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在杭州第8年啦!
好几年前,我就入手了一部小册子《四时幽赏录》。
别名可称“明代杭州四季风光游玩指南”,严格按照春夏秋冬顺序,列出了每一季可赏玩的12件风月雅事。
全年共计48项活动,从初阳台望春树,压堤桥夜宿,西泠桥畔醉红树到湖冻初晴远泛……全部给安排得明明白白,连小标题都对仗,作者高濂绝对是J人不打折扣。
然而我们这种P人的特点就在于,计划归计划,遵不遵循看心情。
于是,在杭近八年,我的打卡不足三分之一。
大多数时候突发奇想,兴之所至,随机挑选一名“幸运(倒霉?)朋友”就上路了。
三年前,兴致勃勃立了每年夏天都要去看萤火虫的Flag。
第一次跟团在法喜寺看上了,第二年没有,今年第三年,又突然想支棱一把。
本P人=间歇性计划遵守爱好者。
跟朋友W互鸽一次磕头认错之后,杭州夏日萤火虫之旅正式成行。
出发之前,W问我:你有花露水吗?
我(还有这事?):我家没这玩意。出门都是同行朋友带,蚊子不太咬我,都咬别人。
W(可能对着屏幕叹了口气):那我带,为了我自己着想。
我(不吝夸奖 ):嚯,J人就是周到!
P人自己不爱规划,但是对擅长准备的人还是很会夸的。
杭州七月正当盛夏,骄阳滚烫,蝉叫声烤得滋滋响。
莫敢撄其锋芒,我们选择在夜间出动,吃饱喝足至圆润,直奔杭州植物园。
从青芝坞入口进便是桃源岭,两侧幽深树影密密交错。
然而白日余焰未熄,空气凝结成固体,没有一丝缝隙允许风的流动。
迈了几步路,萤火虫还没看到,我先用汗水洗了个痛快澡。
闷头走了十分钟,W终于忍不住发出疑问:你查过路线吗?
咳,是个好问题。
我:没查过,小红书就说是笼月楼和桃源岭。
W(认命地掏出手机,艰难地对照着路边地图标识研究)
我(不吝鼓励):靠你了!
P人易摆,但是对认真干活的人绝对提供满分情绪价值。
于是,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在水边绕圈,眯起眼睛,试图在深沉厚重的黑暗中,捕捉一点萤火微光。
直到W(恍然大悟):小红书博主笔记不能看,你得看评论区。有人说已经来过植物园没找到!
好嘛,又是被小红书欺诈的一天(所以,我也是受害者,责任不在我!大声狡辩)。
怎么办?法喜寺确定有萤火虫,但一查地图,3公里多。
作为夜游爱好者,我踩着高跟鞋颇有点跃跃欲试,但怕这个更加随性的提议会让J人按部就班的心脏,承受不住。
那就还是绕回植物园。也许是在户外停留久了,热度也渐渐习惯。
不执着于萤火虫,随性漫步,倒是发现了一些别样的风景。
溪流和水潭明明暗暗,睡莲倦眼朦胧已入梦乡。
蟋蟀、青蛙或者其他不知名的乡野音乐家,羞于登场,潜伏在大团的黑色植物之间,高高低低吟唱。
水边的草丛泫露,或是蓄了些许此前的雨水,踩上去清凉柔软,抚慰人心。
最奇特的是我们发现,不知出于何种光学原理,某一处的天空泛着白光,将黑黢黢的周遭映亮。
视野所及,那处的山水草木轮廓仿佛覆上了一层蒙版,又像是低质量不稳定的录像带画面。
作为ENTP,我从来不遏制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马当先甩开灯光照耀的大路,试探着沿小径往光亮处走。
一边严词喝令W不准开口讲鬼故事(期间差点将某座椅轮廓认成了蹲伏的人影,唬一跳……)。
高大的灰黑色树丛庄严列阵,与只剩下圆润曲线轮廓的山丘融为一体,环抱住一大片起伏开阔的幽暗草地。
此时夜幕寂静,无星无月也不见云彩,万物露出梦幻而粗糙的笔触。
我跟W讲话,用声音维系存在的知觉,确认踏入的是仲夏夜的植物园,而不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笔下的梦境。
为什么杭州的黑夜里,会有这样一片异样的天空?
我俩理科都学得不好,只能胡乱猜测或许是城市灯光污染的缘故,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局部的明亮。
嗯,这个悬疑,等聪明的孩子来科普答案。
总而言之,在植物园里失陷方位随性漫游许久,收获步数近两万之后。
作为本次夏日萤火虫之旅的发起人,本P人慷慨总结陈词:
人活的是一个个瞬间。多少日子平庸度过,再也不记得做了什么。
但你会永远记住有一天,被我忽悠着来看萤火虫,热到半死,连根毛也没看到。
没准你活到七十岁还记得这事呢,多么有意义(谢谢我)!
此时夜幕够黑,看不清W是不是对大放厥词的我,翻了个白眼。
但不管怎么样,嘿,多好玩呀!
我前后买过3本,就送有缘人~ 这个浙江古籍版本我最喜欢,还配了日本画家野间三竹的插图。
最后唠几句,也许是以前旅行频繁,也看过了诸多风景。年纪越长,更吸引的我反而是同行的伙伴,而不是旅行目的地奇观。
拥有志同道合的旅伴,再倒霉、再不顺利的行程都会变得生动活泼,共同成就一份份多少年后谈起来都忍不住含笑的记忆。
感谢所有包容我,愿意陪我“灵机一动、心血来潮”出门瞎晃悠的朋友们,有你们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