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山/养心亭诗文选读 | 周敦颐《养心亭说》(总第36期)

教育   2024-11-29 17:04   重庆  

何以合川? 文象示之。何以文象? 诗文颂之。
本期要解构的文象是学士山/养心亭,主要文象视点为养心亭,要读取的诗文是周敦颐的《养心亭说》。

0文象信息

正当张宗范在学士山的亭阁快要完工的时候,一个被后世合州士子奉为学宗的人出现了,他便是第三个需要出场的重要人物——周敦颐。
周敦颐通判合州,总计三年半载,与张宗范有亦师亦友的关系。应张宗范之邀,他来到学士山,对此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的环境和雅致讲究的亭阁十分赞赏,认为这是一个读书、修身、养心的好地方。时值亭阁还未命名,周敦颐便为之命名“养心”亭,并写了一篇《名张子养心亭说》(即《养心亭说》)的文章。

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140字,却因其思想精深,一举开启了中国儒家思想的新篇章。之后,周敦颐也因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发展而成为了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居“北宋五子”之首,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学士山养心亭


02 作者简介


(详见第05期“作者简介”部分)

△周敦颐画像


03 诗文推送


养心亭说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

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其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谢,且求说,故书以勉。


释义:

文中所谓“心”,系指人之本心、本性。按儒家的观点,人心本善,人性本善,在刚生下来时,人们的心性都是善良的,此乃人性的本质。

文中所谓“养心”,系指修心养性,即涵养与生俱来的善良心性。按儒家的观点,人的本性虽然天生善良,但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它也会发生变化,变得不善。养心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的本性始终向着善的方向发展。

文中所谓“欲”,系指人心中那非正常的“贪欲”,即那些容易引起本心变恶、本性变坏的私心杂念、名利企图、损人言行等。按儒家的观点,要涵养本心,唯有减除“贪欲”才是其根本途径。

全文大意如是——

孟子说,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途径。在那些平时欲望少的人中,尽管也有失去善良心性者,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在那些平时欲望多的人中,尽管也有保持善良心性者,但这样的人毕竟也是少数。

在我看来,要涵养修持好善良的本性,仅仅要求减少欲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去除欲望。影响心性变恶、变坏的欲望一经去除,便能生出一颗至诚之心,做到不自欺;便能拥有一个完美德性,做到不妄为。有至诚之心,便是贤人;有完美德性,便是圣人。

圣贤并非天生,而是经过后天不断地养心,逐渐修持而成。养心的方法大抵如此,根本的就是要尽最大可能保留人的善良、本性。

士子张宗范,是一个有德行又有文思的人。其所居之处背山面水,其所构之亭赫然矗立。此地清幽、静谧。我偶至亭中,颇为喜欢,便为之题名“养心”,并应其所求为之作《养心亭说》。


△养心亭(局部)

04 鉴赏提要


周敦颐《养心亭说》,借亭说“养心”,开启了宋代理学的先河。

养心,即指修养心神,追求心灵的净化。按孟子的说法,养心就是修行、修性。这种修行、修性,首先要做到的是“寡欲”。寡欲就是少欲的意思。只有欲望少了,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变得“精神爽”而“道心增”。因此,养心的要诀在于抑制欲望。

周敦颐在这篇文章中,延续了孟子之说,并加以了发挥。他指出,养心不止于“寡欲”,而要趋于“无欲”。只有无任何过当欲望,人才能立真诚、明事理,才能涵养出圣贤的品格和心性。圣贤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通过心性涵养成就起来的,而涵养心性全在于我们个人的努力,在于我们对欲望的无限节制。

上述思想后经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的不断阐释,遂发展成了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先是以程朱理学,后是以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义理之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其核心为“理”,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对于这一体系的形成,周敦颐的《养心亭说》是开篇之作,是其端绪,功不可没。


△《养心亭说》书法作品


05 漫读拾遗


不论是读孟子的儒家思想,还是读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清心寡欲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克制自己内在的贪欲,是每一个修身有术的人希望达到的道德境界。因为欲望是心中的无底之壑,永远也不可能填满,唯有清心寡欲才能使人远离烦恼困扰,从而保持长久的快乐。

清心寡欲作为一个成语,缘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任隗(wěi)传》,它讲的是这么一个人物故事——

东汉名臣任隗,从小便喜欢研究黄、老之术,他天性清静寡欲,不看重物质财富,常常用自己的钱财周济同族的贫苦人家,并收养抚恤那些鳏(guān)寡孤独之人。显宗皇帝听说后,非常感动,就请他入朝做官。

任隗非常注重道德修养。他不求名誉,以稳重正直、敢于直言上谏而闻名于世。汉和帝继位后,大将军窦宪专权朝政、作威作福,在匈奴没有侵犯边境的情况下还劳师远征,导致国库空虚。对此,众文官都不敢作声,唯有任隗和袁安两人严守正道,表示反对,甚至脱去官帽于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众大臣都为他们感到危险和恐惧,但他们却神情镇定、举止如常。由此可见什么叫“清心寡欲”带来的“无欲则刚”。

周敦颐讲“养心”,正是在这种清除杂念、保持内心宁静、不起贪欲的语境下,对儒家思想作出的新的阐发。


《周敦颐集》

今天,为什么不能忘记?

学士山/养心亭诗文选读 | 吴绮《学士山》(总第34期)

工作回顾 || 合川教育一周简讯(2024年第二十五期)

重庆合川教育
情铸教育,成就未来。关注合川教育,心系孩子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