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速递 | 不同降雨条件下北京土石山区乔灌混生植物的水分吸收和生态位特征

学术   科学   2024-11-19 21:40   北京  

新文速递

本栏目是《植物生态学报》预发表文章推介。预发表栏目中的PDF文件是校样版本,与最后的发表版本会有出入。正式使用请以最后正式发表的版本为准。如需引用预发表阶段的文章可以使用doi标引。

分析同一林分内上层乔木与下层灌木在不同降雨事件下的水分吸收和生态位变化特征, 探究混生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对水分的竞争/互补关系, 可为北京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同降雨类型(干旱期发生的小雨, 简称“干旱小雨”; 相对湿润期发生的中雨, 简称“湿润中雨”; 干旱期发生的暴雨, 简称“干旱暴雨”)雨前和雨后1–4天内分别采集乔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的木质部、土壤、地下水和雨水样品, 分析其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动态变化, 运用MixSIAR模型计算植物对各种潜在水源的利用比例, 并应用Levine指数和Levins重叠指数计算水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和同位素组成、乔木和灌木吸水深度和水分生态位特征均受降雨类型的影响。(1)干旱小雨后灌木的水分利用对降水更为敏感, 其利用水源由深层土壤向上层土壤转移, 而乔木水分来源依然以地下水为主; 湿润中雨后, 不同林分的乔木和灌木均以0–40 cm土壤水为主要水分来源; 干旱暴雨改变了乔木和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雨后灌木的主要水分来源均为0–40 cm浅层土壤水分, 而乔木对不同土层的吸水量趋于均匀。(2)干旱小雨前后, 刺槐和栾树生态位宽度低于对应林下灌木, 而干旱暴雨前后栾树生态位宽度高于林下灌木。侧柏和林下荆条生态位宽度对降雨的响应一致, 即荆条生态位宽度在雨后第1天陡增, 侧柏生态位宽度在雨后第2天陡增。干旱小雨前, 刺槐和林下荆条水分生态位重叠较大, 雨后其随降雨天数增加而递减。除干旱小雨前乔木和灌木具有相同水分来源之外, 乔木和灌木面对降雨具有不同水分利用策略, 从而避免了彼此间水分竞争。

稿件信息


周红娟, 刘子赫, 刘柯言, 张初蕊, 胡旭, 韩璐, 陈立欣. 不同降雨条件下北京土石山区乔灌混生植物的水分吸收和生态位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DOI: 10.17521/cjpe.2024.0057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文章全文




往期精彩推荐



白桦叶片和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火后时间的响应

生长季五角枫茎干水分含量序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解译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雌雄异株植物髭脉槭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元素计量特征与性二态间的相互关系

小兴安岭三种槭树叶性状随植株大小和林冠条件的变异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植物生态资讯
《植物生态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力图反映植物生态学学科热点和生长点,月刊,平均发表时滞6个月左右。本订阅号主要提供期刊目次,文章摘要,科研动态,学术会议,招生招聘等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