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夜读丨树“立”江水中

财富   2025-02-02 20:02   北京  



深蓝的江水之畔,一片绿意苍苍的树木站立于碧透的江水中,是山环水绕之城的旖旎一景。

这里,是重庆万州一个叫沱口的地方,当年是一个小小的船运码头。2009年10月,三峡工程175米水位成功蓄水后,奔涌的大江收住缰绳,静水深流中汇成烟波浩淼的平湖。

三峡工程蓄水后,出于水位调节,从每年春夏之间的145米上升到秋天的175米水位,每年有半年的水位落差期,低水位期在长江万州段形成24平方公里的消落区。

万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满城撑天大树如绿云缭绕。万州人爱树,他们开始琢磨,那些消落区里能种植树吗?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生态修复与治理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如何解题?万州的林业专家发现,一般林木在江水里浸泡后都无法存活,特别是这些消落带里的树,浸泡时间达半年之久,对树的生命力是严峻考验。另外,消落带上的土壤大多贫瘠,树木根系生长困难,并且出于对江水保护要求,无法为树木施肥。

很快,一种叫中山杉的树种,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中山杉的原乡,在与万州同饮一江水的南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的科研单位就用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了中山杉。这种树为半常绿高大乔木,树干粗壮挺拔,枝叶婆娑,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抗病虫害强,生长快速等特点。特别是,中山杉根系发达,根须如巨爪扎入土层可达3米,主根还可蔓延成四周根须,具有抗浪防沙的作用。

中山杉如果“移民”到万州,适合在此生根吗?

其实,早在2002年,20000株中山杉就来到万州,提前开始种植试验。2005年,三峡库区扩容清理,700多株中山杉移栽在江后山坡上,但因为是裸根移栽,加上遇到大旱,大都枯萎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即出现在植物研究专家们脑海中——如果将中山杉栽植在消落带,能存活吗?

江水漫漫,起起落落。科研人员乘船对长江万州段干流进行了翔实考察和测算,测算出一个数字——万州长江段在165米与175米水位线区域总面积为1.6万亩,其中适宜栽植中山杉的滩涂以及湿地面积有9000多亩。

2009年2月,三峡工程自2008年以来经历第二次试验性蓄水后,水位退至145米左右。工作人员将林场基地里特意培植的208株中山杉移栽在沱口江面170—175米的水位区间。

2009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到175米,盈盈江水从三峡逶迤群山漫漫而来。三峡工程蓄水,是在145米与175米之间起落,科研人员的心也随着江水起落,望着日历,他们一天天数着日子。

2010年初春,经历长达5个月江水浸泡的树,在水里生长得如何?科研人员来到江边,江水缓缓退去。晨曦中,一部分高达10余米的中山杉露出郁郁葱葱的树梢,树枝上的新芽还隐约可见。

“活下来了,活下来了!”大家欣喜不已。待更多人赶到江边,看到那些万州长江消落带站立的树,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当江水退至160米水位线后,208株中山杉,有204株长出了苍翠新芽。

一到水位下降,万州沱口的中山杉由冬天的青翠变成夏秋季节里的金黄色,远远望去,如披挂在树枝上漫飞的彩蝶。光阴流逝,三峡工程蓄水后,我在这里的江面游泳游了12个年头。冬日里,一群红嘴鸥翩翩从远方飞来越冬,有时栖息在中山杉的树冠上,江风徐徐,它们发出欢快的叫声,从江面的上空轻盈飞过,有时贴身擦过水面,跃起一片片洁白水花。

中山杉,就这样在万州“安家落户”,那庞大的根须还在不断蔓延,如今已在长江万州段的消落区种植3100多亩,成为万州长江沿岸长达70公里消落带的绿色生态画廊、一道奇特景观。

万州在长江消落带种植中山杉的成功,也带动江西鄱阳湖、湖北荆州等地纷纷前来购买万州中山杉基地种植的苗木,中山衫由此成为有效治理消落带的绿化树,成为装点大地和长江的美丽树。


文丨李晓,系自由撰稿人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主管,专注报道能源行业,深度观察能源现象,为广大能源产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产经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