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西安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成就辉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紧抓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历史机遇,围绕现代产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全面跃升,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75年来,投资一直是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949—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20年之前年份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年均增长17.8%,投资的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产业结构看,1980—2023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1980年的1.3:46.7:52.0转变为2023年的0.1:18.2:81.7,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1.5%、15.5%和 19.3%。从项目看,1982—2023年,建成投产项目3.7万个,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提升。从主要领域看,工业投资逐步扩大优化,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路网建设、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突破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从瓶颈制约到全面跃升;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工业多年来一直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尤其是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1979—2023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6.6%。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先后引进了三星闪存芯片一期、吉利汽车、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隆基高效单晶电池等高技术制造业项目并先后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呈现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良好局面。从增速看,2013—2023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9%,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在两位数以上,尤其是2015年占比高达22.3%。从具体项目看,2023年,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和支持力度,比亚迪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隆基绿能年产100GW单晶硅片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是2012年的1.8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3%,比2012年提高4.4个百分点。
2013—2023年,西安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7%。从占比看,2016—2023年,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占同期工业投资的84.2%。2023年,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支撑、项目带动,集中力量打造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走稳走实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引导汽车、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发展,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达到88.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42.0%。
作为西安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板块的工业企业技改投资,2013—2023年年均增长12.6%,快于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0.5个百分点。2023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5.6%,占比较2012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的快速提升,既有力支撑全市工业投资稳增长,又进一步加快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居绝对主导地位,其他主体投资比重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种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被激发,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投资“百花齐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西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投资、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分别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2.7%、33.7%和3.6%。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2011—2023年,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在34.5%以上。
改革开放后,西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在公共轨道交通、重点区域配套工程和文化休闲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下,市政公用事业保障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城市更新速度,着力补齐发展短板。近年来,在西安地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外环公路、引汉济渭、鄠周眉高速公路、京昆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带动下,2013—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4.0%,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8个百分点。尤其是随着2020年“十四运”各项建设加速推进交付,基础设施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形成强有力支撑,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4%,较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
以举办“十四运”为契机,新建和改造25个赛事场馆,朱宏路—凤城五路立交、奥体大道跨绕城高速立交、元朔大桥、兴运大桥和浐灞隧道、奥体隧道等一批重大节点工程建成通车,快速路网体系初具规模。2013—2023年,西安道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4.9%,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带动作用较强。
随着火车站改扩建、北客站枢纽提升等重点工程竣工投用,地铁9条线路建成运营,阎良、临潼火车站完成更新改造并开通“绿巨人”动车组,西安轨道交通日趋发达,市民出行更为便捷。2013—2023年,铁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24.3%,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3.2个百分点,对全市交通运输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西安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全年改造老旧小区753个、880余万平方米,落地架空线267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绿地广场、口袋公园169个,新建绿道511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618万平方米。2023年,加快高铁东站、团结村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7个,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2.12万个,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提升与改善。
75年来,西安教育投资建设成就突出,为实现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于2019年全面启动《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三年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454所、新增学位43.04万个。2013—2023年,教育投资年均增长3.6%。新建改扩建各类普惠性幼儿园、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一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城乡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发展。
2013—2023年,西安卫生和社会投资年均增长4.7%。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儿童医院新院区等一批三甲医院投入使用。
2013—2023年,西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年均增长2.5%。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长安书院、欢乐海岸、沣东华侨城文旅融合示范区体验区、陕西国际体育之窗、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逐渐打破资金主要由国家拨款为主的局面,拓宽资金筹备渠道,扩大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创新信贷融资模式,搭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筹资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1980—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7.3%,其中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外资是资金来筹集的主要渠道。具体看,自筹资金年均增长17.9%,高于全部资金来源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部资金来源比重超过50%,是资金来源中的绝对主力;国内贷款年均增长18.1%,占比为12.1%;外资年均增长17.3%,占比为17.1%。
75年砥砺奋进 ,75年春华秋实。当前,西安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明古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西北地区龙头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深刻领悟投资质量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把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和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作为主攻方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