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4年11月8日
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我们邀请了从“50后”到“00后”等6名
不同年代出生的记者、编辑
讲述从业经历和感悟
他们有的已经退休,但仍笔耕不辍;有的已走上管理岗位,承担更大的责任;有的已从记者岗位调整到编辑岗位,每天仍在与新闻打交道;有的转型为新媒体小编,以新的传播方式履行使命……他们的故事,是见证各个发展阶段阳江日报人敬业奉献、担当作为、薪火相传的一个个片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到报社工作的。上班第一天,报社领导就让我编文艺版;几个月后,又让我负责文艺副刊部的工作。文艺副刊部由文艺部与副刊部合二为一,在这个岗位,我一直干到退休,当了半辈子副刊编辑,倾注的感情和心血不言而喻。
1994年起,报纸改为日报大报,当时的报社领导让我组织编辑们开会,拟定日报副刊的改版方案。我们深知,报纸副刊作为综合载体,必须从内容、形式、互动性等多个方面发力,作品要兼具知识性、人性化、现实关怀与生活情趣,同时融入地方特色,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经过十多天的研究讨论,我们拟出了改版方案,并付诸实践。
传统纸媒业内有一个说法,“新闻主攻,副刊主守”。我深知,副刊是一份报纸的门面,它不仅要守住阵地,更要守正创新,以文化的力量滋养人心。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精心打造了“百花园”这一品牌栏目。我作为栏目的负责人,真诚主动与副刊作者交朋友,并以此为阵地组织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活动。几十年来,阳江日报“百花园”园地经过几代副刊人的悉心栽培,在阳江地区乃至市外培养了数十位作家、诗人,还培养了数十位书画家。在全国报纸行业中,我们荣获80多个全国性奖项。
阳江日报“百花园”栏目
在“百花园”迎来800期之际,我们收到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68家报纸的编辑或领导的贺信或贺电,全国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书画名家也纷纷发来贺信、贺电。我深受感动,在《“百花园”800期自祝》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一期一棵树,百期一片林,800期便是一个小森林!……这是一段灿烂无比的生命历程,她以丰腴的母腹和不懈的努力,孕育并催生了新的花朵和鲜枝,她与辛勤劳作的广大新老作者、读者息息相关……愿‘百花园’繁花似锦,万紫千红,永葆青春!”
时光流逝,我现在已经退休多年。每当想起《阳江日报》的发展历程,想起我与同事们并肩拼搏的岁月,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与感慨。我衷心祝愿《阳江日报》不断前行,发展壮大,持续发挥其独特的潜能,成为新时代的号角与先声,继续引领先进文化的潮流与方向。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从编外记者到新闻秘书,到新闻记者,再到走上阳江日报领导岗位,我与新闻职业可谓缘深情厚。
作为新闻工作者,除了必须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与操守,更要有忠于职业的坚守与情怀以及社会责任与担当,要时刻准备着,随时为新闻工作作出应有的努力和“牺牲”。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当天我值班,这意味着我这个值班的业务领导,要带领几位编辑,完成对这个突发自然灾难的编辑报道。因大地震发生在当天下午,突如其来;加上交通、通信中断,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新华社才发来少量的稿件、照片,能反映地震灾难全貌的稿件和照片更少。我们深深明白,阳江日报虽然是地方报纸,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及时准确全面地编辑报道汶川地震,责无旁贷。我和编辑们想方设法,积极与新华社广州分社和南方日报等联系。至凌晨5时许,新华社终于发出了一条《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的综合稿和其他稿件,我和编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对新华社发来的稿件进行认真的审读、编辑,一遍又一遍……当我在晨光中审读完大样,签字付印时,已是13日早上7时23分。
或许有人说,新闻人唯有遇到“非常”的大事,才能有大作为。但我认为,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记者就能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新闻。
2014年6月,我获知阳春市松柏镇新联黄牛墩扶提瓮厂因为生产经营“证照”不全,面临被关停的困境。通过深入采访我了解到,扶提瓮厂是市内唯一还在坚持古法制造的非遗技艺作坊。很快我们在《阳江日报》A4深读版刊发了整版报道《阳春松柏新联村冯氏家族七代传人接力烧龙窑,如今面临发展瓶颈 300年制陶烧窑古法何去何从?》。报道出来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及时帮助扶提瓮厂完善了经营证照,扶提瓮厂的生产恢复正常,后来还成为阳江市的非遗项目。
新闻工作是一项勤勉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更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记者只有踏实勤勉,努力付出,才会有称心的收获,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经不觉,我在阳江日报社工作已有20年,其中有近15年忙碌在采访一线。作为一名“70后”记者、编辑,我既有长时期的传统媒体从业经历,又正经历着媒体融合发展的阵痛和考验。近年来,带着新媒体时代的本领恐慌,接过前辈们交给的“接力棒”,忽然觉得自己正被媒体变革浪潮裹挟着一步一步向前走。
还记得,2008年寒潮来袭期间,我跟随阳江支援清远抗冰复电抢修队,远赴连州山区抗灾前线采访。在有关方面的协调下,阳江供电局职工周锋华为不耽误抢修工作,与妻子在抢修现场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好新闻题材,当天加班加点赶出《“战地”婚礼》现场新闻稿,荣获当年广东新闻奖。2020年2月9日,在阳江首批“白衣战士”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出征仪式采访现场,看到医护人员的家属与“勇士”们深情拥抱,含泪告别时,作为记者的我,被眼前的一幕幕感染,瞬间泪目。
回首记者从业生涯,像上述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成为记忆海洋里的一股股暖流,激励着自己前进。然而,当进入新媒体时代,对我们“70后”记者、编辑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适应新的业态转变和工作要求。我们积极参加新媒体业务培训,学习视频拍摄剪辑和新媒体平台小编业务。其间,我还到新媒体部门跟岗学习了一段时间,并从2022年末起,参与阳江+客户端编辑工作。当一些新闻事件,经过我的编辑,在报纸见报前一天就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出去,并在朋友圈里快速转发传播,自己也体会到了成就感。
自2022年末起,报社多名老编辑退休或调整岗位,我离开采访一线,先后被安排到报社要闻部、总编办从事编辑工作。一天晚上,轮到我值总编办夜班,发现除了值班社领导和我,报纸一版、二版、民生新闻版的编辑,以及来开定稿会的采访部门同事都是“90后”。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目前我已成为报社采编队伍中的一名老兵。
当前,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号角已吹响,我深知,唯有牢记使命、不断学习、勇毅前行,才能迎接新一轮挑战,胜任新的岗位要求。
从2008年大学毕业到阳江日报社工作,一晃已经16年了。记得自己刚工作半年时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记者,无悔的职业选择》,里面有一段话:记者的前方总是有跨不完的栏,我所享受并将继续享受的,就是每跨过一个栏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16年过去了,作为一名“80后”,依然在采访一线摸爬滚打,此刻再次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后悔自己的职业选择?答案,就在那些用心用情记录的一个个新闻人物的故事里。
回想我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最难忘的是追踪报道了10多年的好心人李阿姨。从2009年起,李阿姨就经常来报社捐款帮助困难人士。当年,虽然没能采访到李阿姨本人,但根据她来捐款的点滴以及同事讲述,我写了篇报道《一个善良的背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李阿姨来报社捐款助人的善行从未间断。直到2015年5月,李阿姨终于愿意接受采访。虽然她仍不肯透露名字,但这次采访让我得知,她数十年来节衣缩食坚持捐款助人,10多年里在报社有记录的捐款达22万多元,帮助了230多名困难人士。
2019年12月,我得知李阿姨已经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辗转联系到了李阿姨的女儿,关于李阿姨的许多谜团终于一一揭开。原来,善良的李阿姨名叫李霞,是一名拥有3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的一生都在践行初心、无私奉献。
2019年,李阿姨女儿张仲婷接受记者任绍华采访
今年10月,李阿姨的家人又联系我,决定将李阿姨生前的社保及银行账户余额61326.77元全部捐出,用于帮助困难人士。李阿姨的家人说,李阿姨一件衣服都可以穿很多年,但帮助人却很慷慨,乐善好施已成为她的习惯和自觉。从李阿姨家人的身上,我看到李阿姨博爱无私的精神得到了传承。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坚持一辈子做好事。记者这份职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许许多多像李阿姨一样充满正能量的人,成为这些“阳江好人”背后的记录者、追光者。让正能量得到弘扬的同时,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成就感,并从这些好人好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李记者,今年村里种的相思苗米长得很好,很想请您再到峰高村看看!”数日前,阳春市八甲镇峰高村原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黄昊给我发来信息,在对我过去到八甲镇的采访报道工作表达肯定的同时,再次向我发出采访邀约。
黄书记的信息让我想起去年11月的一件事——当时,驻八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李生荣因为当地一名妇女由于特殊情况不知如何入户的事情发愁,希望作为媒体记者的我提供帮助。而我经过几番咨询和协调,最终促成这名妇女顺利办妥入户手续。
2019年10月,阳春市岗美镇麦垌村委会壳光村的村民陈先生联系我反映,壳光村被河流环绕,两座通行桥梁中,一座桥面窄且年久失修,另一座地势低洼常遭水浸。我实地采访了解详细情况后,将此事反映至当地村委会和镇政府,寻求解决之道。不久后,陈先生再次联系我表示感谢。原来,在媒体的推动下,该村重建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新桥,45户村民250多人的通行问题得以解决。
这是几件小事,也是我从业以来经历的许许多多个“感动瞬间”的组成部分。不管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是工作得到受访对象、读者乃至普通群众的认可,心里都很是受用,这也成为鞭策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
今年是我过的第十个记者节。十年来,我在报社辗转多个工作岗位。从记者到编辑,从栉风沐雨到挑灯夜战,从稿件的采写者到编校者,工作的内容、时间和形式都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一颗坚守媒体行业的初心。很庆幸,所为亦所愿。
记者要时刻待命,只要接到采访任务,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有一次郊区发生火灾时,我连午饭都顾不上就出发采访。编辑熬夜是常态,夜深人静到家时,年幼的孩子已经熟睡,他期待的睡前故事只能等下一个休息日补上。
“你一个女孩子干嘛要这么辛苦?”面对家人的提问,我也曾认真地思考过,并最终给了自己答案——这份工作虽然算不得“安稳”,但它不仅给我提供了生活的物质基础,还丰盈了我的人生,让我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那一个个“感动瞬间”,便是“值得”。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十年过去,我依然期待下一个十年。
第一次了解记者这个职业,是在大学课堂上:要够“社牛”、有担当,文笔优秀、知识渊博。2023年,我机缘巧合参加并通过了阳江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对于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我却感到迷茫。
今年2月,在第二届阳江“宜居城市·百岁寿星”探访活动中,我探访了一位住在阳春大山深处101岁的老人。从小生活安稳,我对上世纪人们艰苦经历的了解,仅停留在课本文字和跟长辈的闲聊中。因此,直到老人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回忆过往时哽咽摆手的动作、因晚年幸福而露出的笑容真实出现在我眼前时,百年的沧桑岁月变成具象画面冲击我的心灵,我感触颇深,五味杂陈。
记者邱悦怡采访阳春101岁老人
从小接触互联网,我可以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而轻易找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长此以往,虽省事,却疲于思考,少了些许“人情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我突破“信息茧房”、留心感受,才发现身边处处都有新鲜事。
做出镜记者、拍新闻图片、制作音频新闻……转正后,我成为了一名新媒体编辑。记得刚加入“学习强国”阳江学习平台编辑部时,每次打开App后台都要胆战心惊一番,生怕看见“稿件审核不通过”的通知!网络信息传播迅速、涉及范围广,一键发布的信息可在瞬时传至千家万户,不论是图文、图集,还是音视频内容,都要求新媒体编辑练就一双“鹰眼”,容不得一丝马虎。
这一年里,我采编了《阳江有这样一群人,用热爱“舞”出精彩人生》《用一条视频交换产品?阳江“95后”小伙用镜头记录百味人生》等新媒体稿件,受到许多年轻读者的喜爱。在“信息找人”的大环境下,我意识到,“网感”强的题材、活泼吸睛的标题等,都是推动融媒产品出圈的“流量密码”。
“每一个拼尽全力、奋勇争先的身影都是我的榜样。”作为目前报社内唯一一名“00后”记者,我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逐渐能够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我希望保持勇往直前的冲劲,以全新的视角为阳江日报的融媒报道注入新鲜活力。
策划 | 黄仁兴 统筹 | 许晓峰 文字 | 利庆伟、吴建光、梁宗具、任绍华、李柳枝、邱悦怡 编辑|任明皓
总要去趟大八圩吧!买地道山货、品特色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