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换一种方式做低价

财富   2024-11-06 21:00   上海  



双十一走到第十六个年头,久经历练的消费者们对花里胡哨的活动玩法、口号噱头有了强大免疫力,只关心一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实惠?


电商早已彻底改变了一代中国人的购物生活。人们不止在大促节点一键下单,囤下半年份的洗衣液、成箱的卫生纸和猫粮;还会在每一次日常消费里全网比价,追究小数点后的数字。


这让商家们不得不随之而变,在低价上卷出新高度。首当其冲的品类,莫过于纸巾。


这一不起眼但又必需的日用品,是过去数年低价大战的必备品类。几年激烈的产能出清后,还活着的玩家们发现,自己已经有些卷不动了。


恒安国际、中顺洁柔过去一年股价跌幅均在30%左右,而市占率最高的纸巾品牌维达,面对一跌再跌的利润率,干脆退市卖身。


中顺洁柔董事长刘鹏在今年3月的全员信中诉苦:纸品企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并且走势复杂,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纸品行业叫苦连天,下游的消费者也陷入迷茫——“毒纸巾”已经是315的维权榜单常客,在小红书和B站等社交平台,分享如何挑选安全、合格的纸巾,养活了一众测评、家居博主。


当便宜这柄双刃剑割伤了商家和消费者,电商平台们显然也无法幸免。摆在所有平台面前的,是一道堪称地狱的选择题,要便宜,还是要质量?


参赛选手各显神通,有人选了看起来最难的一种解题思路:既要又要。


今年六月,京东大促的定位改为了“又便宜又好”,对应着京东对于低价的重新定义——“便宜”毋庸置疑,“好”也不能割舍。


一场无声的供应链革命在京东内部掀起。最先感受到潮水变化的是那些和日常生活走得最近的品类,纸巾是其中之一。


在京东,一包纸巾的故事,是深陷低价漩涡的品牌、工厂们寻找解药的故事,也是中国零售行业新道路探索的故事。



当一个行业卷入低价漩涡


作为消费频率极高、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标品,纸巾曾经和酱油一样是个相当赚钱的品类。


维达一度是港交所表现稳定的长期牛股,十五年间股价最高翻了17倍。凭借灵敏的市场嗅觉,通过收购与研发不断拓展高端产线,维达纸巾甚至衍生出一个地域名梗:


在以食为天的广东,请客吃饭的最高礼遇,是每桌都有一包得宝(维达旗下品牌)手帕纸。


2007年维达上市港股,十多年来都是长期绩优股


但当电商低价大战吹响号角,纸巾高频日用的品类优势,反而成为刺向自身的利剑。高频刚需、价格敏感、忠诚度低的特点,让纸巾成为了各大平台的拉新引流利器。


一边是各个渠道平台低价大战,9.9元一箱、2.8元包邮的纸巾占领销量榜和直播间;另一边,纸品品牌还要面对上游核心原材料纸浆的价格节节攀升。维达国际的财报中,过去三年的净利润跌幅拉出了一条险峻直线,分别为12.6%、56.8%、64.2%。


陷入低价漩涡的不仅是品牌,还有上游的产业带与白牌。低价曾是销库存的有效手段,但当市场竞争以低价为绝对导向,一些商家发现了流量密码:只要足够便宜,以次充好的产品也不缺销量。


平台不是不知道这些乱象,但因为大部分平台都扮演一个交易中介的角色,与供应链走得没那么近,筛选与监管很难立竿见影,往往是“平台上有政策,商家下有对策”。


京东是相对特殊的那一个,自营模式使其成为极少数直接触碰货源的电商平台。简单来说,京东先把商品从供应商那里买回来,再卖给消费者。在此过程中,既管进货、又管卖货的京东采销团队成为商品流转的核心环节。


在十多年工厂调研的摸爬打滚里,京东纸品采销团队见过太多蒙混过关的方法:


为平台低价定制小规格的“特供”款已是老生常谈;同样的产线上,前三个月生产出来的纸巾可能合格,之后用变质的纸浆继续做不合格产品;为了增加纸张出厂时的克重,厂家在纸上喷水,不顾这样会增加多少细菌.........


这些深入产业链的细节让京东意识到,对消费者来说,买低价纸巾变成了一场代价很高的豪赌。要从一堆良莠不齐的选项中精确识别出安全、可靠的产品,还得自学成才,打开小红书和B站,跟着科普博主研习纸巾菌群指标、洗衣液活性物含量。


因此推进低价战略的两年时间里,京东筛选标准都是要满足用户“既要便宜又要好”的期望,而采销部门就是那道负责把关的窗口。


具体来说,京东纸品采销的业务范围又分为自营和POP两个部分。POP指的是第三方商家到平台上开自己的店铺。从前采销把关更多聚焦在自营领域,随着京东近年开始发力POP模式,这种对价格+质量的深入把控,也延伸到了POP运营上。


日常工作中,京东的纸品POP运营首先给行业供给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种是规模已经非常大的头部品牌;第二种是产业带上的优质厂家;第三种是零散的白牌小厂、作坊。


与供应链的紧密联系,是京东参与更多实际价值环节、为消费者做提前筛选的前提。这三种类型里,各自都有非常好的生产商,京东POP运营要做的是从中挖掘。


漫花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一个2016年才成立、完全依靠线上销售的纸巾品牌,漫花几乎是迎头撞上了残酷的低价战场。竞争烈度在2019-2020年间陡然升级,眼看着一批本来做得不错的同行倒闭退场,漫花团队不免唏嘘。


但漫花最终成了活下来的那一个,如今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漫花都是销量榜常客。


漫花的突围靠的不是无止境低价,而是在低价与质量之间艰难地找平衡——消费者们复购漫花,不是因为它价格最低,而是因为它相对便宜,又足够安全。


这种实打实的产品力正是京东想要的,漫花因此得到了许多曝光扶持。去年刚进入京东时,漫花销量大概在4000万单,而今年在京东POP的扶持下,销售已经翻了一番,达到8000万水平,成为京东纸品销榜的头号玩家。



对自营体系成熟的京东来说,通过一线采销反馈,筛选出质量合格的品牌、工厂,并不算非常困难的事。但这种筛选只解决了消费者端的权益问题,品牌和厂家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依然没有消失。


京东纸品采销部门发现,现在的纸品企业很容易陷入低价薄利——只能靠单量取胜——为保证单量再次降价的循环。


过度低价就像最烈的速效救心剂,纸巾工厂能保住今天的订单、短暂的规模。但长期来看,凶猛的药效终会反噬复购率和利润率,让所有生意变成一锤子买卖,甚至让行业陷入无尽的损耗。


很显然,这不是通过粗暴提价、或者粗暴压榨产线员工就能解决的。让低价变得可持续的背后,是一场静水深流的供应链改革,京东正试图成为那个牵头啃硬骨头的角色。



做可持续的低价


前段时间,京东纸品部门和纸品行业协会开了个会,议题只有一个:纸巾尺寸


同样的“L”号纸巾,行业只提供一个尺寸参考区间,没有任何强制约束力。于是“L”号在A厂可能指摊开一个小孩手掌大的纸,在B厂可能指摊开一个成人手掌大的纸。


同样“自定义”的还有纸巾品级。是“优等品”还是“一等品”、“合格品”,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全凭厂家心情。A厂的合格品可能指4层纸巾,B厂可能3层就算优等品。


乱象不只发生在纸品行业。京东旗下的特价购物品牌京喜自营团队在做洗衣粉产业带调研,就在乡县目睹了一道奇景:


穿过斑驳铁门和大狼狗的看守,进入满是尘土的红砖大院,一台搅拌水泥的设备摆在正中,里面正在搅拌洗衣粉。院外守备森严,京喜自营团队还得托村民关系进村。


如此简陋的环境下生产的洗衣粉,加上设计精美外包装,摇身一变就是畅销的低价产品。至于产品质量如何,用一位京喜自营采销的话来说:“你只能保证它是起沫的。


有消费者对产品清洁力度提出异议,客服的回复要么甩锅消费者用量不对,要么说是天气太冷,劝消费者往里兑热水。


看似实惠的商品,却成为消费者的烦恼,这是京东不愿看到的。在京东的理念中,低价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概念,它真正的含义应该是:


以相对小的代价,获得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并且这个过程应该可持续,而不是以某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


企图规范行业标准是长期措施之一,更直接的改变是产线的改变,京喜自营就是为此而生。


一句话解释京喜自营,就是工厂专注生产,京喜自营负责营销、运营,并配备京东快递、京东官方售后服务,助力商家降本增效,让用户获得又便宜又好的购物体验。


这种强管控下的自营模式,提供了一个深入梳理白牌厂家生产流程与成本结构的机会。


京东采销、营销为京喜自营孵化出一批爆款单品。从便宜好用的纸品到“大牌同源”的护肤产品,京喜自营在产业带的链条上越走越深,帮工厂在不升价的前提下,找到新的盈利空间。


从去年开始,京东京喜自营部门通过大数据发现,纸巾行业里一个叫“挂抽”的新品类正在异军突起,增长非常快。


通过消费调研,京喜自营发现消费者非常青睐挂抽的方便性和大容量(1000张以上)。京喜自营走访全国的产业带,寻找可以合作的优质货源,最终选定一家重庆纸品产业带的头部工厂。


这家头部工厂此前主要做传统的卷纸和卫生纸,通过线下渠道出货,电商迟迟没有起色。与京喜自营合作后开发了一款“向日葵油画”挂抽。



这款便宜、好用又高颜值的挂抽只用了短短6个月,如今在京喜自营的出货量累计近五百万单的量级,成为此工厂一个全新的高增长业务板块,直接让工厂产线从原来的2条,扩充到8条。


京东对产线的改造,还体现在成本掌控上。


纸品行业有个名为“乳霜纸”的新品类,通过在纸巾中添加乳霜,让纸质变得柔软、不掉屑,特别适合婴儿与敏感肌肤的人使用,但由于乳霜原料成本高,乳霜纸的利润空间曾经非常有限。


京东找到纸巾品牌植护合作,研发了一款新的抽纸,产品特性与乳霜纸相同,但在生产过程中,纸张表面的喷涂层从乳霜换成棉花。


这不仅可以节约原料成本,还让原本不吸水的乳霜纸变得能吸水,扩展了使用场景,结果就是更多消费者愿意购买尝试。


仅仅是改变生产环节的一种喷涂材料,就能在保障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甚至拓宽销路,这正是京东一直强调的,要用技术带来效率变革。


伴随着京东改造纸品产业的过程,纸品品牌、厂商们对于低价的迷信也在逐渐回调,类似的变化也在日化等诸多行业身上发生。


电商大战打到现在,不只商家们不想再贴钱只赚吆喝,平台也意识到低价的不可持续性。凭借强势的自营业务与产业带建立紧密联系的京东,还在更加深度地参与行业上游的变革。



9.9元从不是低价的终点



2022年底,京东内部曾掀起一场有关“要不要做低价”的路线问题之争。


重回一线的刘强东对低价二字意志坚定。用户需求是京东投身低价改革的驱动力,但从京东平台到用户自身,价格都不是其关注的唯一指标。


京东做3C自营起家,重投入、重资产模式滋养下的用户天然对品质相当敏感,时至今日,“好”的追求已经从3C扩展至全品类,上至7999的智能电视、下至0.99的纸巾,选择在京东下单的用户,都希望产品价格实惠、质量还要过硬。


电商早年的图书和家电大战就已经验证过,京东能给消费者让利的根源在于,它的流通损耗比对手更少。


这场低价长跑中,前台的消费品价格只是其中一个维度,相比之下,发生在后端的供应链改革——在无数细小的环节寻找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从而促进整个链条的运转效率,对京东而言是比纸面上的低价更有价值、更长坡厚雪的事业。


供应链改革,往小了说是技术细节,往大了说其实是要回答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如今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行业的增长机会在哪里?


对纸品这样进入壁垒极低的行业,仅凭无限提升质量,不可能打动消费者。要么改进生产流程,要么创新产品形态,才有可能做出增长空间。


从行业趋势到市场洞察,这些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身处内卷的企业往往很难看见全貌。趋势的答案不在轰鸣的产线上,而是在一笔笔交易数据中。而掌握大量数据的,正是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


京东旗下的京东京造已经有过成功经验。作为京东的自有品牌,京东京造通过自主设计开发,以更严苛的标准筛选上游优质厂商、定制产品与下达生产需求,通过释放上游冗余产能、挤干供应链水分等方式降低成本,打造“同质价更低,同价质更优”的高性价比产品选择。


纸品是京东京造的重点类目之一,通过大数据与市场洞察激发的材料创新,京东为纸巾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纸品行业里,纸浆是一项必须成本。我国纸浆大部分靠进口,近年进口价格居高不下。如果用同样的原料,其实能压缩的成本空间有限。


京东京造从数据趋势中看到,“竹浆纸”正成为一个新崛起的品类,“竹浆”不仅成本更低,而且因为不需染色,能给消费者一种更天然、更环保、更健康的使用体验。


找优质厂家做竹浆纸不新鲜,新鲜的是京东京造给“竹浆”找到了新的用户价值点:熊猫IP。京东京造通过供应链能力与四川熊猫基地合作,将熊猫们日常食用剩余的竹子添加进了纸巾中。



以“被熊猫吻过的纸巾”为亮点,这款竹粹“熊猫纸”卖出了更高的销量,在今年已售出超100万包,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并成为京东京造一款长盛不衰的热销单品。


漫花、维邦、竹粹熊猫纸等无数纸巾厂家的故事,构成了京东低价哲学的具体写照:一昧9.9元从来不是终点,建立低价-稳定需求-稳定生产-解放精力-释放提效和创新能力-更低价/新品的良性循环,才有未来。


正如刘强东写在书中的一句话:只有跟京东合作的供货商都赚到钱了,在京东买东西的用户都以公平的价格拿到真东西了,京东才能活下去。



尾声



早在2016年,刘强东就曾思考过一个问题:京东要做怎样的低价?


2016年到2019年,经过了无数次沟通、会议乃至争论后,京东确立了一点共识:价格并不是越低越好。


真正的“又便宜又好”,应该通过系统、可持续的产业改革逐步达成,从产品设计、生产到运输、售后等各个关键环节找一切可以降本增效、提升利润空间的机会。


过去这些年,京东已经通过技术革新,将物流履约这一段路改进得相当高效。如今,这种革新的能量,正进一步向产业的更上游延伸。


人们需要的从来不是过度压缩的利润空间、没有尽头的价格内卷,而是供应链整合带来的效率提升,是规模效应下的薄利多销;是合理的让利,产业的升级,是消费者、厂家与链条上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京东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未完成破百亿目标 中顺洁柔董事长刘鹏:面临最复杂竞争环境,南方都市报

[2] 261亿港元,维达国际再次“卖身”,新加坡资本强势入主,澎湃新闻

[3] 市场增长,为什么纸巾巨头的日子却不好过了?,读懂财经

[4] 超1/5生活用纸不合格,你每天都在用的卫生纸中枪了吗,央视新闻



编辑:黎铮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黎铮
封面图片来自ShotDeck


远川研究所
刻画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