阿娟,如果不为自己争一口气,就灰溜溜地回到老家,是绝对不符合人物性格的。

这绝不是一个心中有雄狮的人能做出的事情。

小草可以被踩踏,但是依然会昂首挺胸,任尔东西南北风,即便你要将我连根拔起,我都要为自己争一口气,在这块地方扎下根,不会让你那么悠然自得,以为可以那么轻易就拿捏他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实,靠的哪里是春风,而是自己不甘心的这口气。

雄狮,小草,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组意象,却成为电影第二部的重点,特别上海乡野间的杂草丛生,在大城市钢筋水泥的簇拥下,尤其显得别具一格。

我想,对许多被生活踩在脚下的人来说,要努力证明自己,大概靠怒吼是没有多大用的。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真的庞然大物,没必要装成一头雄狮,更现实的情况是,我们面对的生活是可能会压死我们的一头雄狮,一头猛兽。

不过,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应对的办法,那就做一株野草吧,任你怎么踩踏,我也能在这天地间存活,而你还奈何我不得。

所以,对庞然大物来说,野草何尝不是另一种“雄狮”呢?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常为碎事而庆祝,所以我快乐每天”丨30种为自己庆祝的方式
“自律还是自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你该如何找到欲望的平衡点?
《再见爱人4》麦琳:如何从「过度寻求安全感」到真正的亲密连接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拒绝自我内耗:如何治愈情绪痛苦?|线上系列心理研修课报名

关于爱与勇气:“依恋访谈”心理系列研读课报名

朋辈咨询:适合普通人学习帮助身边人的心理课(2025版)

12月「街头心灵聚会」报名:“好东西”主题徐汇小马路漫步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4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4)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一杯咖啡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