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王浩
班导师:赖彦君
Q
问题一:请问你就参加竞赛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比如信息获取的渠道、对比赛、科研项目的选择取舍等。
A
【信息获取:长期关注有效的信息渠道】其实很多同学都面临信息差的困境,我认为关键还是要长期关注有效的信息渠道。首先,一定要关注法学院的官网与公众号,很多大型的活动与比赛都会在官网上推送,例如近期开展的“法研灯塔”,还有“博文”“大创”等常规赛事。此外,我个人推荐大家关注一些专注于法学生科研竞赛的公众号,比如“青苗法鸣”等等。
A
【合理取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我们决定是否要参加一个比赛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参加不感兴趣的比赛,缺乏热情的同时于己也颇为煎熬。其次就是挑战性。一个比赛的挑战性越强,就意味着参赛者能够从中获得的提升越多。再次就是含金量。这个因素要考虑参赛对象范围、组办单位级别、业内认可度等等进行综合判断。最后就是时间调配。一方面,面向法学生的比赛数量较多,我们需要在各个比赛之间合理统筹规划;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时间管理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问题二:在参加各类比赛过程中,有没有一些让你收获很大的比赛可以向同学们推荐的呢?
🍃🥥☀️
“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大创”“明理杯”“博文杯”等等。
问题三:在面临繁重的课业负担时,你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课外活动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相当高的学业成绩的?
【重视课堂】课堂是我们掌握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平常要做到按时到课不缺勤,确有原因无法到课的,课后也应当及时弥补。老师们授课过程中会就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能因此获得不少的启发,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进行学术研究的思维水平。
【做好规划】我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了设置任务清单的习惯。我不喜欢把任务都积攒在一个时间去集中处理,而是对作业、考试等进行提前布局,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应对突发状况。
【课外提升】即使日常时间比较紧张但我也会尽量多看书、多听讲座。我会阅读老师推荐的读物,很多名著内涵深刻且生动有趣,非常值得一看。比如我去年阅读的《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在阅读此书后我也有幸听到了黄教授前来讲学的讲座,极大激发了我对专业的热情,也帮助我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问题四:不管是学习还是比赛都少不了和队友、同学以及老师们的交流,你觉得有什么经验能和大家分享,帮助大家和老师同学们更好地交流?
【交流方式:让倾听成为交流的一部分】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表达很重要但倾听也很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当发生观点的冲突时,应当沉着冷静,认真倾听大家的观点与看法。对于有益的观点,应当积极吸纳,对于不当的观点,也应当及时纠偏,提出自己的看法。
【交流场域:依据交流属性弹性选择场所】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讨论内容的不同属性,选择合适的场所。交流的场域不一定要局限于图书馆,可以选择相对轻松的环境,比如可以在聚餐的过程中交流观点与想法。这不仅可以调节我们在沟通时严肃的氛围,还能够增进和队友的联系,将短期合作发展为长期合作。
问题五:在学习或者比赛过程中是否会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的?
【放空自我,劳逸结合】在期末复习阶段我也会比较焦虑,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首先感谢我的朋友们接受我的脆弱,安抚我的情绪。在焦虑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其实就是放松,我会去运动或者去和朋友们交流。当我在休息的时候我会尽量放空自己,远离那些繁重的任务和不安的情绪。休息放松就像是在给自己充电,在我们得到高效的休息之后,面对学习任务或者其他工作都会充满动力。
问题六:对于想在下学年奖学金评选时有所突破的同学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跨越山水,行至沃野,终点是百花齐放的春天。希望大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所念所得!
●●●
排版|张静怡
审核|王浩 杨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