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西安75年】七十五年砥砺奋进 “三农”发展成就辉煌——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文摘   2024-09-24 21:33   陕西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农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从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抗灾能力薄弱的小农经济发展到以科学种田、机械化程度较高、城乡融合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的现代化大农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崭新局面,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一、
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结构调整持续向好

农业经济总量大幅跃升

75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地位不断加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8亿元发展到2023年的594.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6%;增加值从1.14亿元增加到367.54亿元,年均增长4.7%。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调整为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共同发展。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1949年到2023年,全市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下降17.4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分别上升2.6、4.6、0.4及9.8个百分点。



种植业内部结构趋于协调

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西安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比例更为合理,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由1949年的86:14调整为2023年的74:26。


二、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粮食单产不断突破新水平

西安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全面推广良种种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较大增长,近四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万吨以上,单产实现质的飞越。1949年,全市粮食产量仅45.5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76公斤/亩,到2023年粮食产量达140.43万吨,单位面积产量365公斤/亩,粮食产量增长2.1倍,单位面积产量增长3.8倍。 



蔬果日益丰富市民餐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西安蔬菜水果产量快速增加,品质不断提升,逐渐从蔬菜、水果生产不足,转变为蔬菜、水果生产大市,极大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1949年全市蔬菜产量仅有3.48万吨,1978年为45.66万吨,2023年达374.76万吨,较1949年增长106.7倍;园林水果产量1949年仅有0.72万吨,1978年3.37万吨,2023年达到105.03万吨,较1949年增长144.9倍。



畜产品结构多元化

西安畜牧业生产已从以猪肉生产为主演变为综合发展,肉类品种多样化,奶类产量快速增长,成为畜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全市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由1985年的91.0%下降为2023年的73.3%,牛羊肉产量比重由4.0%上升到8.9%,牛奶产量从1949年的636吨提高到2023年的8.29万吨,增长129.3倍。


三、
科技水平凸显成效,农业现代化呈现质的飞跃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57年的0.42万千瓦发展到2023年的245.5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由135台发展到8661台,联合收获机从无到有,2023年达到7571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由1978年的21.9%提高到2023年的86.2%。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在提升。西安坚持走科技兴农、发展特色的路子,2023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03%,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达17.29万人。



高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全市通过创建粮食生产示范区,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方式向绿色高产高效转变。2023年,小麦示范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50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430公斤/亩以上,高于全市平均单位面积产量98公斤/亩;玉米示范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600公斤/亩以上,辐射带动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530公斤/亩以上,高于全市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27公斤/亩,示范效果非常明显。



园区引领农业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园区以环境优美、技术领先、品种优新、示范带动强为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展示窗口。2023年,全市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75家,其中省市级园区148家,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27.67万亩,建成面积19.50万亩,年销售收入18.97亿元。



四、
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升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西安立足本地资源,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4家,较2012年增加49家,其中国家级13家,增加3家;省级69家,增加33家;市级92家,增加13家。202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595.61亿元。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

西安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不断崛起。灞桥樱桃,临潼石榴、火晶柿子,鄠邑葡萄、黄酒,蓝田白皮松、华西大银杏,周至猕猴桃、山茱萸等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年产值超40亿元。



农文旅活力显现

西安依托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30多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其中,蓝田全域旅游经验在全国推广,鄠邑关中忙罢艺术节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泾河新城茯茶镇获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市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71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达到19.60亿元。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195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8元, 1978年为140元,2012年首次突破万元,达11442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86元,到2023年达19826元,年均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8年的2.92降至2.58,缩小0.34。


五、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

2023年末,全市所有村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且通公路、通电话,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民小组占到95%,5G网络通达率的村占到84.5%,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占到81.7%,各项指标均比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时期显著提升。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023年末,全市农村常住户安全用水率达100%;使用卫生厕所的户达100%;生活垃圾集中分类的村占到77.9%;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村民小组占到93.8%。同时全市在不断完善“村收集、镇街转运、区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医疗保障及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2023年末,全市建成村卫生室2502个,卫生技术人员3791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有1.4个卫生室及2.1个卫生人员,农村居民医疗参保率达100%,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2010年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出台,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以领取一定养老金,且随着年龄增长,国家养老补贴也在增加,具体来说,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挂钩调整、定额调整与倾斜调整相结合,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教育文化设施更加普及

全市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23年末,全市141个涉农镇街均有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图书馆和文化站,1766个农村均有体育健身场所及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六、
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接续前行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2020年末,全市农村地区所有建档立卡户及26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023年,全市103.4万农户367.2万人实现防返贫监测全覆盖。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2020年以来,西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全面提升西安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对各区县“精准画像”,确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周至县猕猴桃年产量53万吨,产值超60亿元;阎良区甜瓜产业基地年产量20万吨;鄠邑区建成年产量10万吨的葡萄生产基地等。



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

近年来,全市围绕深化“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全市共建成美丽村庄738个,29个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在环山路、白鹿原、石川河等重点区域形成了特色各异的美丽村庄风景线。鄠邑区李家岩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高陵区何村被评为“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长安区劳动村、周至县渭旗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使农村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西安将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住“基本盘”,筑牢“压舱石”,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



西安统计
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