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本刊青年编委吕利新副研究员在Journal of Ecology 期刊发表题为“Linking individualistic growth stability of trees to the complexity of understorey lay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树木个体生长的稳定性与林下植被结构的密切联系。
森林生长稳定性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至关重要,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的影响,但关于林下植被对树木生长稳定性的影响却鲜有涉及。
针对此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齐兵研究组在青藏高原东南部选择了3600 m至4400 m的两个海拔梯度进行了森林样地调查,采集了树木年轮样本。研究人员利用树轮数据建立了一个量化树木个体生长稳定性的指数,将其与林下植被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森林群落中,树木个体生长的不稳定性表现得更加明显。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最干旱还是最湿润的年份,林下植被结构复杂性较高的森林中,经历异常生长增加和减少的树木比例均较高。这一发现揭示了树木个体生长的稳定性与林下植被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具有复杂林下植被结构的森林中,森林稳定性是以牺牲树木个体水平的生长稳定性和同步性为代价的。这一结果不仅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以及森林管理与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视角。
梅里雪山(Meili Snow Mountain,左列)和伯舒拉岭(Baxoila Ling,右列)树木生长稳定性指数和林下灌木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异常气候年树木异常生长个体的百分比。
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郑嘉诚为论文第一作者,吕利新副研究员为通信作者,共同作者有研究组成员钟元、杨晶、邱红岩和张齐兵。研究得到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doi.org/10.1111/1365-2745.14442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第一作者
郑嘉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与植物群落关系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Ecology,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Forests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