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挂帅”加速清洁氢技术产业化

财富   2025-02-01 08:02   北京  


清洁氢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安全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将增强我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革命的能力。


1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面向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清洁氢3个未来产业,布局一批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当下,清洁氢产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信部首次将清洁氢产业纳入榜单,进一步增强氢能企业和各界发展氢能的信心和动力。”华南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蔡德权说。

业内多位专家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工信部此次将清洁氢产业纳入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的范围,旨在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突破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瓶颈,将加速氢能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执行层面的具体任务部署


“结合2022年发布的《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2024年底发布的《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来看,本次《通知》是国家层面针对氢能产业从顶层设计定方向、设目标到执行层面确定实施路径,再细化到具体的任务部署。”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潘凤文说。

从部署的具体内容看,《通知》涉及与氢能产业核心基础相关的9项材料、部件和技术,7项氢能装备和系统相关,6项示范应用相关。任务涵盖范围既包括关键材料、又涵盖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更重要的是通过示范应用来实现牵引产品和技术的落地。

榜单中,清洁氢方向涵盖了制氢设备及零部件、柔性氨催化剂、氢冶金、电制甲醇催化剂、燃料电池、储氢输氢设备、费托制SAF催化剂、氢能耦合水泥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产品和重要场景。

“以上这些都十分契合我国清洁氢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和引领性强,必将有力推进我国氢能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蔡德权说,期待该政策能结合实际,加快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要为了示范而示范,注意实际效果,惠及更多的氢能企业。

据潘凤文分析,《通知》短期利好能够快速上量的氢能两轮车,由于其示范推广的难度和成本远低于汽车,并且不受氢能基础设施的制约,也是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氢能科普,尤其是《通知》中提出的“到2026年,实现1.5万台燃料电池共享自行车的投放”“实现十万辆级氢燃料电池两轮车的应用规模”,势必将推动固态储氢瓶和风冷电堆开发相关的催化剂、膜电极、极板和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快速发展。

长远来看,《通知》注重对优势单位的发掘与培育,聚焦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且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针对揭榜入围的优胜单位,明确了相应的政策扶持与资源支持。同时,大力倡导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单位之间展开产业协同创新。

“揭榜挂帅”有助于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清洁氢作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需求持续增长。无论是交通运输的脱碳需求,还是冶金、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的绿色升级,如今,清洁氢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

据中国氢能联盟等分析预测,到2030年,清洁低碳氢将成为钢铁、化工等行业重要零碳原料,年消费量分别达到174万吨、376万吨。

然而,反观现实,当前制氢成本高、技术门槛高仍是氢能发展的主要瓶颈,尚未孕育出成熟产业形态,亟须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就出台了一种特殊的科技悬赏制——揭榜挂帅,这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能者‘揭榜’,智者‘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揭榜挂帅”制度有助于针对最迫切的科研难题,以开放式创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据潘凤文介绍,国家燃料电池中心可以借助政策支持的优势,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的研发,如高性能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燃料电池系统效率提升、氢能基础设施研发及规模化推广等。

《通知》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单位联合申报。其中,牵头单位为1家,联合参与单位不超过4家。“我们中心可以借此机会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关键技术研发、测试平台建设等;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税收优惠等方面也可能获得政策倾斜,进一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潘凤文告诉记者。

进一步拓展氢能市场


多位氢能领域的企业家表示,借此机会,公司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氢能领域新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升氢能作为能源应用的性价比及便利性,通过参与这些示范项目,展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拓展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市场。

据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制储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介绍,东方氢能已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榜单任务与现有研发布局有多项契合。“今后我们高度重视榜单任务,将组织资源牵头或参与相关任务榜单的申报,为国家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记者注意到,广东云韬氢能开发的“领航一号”氢燃料电池系统目前国产率已达100%。“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任务中的技术需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自身在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此外项目中涉及的示范应用任务,如液氢‘制—储—运’产业链示范应用、推动70Mpa储氢瓶应用等,为氢能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机会。”云韬氢能总经理杨强告诉记者。

“以上诸多揭榜任务,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建立、助力工业绿色转型等方面将持续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潘凤文说,同时,还将有效带动清洁氢产业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氢能产业属于“长坡厚雪”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清洁氢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安全和自主创新能力,还将增强我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革命的能力。本次揭榜挂帅任务将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加速清洁氢技术的产业化,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供新动力。


文丨本报记者 张胜杰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由人民日报主管,专注报道能源行业,深度观察能源现象,为广大能源产业管理者、从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产经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