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敢捡漏吗?”江西景德镇,男子古玩市场1800元捡漏2件瓷器,2400元转手,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4个月,二审这样判了!

文摘   2025-01-11 22:01   北京  

江西景德镇一男子花1800元从古玩市场购得两件瓷器,因生活困难以2400元转卖他人。

未曾想几年后,经鉴定这两件瓷器竟然是国家三级文物,男子被判刑1年2个月并罚款1万元。

男子认为自己的犯罪情节轻微,一审判罚太重了,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这样判了 ,一起来看看吧!

01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在2021年6月,万某闲来无事逛古玩市场,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两件瓷器:一件是米黄釉三足香炉,另一件是影青刻花小盏。

这两件东西看起来挺有历史感,价格也合适,两件加起来只要1800元。懂行的万某觉得自己肯定是捡了个漏,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然而没多久,万某因为口罩问题导致经济困难,急需用钱。

他无奈忍痛将这两件瓷器以2400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个男子胡某,就赚了一点点小钱,也算是缓解了燃眉之急。

一晃两年过去,谁也没想到,这桩看似普通的买卖却引发了一场大麻烦。

去年买瓷器的胡某因其他违法行为被警方抓获,然而在警方调查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他和万某之间的瓷器交易,随即扣押了那两件瓷器。

没想到经过鉴定,这两件瓷器竟然属于国家三级文物!这下事大了!

警方随即以“倒卖文物罪”将万某抓捕归案。

万某面对调查没有隐瞒,坦白了事情的经过,他还主动交代自己还曾以3400元的价格卖出过另外8件瓷器。

幸运的是,经过警方鉴定结果显示,另外那8件瓷器只是普通文物,不涉及刑事犯罪。

尽管万某认罪态度良好,还主动退还了2400元违法所得,但法律并未因此放过他。

最终,万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万某不服,认为自己的犯罪情节轻微,判罚太重了,提出上诉!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02案例分析

双方观点:

万某认为:  “我在地摊上购买的瓷器时完全不知它们是文物,我只是因为生活困难才将瓷器转卖,根本没有牟利的主观故意。”

 “此外,我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行为,退缴了全部违法所得,认罪悔罪。我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小,希望法院能改判适用缓刑。”

本案万某的行为,是否应适用缓刑?

依据《刑法》第72条,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明显、不再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万某具有以下从轻情节:

  • 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属于坦白。
  • 自愿退缴全部违法所得,认罪认罚,态度良好。
  • 涉案文物已被公安机关扣押,未造成社会危害后果。

司法局提供的社区矫正评估意见书也表明,万某的再犯风险较低,符合缓刑适用条件。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万某构成倒卖文物罪,但考虑其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且认罪悔罪态度良好

法院最终判决: 改判其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 

03深刻教训

有时捡漏不是福,地摊淘来的“宝贝”可能暗藏法律深坑。

本案的万某仅仅赚六百元,却换来一场牢狱之灾,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

感谢您的点赞与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持续码字的动力!

朝律夕拾
讲述老百姓自己身边的法律故事,请跟着我每天学一点法律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