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11日,由《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河北大学主办,河北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大会暨《植物生态学报》编委会会议”在河北保定成功举办。大会聚焦植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等前沿议题,邀请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植物生态学的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9日上午,在河北大学副校长张扬建教授的主持下,大会拉开帷幕,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刘兵致开幕辞,简要介绍了河北大学的情况,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来自国内外120多家单位的600余名师生现场参会。
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邀请了6位专家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方精云教授提出了重构生态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与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报告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监测研究平台(ChinaFLUXII)建设工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研究员阐释了裸子植物的多样性与时空演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王立新教授介绍了干旱区植被-水分悖论,北京大学朱彪研究员剖析了植物根系功能性状与土壤碳过程的关联,北京大学王少鹏研究员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多营养级与多尺度拓展。
期刊工作报告与编委会
《植物生态学报》主编刘玲莉研究员在大会开幕式做期刊工作报告,介绍了期刊的发展历史和近期主要进展。方精云院士、于贵瑞院士、汪小全研究员、韩兴国研究员、周国逸教授、万师强教授分别为2024年“优秀论文”“优秀编委”“优秀数据论文”颁发了荣誉证书。
11月9日晚,《植物生态学报》召开第十一届编委会会议,主编、副主编、编委、青年编委和编辑总共100多人参会,热烈讨论了期刊发展的相关问题。
专题报告
大会设置了全球变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土壤和微生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生态遥感、群落生态学与植被生态学以及植物功能生态八个专题,汇聚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120个学术报告交流,展示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题一(全球变化生态学)的18位报告人分享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树木物候的影响研究、湿地甲烷排放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植物根系储积氮再分配、基于微生物过程的土壤有机碳模型发展与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17位报告人分享了草地生产力对水分和氮梯度的阈值响应及机制、草地植物群落干旱适应机制和策略、生态系统地上-地下过程关联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河流碳传输与转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三(生理生态学)的16位报告人分享了草地生产力对水分和氮梯度的阈值响应及机制、草地植物群落干旱适应机制和策略、生态系统地上-地下过程关联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河流碳传输与转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四(土壤和微生物生态学)的15位报告人分享了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有机质动态、亚热带森林的"根-菌"互作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高寒草地土壤亚表层微生物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五(生物多样性)的13位报告人分享了不同山地植物多样性演化历史的比较、北半球植物间断分布格局演化历史、乡土草种配置对极度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初期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六(生态遥感)的16位报告人分享了深度学习推动的冠层性状反演研究、热带森林物候及叶龄研究、融合先进遥感观测和水力学模型改进植被干旱胁迫、生态系统水汽循环的远程关联与效应探究、基于3D遥感的亚马孙雨林结构与功能研究、冠层结构复杂性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七(群落生态学与植被生态学)的12位报告人分享了中国村落风水林群落特征及留存机制、种子传播的时空格局、不同菌根类型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八(植物功能生态)的13位报告人分享了水力学功能性状与树木的环境适应、蕨类植物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木本植物叶片和小枝养分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异性、植物功能适应与植被碳循环模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大会墙报区:本次大会共展出了54个墙报。
闭幕式
11月10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大会选出并颁发了6个优秀青年报告奖和6个优秀墙报奖,6位获得优秀墙报的青年学者进行了科研成果快闪展示,专家学者对青年学者的工作进行了点评。
优秀墙报颁奖
优秀青年报告颁奖
快闪报告后,大会还进行了知名生态期刊编委对话沙龙。来自多家知名期刊的8位编委专家分享了自己的投审稿经验,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反响热烈。
-END-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