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速递 | 新疆伊犁地区野杏树衰退的水碳生理机制

学术   科学   2024-12-03 22:07   北京  

新文速递

本栏目是《植物生态学报》预发表文章推介。预发表栏目中的PDF文件是校样版本,与最后的发表版本会有出入。正式使用请以最后正式发表的版本为准。如需引用预发表阶段的文章可以使用doi标引。

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 var. ansu)是世界杏的起源种之一,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近年来新疆野杏林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死亡现象, 开展相关衰退机制研究对其资源保育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相对健康(枯枝率≤30%)和严重衰退(枯枝率≥70%)的野杏树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碳失衡和木质部水力功能损伤在介导该树种衰退死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严重衰退野杏树枝条水平的叶面积显著减少, 但比叶质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在严重衰退和相对健康野杏树之间无显著差异。严重衰退野杏树的正午叶片水势、枝条水分传输效率和栓塞抵抗力均显著低于相对健康的野杏树, 发生了明显的木质部水分传输障碍。严重衰退野杏树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总含量低于相对健康的野杏树, 但枝条木质部中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比例显著升高。水分传输效率的下降伴随着固碳能力和NSC库存的降低, 碳失衡进一步导致树木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降低, 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树木衰退死亡。

稿件信息


欧阳艺蕾, 龚雪伟, 段春旸, 张驰, 马尘扬, 韩鹏, 张元明, 郝广友. 新疆伊犁地区野杏树衰退的水碳生理机制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DOI: 10.17521/cjpe.2023.0110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文章全文




往期精彩推荐



黑沙蒿应对降水变化的木质部与韧皮部协同响应机制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植物叶片养分特征及其适应性

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2个树种木质部栓塞抗性与其解剖结构及相关性状间的关系

基于种内与种间性状变异的放牧过滤作用及其尺度效应

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残体异位分解及磷养分释放特征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植物生态资讯
《植物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力图反映植物生态学学科热点和生长点,月刊,平均发表时滞6个月左右。本订阅号主要提供期刊目次,文章摘要,科研动态,学术会议,招生招聘等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