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阅读学会主席:抓住儿童的阅读黄金期有三个要点,可惜大多数老师家长都错失了

文摘   2024-10-10 09:49   黑龙江  
10月6日美国阅读学会主席安德森跟他的学生审辩阅读专家李文玲教授来到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来自北京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聚于一堂,热烈座谈。我们整理出来的对谈要点,有两万多字。今天我们分享当日最集中的收获,抓住儿童阅读黄金关键期的三个要点。

 


10月6日,90岁高龄的国际阅读学会主席理查德·安德森和他的高徒也是国际一流的阅读专家、博导李文玲教授驾临童书妈妈幸福流全支持阅读中心,跟阅读中心的老师和家长进行了长达三小时酣畅淋漓、密不透风的座谈。


理查德·安德森在美国乃至全球的阅读教育界都是泰斗级学术领袖,他的名衔要全部列出来,海报都放不下:
国际阅读学会主席、美国阅读协会主席、美国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反正这些可能是所有教育教育最顶级的机构了。他写的《儿童语言习得》,在北美地区教育系统被奉为红宝书。‍‍‍‍‍‍‍‍‍
不仅如此,安德森教授也是热爱中国的教授,从2000年开始,每两年来一次中国,跑遍了至少半个中国,亲自去过很多小学、大部分的幼儿园,尤其是云贵乡村,和学校的老师们有亲密的交流,扎扎实实地帮助老师提升教室里的阅读教育。‍‍‍‍‍‍‍‍‍‍‍‍‍‍‍‍‍‍‍‍‍‍‍‍‍‍‍‍‍‍
安德森这次来中国是他的学生,大名鼎鼎的阅读教育专家李文玲教授的邀请,也是文玲老师给安德森教授准备90岁生日礼物,她知道,90高龄的教授不适合长途飞行再多次来中国了。
为了抓住也许是安德森老爷子最后来中国的机会,全支持读写中心在国庆假期也举办了这次交流会。北京的老师家长非常热爱学习,现场问答热烈精彩,数次响起掌声。
我们把座谈会文字整理出来有两万多字,这次分享当日最集中的收获,抓住儿童阅读黄金关键期的三个要点。值得所有读写老师和家长阅读收藏。

对于中文阅读和英文阅读,全场彪悍提问、热烈讨论,安德森和李文玲老师抛出了相当有启发性的观点:孩子在阅读上有黄金期,从三年级到初中,这是他们的兴趣爆发期,孩子会主动找大量书来阅读,抓住这个黄金期,就能帮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
那么,到底如何把握阅读黄金期,让孩子从阅读中获益一生?
对谈中,老师们给出了三个关键要点:阅读兴趣、阅读技能、阅读场域。

要点一:阅读兴趣
阅读教育是否成功
主要看儿童阅读时那一张激动的脸‍‍



提问:孩子只爱看漫画,不爱读名著,怎么办?
安德森: 实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有的孩子就喜欢读这些经典名著,有的孩子他就喜欢看笑话,看那些成年人认为毫无意义的、毫无养分的故事。事实上看笑话我觉得还可以。
孩子在阅读上有个黄金期,从三年级到初中,这是他们的兴趣爆发期,孩子会主动去找大量书来阅读。但我发现的事实,家长有可能去阻碍孩子进入黄金期,通常就是家长太想让孩子读难的书了,打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其实孩子在阅读上的渴望可能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太着急,比如总希望他学习,快点发生早点发生,所以就给孩子一些误区,好像逼着他要干什么,实际上正确的引导特别重要,实学习就会发生在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观察他,让他可以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然后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一些阅读技能,让他可以发展这些阅读技能


李文玲: 在欧美学校里,普遍用的是三级干预。比如说我在一个大班教学,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给全班上课的,这是第一级。


中间我可能发现有的孩子没跟上,或者提不出问题,有20%- 30%这样中不溜的孩子,老师安排教学的时候,会留出一段时间给这些孩子,比如说给他们做一个专门的小组,用更浅的问题去引导他们读懂文本,等于给他们开小灶,这是第二级。


班里可能还有一两个阅读障碍的孩子,他甚至连字都读不清楚,根本没法做什么小组讨论,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会在三点放学之后做一对一的教学。


一般来说,阅读困难的孩子不善于表达,因为他没有自信,就不愿意去说。


有效的方法就鼓励他去表达,因为他知道他讲的话有人听,有人对他感兴趣,他的自信就会发展出来,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点。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曾辅导一名二年级阅读困难的孩子,他的情况颇为棘手。这个孩子成绩长期垫底,在行为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态度。在课堂上,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也总是低着头,避免与老师有眼神接触,在班上逐渐被同学们孤立,甚至被老师边缘化。
我接手这个孩子后,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测评来深入了解他的阅读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评估结果显示,他在识字、理解和发音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严重困难。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给他选择了幼儿园用的绘本,这对他依然太难了。我问他喜欢什么?他喜欢画画,我就鼓励他将自己理解的故事情节通过图画表达出来,“你看,原本的配图不好看,你可以画个更好的插图吗?”孩子很开心,发现他原来也有可以做出改变的地方。
孩子有了信心,是关键一步。我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从关键词游戏到拼读,孩子慢慢就认识大部分字了,自信心不断增长。我带了他一个学期,进步特别大。
所以我认为,对于阅读困难的孩子,并不是说有一套特别完整的方法去套用,你要找到孩子的特点来切入,去设计你的教学。
三川玲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阅读能力跟阅读深度不匹配。这往往发生在第二语言的阅读和阅读障碍孩子身上。比如说我自己,我的英文阅读水平相当于初中生,但我的认知能力,思考水平,其实是成年人水平,我就会对浅显重复的文本感到厌烦,浪费时间。

这也是我总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所以第二语言的学习最好能够跟阅读能力的养成同步,儿童的早期英语启蒙很重要。


在选择文本上,其实有语言简单浅白但富有乐趣、含义丰富、意义深邃的图书。苏斯博士就是这方面的高手,能够用很简单的词汇创造有趣富有意义的故事。中国的千字文也很了不起,在几乎不重复的一千字里面,写出音律和语言同时优美的韵文。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阅读研究所也想选出一套人人平等文库,就是阅读者在这些文本面前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年龄、阅读能力而无法享受其精彩的内容。


曹弘:我们为读写困难的孩子选择文本的时候,注重“三合一文本”。
第一,就是让阅读障碍孩子阅读起来不太困难的文本,比如文字量小,字大,有音频的书,非常有趣能够把孩子吸引到阅读中的书,我们叫这个为“可口”;
第二,我们会选择这个过程中发展孩子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的书,比如李文玲老师说的审辩思维的书。同时,也会选择有趣的内核,但同时富有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远意义的书,我们叫这个是有“营养”;
第三,我们会选择跟读者有共情链接的书。比如我们会给孩子读乔布斯的传记、宜家家居创始人的故事,他们都是阅读困难者,这使得孩子跟书中的人物命运相连,这样再难的书孩子们也愿意啃下来。我们叫这种有一些挑战的书叫“有嚼劲儿”。‍‍‍‍
选择只要做到可口、有营养、有嚼劲儿三合一,儿童阅读就会进行得顺利而愉快,在阅读课的中后段,孩子能展现出超乎想象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安德森我忍不住要补充一点,很多人问我如何评价阅读教育的效果,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测评的到底是什么,我知道测评对于家长和大孩子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常规的测评其实都与我们真正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背道而驰。
如果说要测评什么,最重要的指标是:当我们看到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那一张激动的脸。


要点二:阅读技能

儿童多读书并不会自动获得阅读能力‍‍‍‍‍‍‍‍‍‍‍‍‍‍‍‍‍‍‍‍‍‍‍‍‍‍‍

在阅读黄金期要教会他们阅读技能



提问:我是一个11岁男孩的妈妈,他很喜欢看书。我们总是说让孩子喜欢阅读,多读书,我的问题是这样做就能让孩子自动获得阅读能力吗?如果不能,那我们在家里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
李文玲阅读的技能,就是我们说的审辨式阅读技能,意味着不光理解文字和段落,你还要理解它背后的意义,段落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它背后要说的是什么,这些其实就在帮助你掌握阅读策略。事实上,如果没有人教孩子,孩子不会自动习得阅读技能。老师在教学时,要把这些阅读策略教给孩子们。
中国的阅读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缺乏审辨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在帮助了很多学校老师之后,发现的最大问题是:在公立体系里,不少老师们通常都没有审辨思维,如何教孩子审辨思维呢?
但是,AI时代的到来,为老师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可以用AI来辅助。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你能问出好问题
就像我们现在用AI工具,你问的问题高级,得到的答案也高级,你问的问题肤浅,得到的答案也肤浅。实际上还是需要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审辨能力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比如,把这个故事书投喂给AI,让AI来提出20个问题,再教给老师哪类问题培养哪一类能力,设计活动时,直接进入了整合诠释阶段,就知道课堂上我跟学生做什么样的讨论,要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把这个问题引到最后的活动。
AI就是最好的助手,帮助我们更好去训练孩子,培养他的思维能力。
提问:在家里如何发展孩子的审辨式思维?
李文玲:首先推荐给家长一本书,特别好:《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有中文的翻译版本。

其实家长有很多渠道,并不一定通过阅读。生活中都可以设计出特别有趣的激发深度思考的问题。
比如去买东西,你要买什么,花多少钱,应该有什么策略,都可以带着思考;比如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咱们就去游戏里挖掘怎么培养孩子这种深度思考能力;再比如,跟几家朋友一起去春游,去自然里玩,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什么,动物、植物或者我们的环境,都能引出更深层的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去观察、去分析,然后去总结、去提升、去反思。

这些思维过程跟阅读是一样的,跟着孩子的兴趣,引导他在快乐成长中发展审辨式思维,阅读只是其中一个,不是唯一的。




要点三:阅读场域‍‍‍

合作式阅读

大幅提升孩子的社交及思考能力‍‍‍‍‍



对于孩子的阅读来说,一个良好的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往往被忽视。安德森和李文玲老师告诉我们,搭建合作式阅读场域,孩子更容易被激发,稳定地往前走。
提问:孩子有阅读困难,怎么办?
安德森:如果孩子在阅读上有困难,最基本的方法分成两种:一种是去看孩子的弱点在哪里,另一种是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是什么,然后去加强他的长处。
我和我同事采取的重要战略是:去发展孩子的长处。
对于小龄孩子,提倡分享式阅读。课堂上,我们选择有趣的故事,鼓励孩子大声朗读,老师介绍故事背景,孩子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去阅读故事。

▲ 2024年7月,孩子们在全支持读写中心主题式探究优势发展营的课堂上学习。

分享式在中国推广得非常好,在中国幼儿园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中国的乡村。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很多人在阅读上都有失败的体验,帮助他们会更困难一些,所以我们采用以小组合作、引导孩子进行思考的合作式推理阅读尤其是在美国的贫困学生当中,我们会应用这种方法。
在美国,阅读上面临困难的有两大少数群体,一个是黑人的孩子,另一个是拉丁美裔的孩子。
采用合作式推理阅读之后,他们都能体验到很大的成功,阅读兴趣大大提升,孩子在思考上的能力不断的发展,社交技能也会提升。
提问:阅读是更加个性化的、私人的爱好,还是和别人在一起进行的群体行为?‍‍‍
安德森:在教室里面,我们提倡合作式阅读,我们会选取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文本来读,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他们会讨论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哪些字词有困难,通过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
对于更个性化的阅读,孩子可以在图书馆里获得,找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更有阅读热情的书籍。

▲ 孩子们在童书妈妈万有幸福空间的图书馆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李文玲:我补充一点,阅读既是团体的,也是个体的。每个人的阅读深度不一样,同样读一篇文章,每个人想到的、感兴趣的、好奇的都不一样,跟个人经验有关系,可以说,在思考的方向性和深度上,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

比如讲一篇小学课文《田忌赛马》,讲赛马策略的时候,让小朋友自己提问题——如果你是个军师,你会怎么做?每个小朋友提的问题都不一样,有的问题非常深刻,有的问题就很简单,大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激发
对于深层思考不够的孩子,听到别人的问题,会想:我怎么没这么想?——他就学习到了东西,横向和纵向的思考能力都会提升,审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川玲很多人反感阅读理解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我也反对唯一和标准,但阅读理解是可以有更好的答案的。我们在“100本伟大的书”的教学当中,会练习孩子们就阅读的文本进行提问,每个孩子提问九个,然后全班同学的问题放在一起,票选出来前三名,很明显,那前三个问题背后的思考水平,是高于其他问题的。这几个好问题的提出,对于文本是会具有理解力的。‍‍‍‍‍‍‍‍‍‍‍‍
孩子们长期在这样的阅读场域里面,能够感知到好思考长什么样子,并且从伙伴的分享中学习思考方式。
这样的阅读场域,最好是不同年龄的孩子,多元文化背景的,对于视角的打开,互相学习非常有帮助。我曾经教的一个班级有来自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孩子,也有从纽约东京哈萨克斯坦回来的华人孩子,他们对问题思考的角度很不一样,那次课程之后,孩子们又各奔东西,但互相很想念,会在一起聊自己看过的书。‍‍‍‍‍‍‍‍‍‍‍
安德森: 在设计得好的合作讨论的课堂里,孩子们会迅速发展他们的审辨式思维技能。
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在仅仅读了四个故事之后,就可以对一篇从未阅读过的故事写小短文,他们发展出了一种能力:自己先有一个立场,之后他们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论证,去审视和发展自己的立场,他们会考虑别人可能会如何反对,考虑审辨性推理的所有要素,这是科学家做科研或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时会用到的方法。
提问:在合作式阅读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会有差异吗?‍‍
安德森: 没有发现明显区别,我们做过对比研究,在一个很贫穷的地区的学校的四年级的学生,我们给孩子文本,激发他们做合作式阅读,他们依然在思考上有非常好的表现。
当然我们也在北京的西城知名小学里做研究,这个小学的孩子父母都是高知群体,在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比乡村孩子更成熟一些,但是两个组的表现都是非常棒的。
李文玲:我发现的差异是,在美国的学校,很踊跃,抢着说,但是我们的孩子一般都特别安静,大部分不爱说,小组里经常是有一个人特别活跃,把问题全解决了,其他几个孩子就坐着观看或者不参与。
小组学习里,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感,你必须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讨论中,小组学习才能是有收获的。
童书妈妈主题式探究优势发展营课堂上合作共创的孩子。

为了提高参与度,我们给孩子们提出明确的目标,每个人一个任务,比如你负责收集信息,你负责提问题,你负责讨论,你负责记录问题,你负责最后去演讲,我们把每一个人的擅长的特点,结合一个人的角色给他派好任务,就逼着每一个孩子要去自己看东西,要去总结,要去跟人家讨论,最后还要演讲出来,在中国环境下我觉得这样稍微好一点。

提问:我的孩子在小组讨论里就是不爱说话,怎么办?
安德森:参与度的问题,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其实孩子都有天生的倾向性,有的孩子就倾向于在群体讨论里很活跃,有的孩子倾向于在群体讨论里更沉默一些,他会更多作为观察者,每个人的起步线是不同的。作为老师,要给予这些倾向于沉默的孩子更多关注,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群体的讨论中。
孩子也有责任来做这个工作。在群体里面,有的孩子很有这种领导意识,他们会鼓励团体里沉默的孩子,鼓励他们去多说,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受到同伴的鼓励,更愿意更积极参与到群体讨论里,他也会对自己更加有自信心。
提问:合作式阅读中,还有什么方法和技巧的分享吗?
‍‍‍‍‍‍‍‍‍‍‍‍‍‍
安德森: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要站在这个小组的外面,如果老师参与得太密切,学生会自动退后,一旦老师和他们保持距离了,孩子就会有主人意识,自己去合作解决问题。


感谢:安德森座谈会的工作人员

策划: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

统筹:Marrisa 王双  现场统筹:桑楠 

主持:三川 晓华  翻译:王昱 

摄影:赵茜   社群:梦飞‍‍

文稿整理撰写:涉川 晓理   图片编辑:林郁



欢迎报名合作式教育场域的读写涌泉营
扫码咨询课程顾问琴琴老师

欢迎加入童书妈妈全支持社群
我们抱团取暖,共同成长!


童书妈妈三川玲
童书妈妈使命:教育使人类更幸福。 愿景:让幸福教育成为时代主流。 擅长:以读写入道,用阅读写作做幸福的教育。目前已经带领6万名孩子幸福读写,培养5000名读写导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