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 2025年1月19日 的一周小声说。本周市场先抑后扬,沪指周线收涨2.31%,周一(1月13日)曾一度挑战3,150点附近的支撑位。小盘股经过前期的大幅杀跌之后出现明显回升,中证1000和中证2000周线均涨超5%,幅度远大于大票为主的沪深300(+2.14%)和上证50(+0.87%)。从投票参与度看,大家比较关注小红书出海机遇、沪指3,150点位看法和宠物经济。对于小红书能否把握住出海机遇,大家整体持怀疑态度。咱们的参与者中有近八成是小红书用户,因此大家的体验和看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小红书这事主要是TikTok在美国被封(1月19日),一些“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属于是被动出海了。但是社交媒体出海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语言、内容和文化等用户体验不同。因此,小红书接下来急需“内容分桶”,把国内和海外内容分开。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审核上的问题,二来也能提高海外用户体验。至于小红书能不能抓住机遇、走向国际,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大家对沪指3,150~3,200点位普遍比较悲观。这个调研是在本周一(1月13日)发布的,当天沪指一度下探到3,140点,成交量也跌破万亿,趋势上一副没跌完的样子。不过呢,咱们之前就在日报中预判过,3,150附近是10日级别55均线(本轮牛熊分界线)的支撑。而且去年9月30日形成的跳空缺口也在这里,共同形成了很强的技术面支撑。一方面,咱们的参与者中有近七成没养宠物,可以认为行业未来的空间还挺大的。另一方面,宠物经济是咱们城镇化+少子老龄化之后的产物。城镇化让猫猫狗狗摆脱了散养的境地(需要办证、打疫苗;城市居住环境小,宠物洗澡、护理等需求出现)。而少子老龄化的趋势又让宠物们成为大家的一个精神寄托。沾上了情绪价值之后,大家对于宠物经济的买单意愿就进一步加强了。接下来回顾这周比较精彩的宏观、行业事件——
1、12月金融数据
周二(1月14日),咱央妈公布了去年12月金融数据。
这次的数据还可以——
政府债继续发力: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好于预期(2万亿)。政府债券融资(12月新增1.76万亿)持续发力,12月新增额同比(和去年同期比)大增88.9%。
信贷回暖: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亿元,高于预期的8,900亿,不过差于去年同期的1.17万亿。其中,居民中长贷继续同比多增,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回暖还在持续;企事业部门的贷款和投资意愿依然偏弱,除了票据融资(12月新增4,500亿元)大幅增加,短贷和中长贷基本上没啥变化。
资金活跃度持续回升:M1同比增速大幅回升(11月:-3.7%→12月:-1.4%),M2同比增速小幅回升。M1和M2剪刀差的持续修复,反映出资金活跃度回升。随着今年1月M1统计口径的扩容,M1M2剪刀差估摸着还会继续修复。
对此1日闻小声说:有些细分数据还是有些隐患的——12月居民部门中长贷(主要是房贷)过去七年只好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房地产的复苏还是偏弱;企业部门的贷款意愿还是很差,可能反映出它们自身状况或预期的悲观还没有效扭转。因此,目前仍然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经济领先指标已经发力)阶段,而接下来的核心矛盾还是3月的两会,关注赤字率和特别国债的情况。周五(1月17日),统计局公布了2024Q4的GDP数据。2024Q4咱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预期(5%)。2024年全年实际GDP增速实现了5%的增长,符合年初的目标。12月失业率走高,达到了5.1%,不及预期的5%。对此1日闻小声说:如果算上价格因素,咱2024年的名义GDP增速只有4.23%左右,不如实际GDP增速;通缩摆在台面上了。此外,统计局在上个月还修改了自有住房服务的核算方法,从成本法(购房成本的2%)改成了租金法,之前就对2023年的GDP进行了上修,也避免了去年房价下跌的不利因素。可以说,为了达成5%的增长目标,统计局也是“尽力”了。另外,Q4GDP的大超预期也和抢出口有关系,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新一轮关税制裁在路上,国外也在加速囤货。
3、12月美国政府预算
周三(1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去年12月政府预算。
赤字规模持续扩大——
12月的政府预算是,赤字867亿美元,差于预期的800亿美元,不过比去年同期的近1,300亿美元赤字收窄。
但是呢,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4年10月~12月)的美国政府赤字高达7,110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比)增长了近40%,创下了1980年有纪录以来的同期最高!
从财政收支来看,主要是收入一般、但支出力度还是很强(每个月都在5,000亿美元以上)——
一是社会保障类支出在2025年第一财季增长了41%,一部分是刚性支出(其中有一些福利支出提前支付了),还有一部分和飓风救灾有关。
二是利息支出增加。美联储在2022年和2023年快速加息+美国国债规模扩大,利息支出已经是美国政府的第三大支出项目(截至2025第一财季)了。
对此1日闻小声说:美国财政赤字的短期激增主要还是拜登在“突击花钱”。特朗普团队也发现了削减支出的困难,马斯克在前段时间就对预算削减的规模改口了;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里有不少刚性支出(国防、社会保障、健康等),这些支出整体易增难减。不过整体来看,财政支出接下来可能会短期走弱(马斯克应该或多或少能削减掉一些财政支出),并带动美债收益率筑顶。
4、12月美国CPI
周三(1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去年12月CPI通胀数据。
这次的数据中性偏利好——
没有经过季节性调整的CPI同比(和去年同期比)增长2.9%,符合市场预期。
季调后的CPI环比(和上个月比)增长0.4%,符合预期。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0.3%。
从细项来看,能源通胀是这次CPI数据继续回升的主要原因——
12月季调后的能源价格环比增长了2.6%,增速创下了2024年内新高。
不过这个数据并不意外,毕竟原油期货价格在12月出现了小幅反弹,高频数据的汽油含税零售价也明显上升。
此外,由于寒冷天气超预期,美国天然气期货在12月也一度大涨。
不过呢,美联储更加关注的核心CPI数据是低于预期的。
这块的通胀更有粘性(主要是服务业和房租通胀),市场也认为它更能反映潜在的通胀趋势。
总之,整体符合预期的CPI数据+低于预期的核心CPI数据算是让市场缓了口气。
对此1日闻小声说:咱们不能忽视了商品通胀重新抬头的隐患,俄罗斯停止天然气供应+拜登制裁俄石油工业+俄乌停战的延后可能会带来能源通胀的短期抬头,这对于商品通胀来说不是好事情(能源通胀会进一步推高整体商品通胀,因为能源是商品生产中的重要成本项)。不过粘性极强的服务业通胀持续缓解+市场短期悲观预期的暂时扭转也算是比较好的信号,咱们或许可以放低预期、找找短期机会。
周三(1月15日),台积电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 净营收:8,684.6亿元台币,同比(和上年同期比)增长39%,超出预估的8,553.4亿元台币。
- 净利润:3,747亿元台币,同比增长57%,超出预期的3,698亿元台币。
- 毛利率:59%,环比(和上个季度比)上升1.2%,超出市场预期(58.5%),达到了上个季度给出的指引上限。
从下游应用看,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一直是台积电最大的收入来源(合计占比88%);两个业务四季度都实现了环比15%以上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苹果新机(iPhone16全系列搭载3nm芯片)的出货+算力芯片(英伟达Blackwell)需求的持续;公司在电话会上对AI还是很乐观,预计未来四年的长期增速达到年化平均20%。不过去年三季度环比增速(+35%)很猛的IoT(5G通信和物联网)业务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四季度环比下降了15%。对此1日闻小声说:在英特尔从竞争对手转变成客户、三星追赶乏力的情况下,台积电其实已经形成了事实垄断,在5nm及以下市场一枝独秀。需求旺盛(AI)+供给结构良好的情况下,作为AI“铲子股”的台积电还在享受好时光。周六(1月18日),特朗普在社媒上宣布推出个人meme币TRUMP。TRUMP币一经推出便大火。价格数据显示,该代币以0.1824美元的开盘价开始交易,12小时内涨超15,000%至约30美元,代币市值已飙升至320亿美元。而TRUMP币80%的供应量由特朗普集团的附属公司持有。按照32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在TRUMP币发行12小时后,特朗普集团旗下账户的浮盈已经达到了256亿美元。对此1日闻小声说:特朗普家族亲自下场以及“80%自持”肯定会引发一些道德担忧,市场上已经有“利用总统职位牟利”的批评了。当然,TRUMP币被市场热捧的前提还是特朗普赢得了美国大选,或许标志着政治meme币市场的开启。
成了,这周就先到这吧,散!散!散!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