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啃老族” 在网络报道中屡见不鲜,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
许多子女虽已成年,却依旧不思进取,在生活与精神上都极度依赖父母。
时代变迁下,年轻人的 “啃老” 方式花样百出,且毫无荣辱心,将此视为人生必经之路,却忽略了这漫长的 “啃老” 之路一直由父母买单。
可怜天下父母心,本应颐养天年的老人仍在履行 “抚养义务” 且乐此不疲。
在中国,子女不以为耻、父母无怨无悔的这种现象令人费解,其根源何在?
啃老一:结婚不是自己的事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人们更看重家庭荣辱而非个人得失。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度注重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青年人自我意识膨胀,缺乏生存能力,受西方拜金思潮影响,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产生严重代沟和意识形态冲突,这间接导致了大批 “啃老族” 的形成,尤其在婚姻大事上体现明显。
过去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彩礼和陪嫁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如今,这一传统延续且水涨船高,在一线城市组建一个像样的家庭需投入几百万元。这些钱大多来自父母,现代社会攀比心理严重,父母虽无怨言,但子女毫不体谅,一味攀比,导致他们无力承担结婚费用只能 “啃老”。
啃老二:都是就业惹的祸
就业难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2022 年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仅为 73%,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此局面,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增强竞争力,但脱产学习加重了经济负担;另一部分人选择考公务员,因其待遇好、工作体面。
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人们常放弃工作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但这两种考试都不易通过。随着备考时间拉长,考试结果变得不重要,考生更在乎备考状态,父母也愿意付出。子女抓住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心安理得地 “啃老”。
啃老三:永远在创业的路上
就业形势严峻促使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互联网时代也提供了创业平台。然而,年轻人往往高估自己能力,在创业时面临启动资金难题时,便向父母伸手。部分年轻人实现了创业愿景,但更多人迷失方向,却让父母为其创业代价买单。他们倾向于向父母要钱,而非选择市场化投资方式,而父母基于舐犊之情甘愿充当投资人。
啃老四:最好的工作在家里
社会压力大导致一些人频繁更换工作,渐渐失去工作信心,成为 “啃老族”。他们在工作间歇依赖父母生活,父母的照顾助长了其惰性,使他们丧失社会属性和抗压能力,找工作只是应付他人。父母对外维护子女形象,却使子女更加颓废。
如今的 “新型啃老族” 与以往不同,他们多有较高学历或文化素质,是主动性 “啃老”。“啃老” 原因看似合理,实则荒腔走板。
这种 “啃老” 更隐蔽、危害更大。子女没意识到这是 “啃老”,认为是人生过渡;父母也未意识到,因溺爱和望子成龙成为 “啃老族” 的推手,可谓 “一个巴掌拍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