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西安75年】工业实力大幅增强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文摘   2024-09-24 21:33   陕西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西安工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一起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主要行业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西安对国家和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国防安全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撑。


一、
工业体系从无到有,新型工业化步伐坚实

75年来,西安工业体系从无到有,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从弱到强,新型工业化道路愈走愈坚实。




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解放初期,西安百废待兴。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156项目”、60年代“三线建设”布局的引领下,全市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对工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与此同时,省属、市属大型地方工业企业也在西安展开建设,建立了66个较大的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轻工、纺织、印染、机电、仪器仪表、化工、医药、农机、建材等行业。



所有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后,西安出台《关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若干决定》等指导性文件,对计划经济体制全面进行改革,全市工业企业活力增强。1992—2000年,西安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提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的九项改革措施,先后发布《西安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全市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1978年末,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2240家,2000年末,工业法人单位达到11414家,是1978年末的5.1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6家。



工业振兴计划夯实发展基础

2001—2011年,西安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印发《西安工业振兴计划》,制定《西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行动方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这一阶段,以深化企业改革为突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为支撑,推动西安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此西安也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涉及35个以上,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绝大多数工业门类的城市之一,工业增加值迈上千亿台阶。



实施创新驱动推动质效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2023年末,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419家,是2014年末的1.9倍;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5%。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截至2023年末,规划建设产业园片区44个。统筹协调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业企业外向度不断提高,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091.91亿元,是2012年的5.1倍。


二、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支撑作用稳固有力

7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规模连连实现突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1949年,西安工业增加值仅0.34亿元,1978年也仅有13.87亿元,年均增长14.7%。经过46年的改革开放,工业基础薄弱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2011年突破1000亿元,2021年突破2000亿元,2023年达到2533.40亿元,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0.6%,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7%,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到2023年的21.1%,但仍为地区生产总值组成中占比最高的行业,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各行业第一。



产品量质大幅提升

1949年,西安工业生产能力较为薄弱,发电量仅有0.09亿千瓦小时;1956年具备钢材生产能力,但产量仅为0.06万吨;1960年具备化肥生产能力,产量仅为0.01万吨。经过75年的发展,工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品质日益提升,一些新兴产品如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圆片等从无到有,为各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生产食用植物油22.94万吨,是1978年的51倍;饮料酒33.43万千升,是1978年的83.6倍;钢材34.80万吨,是1978年的4.2倍;汽车131.23万辆,是1978年的1750倍;半导体器件243.54亿只,是1978年的2016倍。



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2023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12985.35亿元,是1978年的287倍,年均增长13.4%;营业收入8736.40亿元,是1978年的192.2倍,年均增长12.4%;实现利税总额792.24亿元,是1978年的89.0倍,年均增长10.5%。营业收入利润率6.7%,比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
结构布局深刻变化,发展方式显著变革

75年来,西安工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西安工业经济全部为全民所有制经济。数十年来,全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国有、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局面已然形成。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占比达66.2%,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国有、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为0.5%、72.5%、26.9%。



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转变

1978年,西安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中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机械工业、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化学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0%、26.7%、8.0%。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7.8%、14.0%、9.9%。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分别为28.2%、21.9%、15.4%。支柱产业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迭代到产业链更长的高技术行业。特别是近十年来,电子级硅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光伏产业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2023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7%,2013—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4.8个百分点。



从重点城区集中向开发区引领协同发展转变

西安在经历了“二五”至“四五”计划及三线建设后,基本形成了东郊军工纺织城、西郊电工城、南郊科教城、北郊物流城及阎良“飞机城”的工业化早期布局。随着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准成立,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以及西咸新区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式开启。近年来,坚持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招引重大制造业项目,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航天基地、阎良区(航空基地)工业主战场作用不断增强,“头雁效应”持续强化。2023年末,开发区和西咸新区直管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共计1169家,占全市的65.2%;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8.4%,户均产值是区县户均产值的近2倍,增速持续高于区县。


四、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后续发展潜力可期

近年来,西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业生产模式由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未来可期。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2022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76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211.28亿元,比2017年增加101.82亿元,年均增长14.5%。近九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7.6%,高于工业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



新兴产品发展壮大

2023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汽车产量98.38万辆,占全国的10.4%,是2015年的60.7倍,年均增长53.4%;太阳能电池产量5067.88万千瓦,占全国的9.4%,是2017年的9.7倍,年均增长46.0%;集成电路圆片产量647.80万片,是2014年的26.3倍,年均增长43.8%;集成电路产量64.96亿块,是2019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03.6%;充电桩产量49.76万个,是2019年的15.1倍,年均增长35.2%;城市轨道车辆产量619辆,是2019年的11.5倍,年均增长31.2%。



绿色经济加速推进

近年来,西安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9%,较2013年下降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2.7%,2006年以来年均下降11.9%。



工业投资保持增长

近年来,西安坚持招大引强,以产业项目带动工业做大做强。2023年,随着三星、比亚迪、隆基、三一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带动,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3%;比上年增长4.6%,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3.7%;比上年增长8.5%,快于工业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6.9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开启了现代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奋进历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引领能力持续增强,质量效益和集聚集约水平逐步提高,实现了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下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西安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奋力谱写西安工业经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安统计
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