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你怎么看?

文摘   2024-11-30 18:20   内蒙古  

如今,网络的触角已伸向低龄群体,甚至刚断奶的孩子都对智能手机表现出浓厚兴趣,毫不夸张地讲,他们已经跌跌撞撞地迈入社交媒体的世界。如不加以约束,起显性的危害不容小觑,首当其冲的便是视力下降,而一旦沉溺其中染上网瘾,危害更是极大,此现象应当引起有全社会及家长们关高度关注与重视。




当我们正在这个问题犹豫徘徊时,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对 16 岁以下人群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法案,这一消息令人震惊,其激进程度远超众人想象。运营的科技公司必须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未成年用户访问社交媒体服务,否则可能将面临近5000万澳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这使得当地青少年被强行隔绝于社交平台,与主流网络生活脱节。



曾经,不少知名社交平台诞生于大学校园,契合了青少年喜爱分享与社交的心理。然而今时今日,情况似乎发生了巨大转变,青少年和社交平台之间仿佛水火不容。



澳大利亚给出的理由是社交媒体可能沦为诸多不良现象的工具,而此类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止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部分州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法规,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法国甚至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反科技化”的浪潮似乎正在悄然兴起。



直接禁止现代科技产物,或许并非上策。通常而言,人们觉得可以通过“提高网络素养”“加强日常教育”来应对社交平台带来的冲击,而非简单粗暴地全面禁止。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状况往往比理想中的引导更为复杂。



人们总是习惯用理想化的叙述来描绘科技进步,比如强调信息丰富、视野拓展、交流便捷等优点。但这仅仅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描述。社交媒体乃至任何现代科技,本质上都是由人性所塑造的。人性中的弱点,诸如懒惰、暴力、盲从等,足以让科技的发展偏离预期轨道。比如,人性的懒惰可能使人对社交平台成瘾;人性的暴力可能让社交平台成为网暴的滋生地;人性的盲从可能加剧群体意见的分裂。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感到网络愈发“魔幻”,令人目不暇接、不知所措,甚至超出了原有的认知范围。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一些暴戾言论或许难以进入大众视野,而如今却能轻易传播,并且可能引来众多追随者。更加平等的互联网,让非主流的认知和价值也能够轻易发声和传播,导致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界限变得模糊,引发了整体性的信任危机。



当一些国家采取“16 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的措施时,这无疑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勇敢直面来自技术和人性的双重挑战。多数家长认为,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保护他们免受网络欺凌、压力和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孰是孰非,众说纷纭。我们该怎么办?是放任不管,还是采取行动?拭目以待。



澳大利亚用立法的形式“隔离”这一举措的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但我们绝不能对此熟视无睹,应提前做好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磨子山传奇
服务家乡建设,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最新文章